•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安全質量標準化驗收細則

    作者:佚名 2011-10-08 20:44 來源:本站原創

    安全質量標準化驗收細則

    一、掘進、開拓部分:

    掘進精裝頭達到“四直三無二不一凈兩齊全”標準,工程質量滿足設計和質量標準化要求;

    (一)架棚巷道質量要求

    1、架棚前必須進行敲幫問頂,找凈危矸活石,前探梁使用兩根22Kg/m軌道,長度大于4m,用3根錨鏈或吊環固定牢固。否則,掛牌停止作業。

    2、水平巷道棚梁架設應垂直于巷道中心線,兩端應保持水平。

    3、支架梁與腿接口應嚴實合縫,嚴禁喝風亮牙,棚距誤差不得超過±50mm。

    4、架棚采用塘材笆片腰幫背頂的,笆片必須全部覆蓋棚擋,塘材棍直徑不得小于30mm,間距、數量必須符合作業規程規定;若用菱形網或金屬網腰背,必須每隔300mm用鐵絲綁扎。不得隨意將金屬網剪成小網敷設。

    5、架棚采用砼背板腰幫背頂的,背板必須按要求花背,搭接符合規定,不得出現漏背、密背或一擔挑現象。

    6、金屬棚所用拉桿或木撐必須齊全、有效,位置符合要求,成一直線,不得歪斜或缺少。

    7、對架棚巷道嚴禁空幫空頂(13煤掘進除外)。巖巷嚴禁用矸石充填。

    8、架棚水平巷道的支架架設,其前傾后仰不得超過±0.5°,傾斜巷道支架迎山角不得超過設計+0.5°,嚴禁退山。

    9、架棚巷道不得出現赤腳、扭矩超過100mm、頂梁水平度超過50mm。

    10、U型棚架好后,U型卡纜螺帽必須每班緊固一次,連續緊固不少于3天,螺栓扭距力達到120N.m。不得出現新架設棚限位塊抵死形象。

    11、架棚巷道成巷后,凈高、凈寬必須達到設計要求,誤差0-100mm。

    12、梯形棚梁兩端必須用木楔或半圓木剎緊背牢。若支架柱窩為軟底,必須穿木鞋或石鞋。

    13、放炮后倒、斜、壞的支架,必須及時修復或更換,在修復或更換棚子時,必須先找凈危矸活石,從外向里逐棚進行,在未修復或更換之前,嚴禁繼續向前掘進。

    14、架棚巷道需要噴漿時,每30~50米做一組混凝土標準試塊,原則上初噴厚度30~50mm,但U型棚噴漿支護巷道,初噴時兩個卡纜之間(包括卡纜)嚴禁噴漿覆蓋,復噴在施工后一個月進行,復噴時達到設計厚度,噴漿材質攪拌配比符合規程要求,噴漿后,每小班必須灑水保養,保養時間不得小于7天。

    15、三岔門或四岔門等所架的特殊支架(包括抬棚),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隊長、技術員現場跟班,頂幫必須背緊剎牢。隊長、技術員不到現場跟班,嚴禁三岔門或四岔門等所架的特殊支架(包括抬棚)作業。

    16、巖巷必須提高成型率,眼痕率達到60%以上。

    17、巖巷放炮掘進過程中,必須畫輪廓線打眼爆破。

    18、施工圖牌板懸掛距迎頭不超過100米,圖牌板內容符合規定要求,圖面整潔,能夠指導現場施工。

    (二)錨(網)噴或錨網巷道規格質量要求:

    1、巖巷錨網噴巷道打眼前,根據巷道中心線、腰線畫出輪廓線,嚴格按規程炮眼角度、數量布置打眼,提高巷道成型率。嚴格堅持循環敲幫問頂制度,在未打錨桿之前,必須打帶帽點柱,控頂距不得超過措施規定。

    2、錨桿布置應符合規程要求,間排距不超過±100mm,錨桿角度與巖面或巷道輪廓線垂直,不小于75°,錨桿安裝所用樹脂藥規格數量和錨桿參數必須達到規程要求。

    3、錨桿安裝后托盤緊貼巖面,未接觸部分必須楔緊。 40mm<錨桿外露長度>60mm(以墊板面計算)。

    4、金屬網、鋼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頂部鋼帶垂直中線,調斜不超過200mm,幫部鋼帶垂直于底板。

    5、綜合服務公司礦壓組每30~50m進行一次錨固力測試,其錨固力必須達到措施要求,達不到要求者定為不合格工程。

    6、錨網巷道嚴禁曠幫曠頂,片幫時按以下方法處理:

    1)、煤巷:煤巷片幫,金屬網內不許充填,必須貼幫打錨桿支護,嚴禁人為第二次造型。2)、巖巷:金屬網必須緊貼巖面,金屬網內不得充填任何材料,低凹處噴漿料予以噴平。

    7、噴漿巷道,噴漿前必須清刷巖面,找凈浮巖,噴層要均勻平整,無縫隙,無漏噴、不脫頂、不炸皮、無孔洞、不露鋼帶或錨網、不穿裙,墻基深度達到要求。

    8、噴漿巷道每30~50米做一組混凝土試塊,噴漿質量、材質、配比、攪拌等要符合規范規程要求,初噴厚度以覆蓋金屬網帶為宜,原則上30~50mm。復噴達設計要求,復噴時在頂、幫應掛設鐵絲,拱型巷道噴漿根據巷道斷面拉線不少于5-9道,凡噴漿不拉線、噴厚達不到設計要求者,定為不合格工程。

    9、噴漿巷道噴漿后,每班灑水養護,連續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

    10、錨(網)噴或錨網巷道成形后,凈高、凈寬必須達到設計要求,

    11、中、腰線緊跟耙矸機處,耙矸機前設臨時中、腰線,耙矸機后必須有測量放置紅色腰線,否則不予驗收。

    12、錨索按措施要求布置,錨索參數符合措施內容要求,錨索盡量與巷道輪廓面垂直。

    13、錨桿、錨索安裝質量、距迎頭距離、扭距、抗拔力符合規程要求。頂部錨桿扭距力不低于120N.m,錨固力不小于100kN/根,幫部錨桿不小于50kN/根,錨索予緊力不小于80kN,不大于100kN。錨索滯后迎頭距離符合規程要求。

    14、施工圖牌板懸掛距迎頭不超過100米,圖牌板內容符合規定要求,圖面整潔,能夠指導現場施工。

    二、采煤部分:

    (一)綜采工作面

    1、要有對工作面質量、頂板管理和規程兌現的班評估工作記錄,以及支護質量和頂板動態監測的分析處理記錄,支護器材有基礎臺賬。

    2、乳化液使用執行國投新集[2001]107號文。生產單位要配有檢驗乳化液濃度的專項工具,并保證濃度在3~5%,泵壓不小于30MPA。

    3、采煤面必須做到“三直二平一凈兩暢通”。

    4、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不得小于1800×1500mm的斷面。

    5、工作面上下巷高度不得小于1.8m,有0.7m寬人行道,超前支護長度不小于20m,支護完整無缺,整潔無雜物。

    6、牌板齊全,懸掛整齊。液壓系統完好,無漏液、串液。

    7、兩巷材料碼放整齊,管線吊掛平直,實現“三無”,保證環境衛生整潔。

    8、工作面架間噴霧每30m設一道、采機內外噴霧、轉載點噴霧及上風巷噴霧齊全有效,開機必開噴霧。

    9、回撤的物料,及時轉運打走。

    10、兩巷安全設施應齊全有效,各種標志牌應齊全。

    11、皮帶機兩側底貨每班清理,無泥水,托輥完好。

    12、兩巷風水管、電纜吊掛整齊達標。

    13、保證每班滅塵不少于一次,保證兩巷及支架無積塵,嚴禁拉水煤,排水點要有水泱,運輸機要有預警裝置,皮帶不跑偏并各種保護齊全,工作面照明燈要求每15m安裝一盞。

    14、兩巷管理中發現危棚應及時處理。

    15、工作面支架編號清晰。

    16、工作面支架應垂直頂底板,支架梁與頂板平行。

    17、工作面頂板不出現臺階下沉,支架前梁接頂嚴密,無浮矸,不空頂(不超過300mm)。

    18、相鄰架間錯差不超過頂梁側護板高度的2/3,不擠架、不咬架、架間空隙不超過200mm。

    19、工作面支架有拉線,支架須成直線,其偏差不超過50mm,中心距偏差不超過100mm。

    20、工作面移架要做到“快、勻、夠、正、穩、嚴、凈”,端面距不超過340mm。

    21、工作面支架、閥組、立柱、液壓軟管、液壓缸、管接頭、安全閥等狀態完好,槽內電纜、水管、照明燈、信號、灑水噴霧齊全、靈敏、可靠,軟管接頭用標準U型卡。

    22、工作面刮板運輸機鋪設要平、穩、直,不得傾斜。

    23、煤壁平直,且與頂底板垂直,片幫深度不得超過一個截面(周期來壓期間除外),片幫深度超過一個截面,必須超前架棚支護。

    24、工作面支架架前、架間浮煤厚度不得超過50mm,大立柱上無浮塵堆積。

    25、工作面及兩巷超前支護支柱初撐力不低于90KN,

    (二)炮采工作面

    1、炮采工作面要堅持支護質量和頂板動態監測,并有健全的分析和處理責任制,堅持開展對工作面工程質量和頂板管理規程兌現情況的班評估工作,支護器材有基礎臺賬。

    2、工作面做到“三直二平一凈兩暢通”。工作面拉線作業,移梁及時到位,端面距小于300 mm。

    3、支柱全部編號管理,牌號要清晰。控頂距符合規程規定。

    4、乳化注泵壓和液壓系統完好,不漏液,泵站壓力不低于18MPA,有糖糧液檢查工具。

    5、工作面上、下巷高度不低于1.6M,行人寬不小于0.7M,并保證支架完整無缺。

    6、兩巷材料堆放整齊,管線吊掛平直,實現“三無”,保證環境衛生清潔,安全設施齊全。

    7、工作面及兩巷噴霧有效,符合標準,并正常使用。

    8、保證每班滅塵不少于一次,嚴禁拉水煤,皮帶不跑偏。

    9、采煤工作面采用密集支柱切頂時,兩段密集支柱之間必須留500mm寬以上的出口。

    10、工作面運輸機頭、機尾要有壓(戧)車柱,運輸機頭、機尾未設壓(戧)車柱,嚴禁開車。

    11、支柱完整,無漏液、卸載,無空載失效,無斷梁折柱,支柱迎山有力,液壓支柱槍口不正對人行道,兩巷的危棚及時處理。

    12、工作面支柱初撐力不低于90KN。

    13、放煤布距符合規程規定,工作面放煤點不超過4個,掛牌放煤。放煤后及時用鐵絲將放煤口扎牢。

    14、工作面超前支護長度符合規定,支柱均勻成直線,偏差不超過±50 mm,幫頂腰背嚴實。斷面不小于3M²。高度不小于1.6 M。人行道不小于0.7 M。底板平整,清理到幫。

    15、兩巷超前支護支柱初撐力不對于50 KN,煤底穿石鞋。支柱有防倒措施。

    16、兩巷防塵設施齊全、靈敏、可靠,霧化好,小班滅塵及時,巷道不積塵。

    17、軌道符合標準,不陰陽,軌道間隙不超標。

    18、管線吊掛平直,編號齊全,每100米噴注管路名稱。

    19、巷道清理到底到邊,底板平整,皮帶機里外側清潔,浮煤不超過H架底腳。

    20、施工圖牌板內容符合規定要求,圖面整潔,能夠指導現場施工。吊掛地點合理。


    三、運輸機管理規定:

    1、凡使用刮板運輸機的巷道,均要設置高度適宜的擋煤板,運輸機兩則堆積的煤(矸)及時清理者。

    2、膠帶運輸范圍內,皮帶下積貨或機頭機尾處積貨及時清理。

    3、用膠帶運輸機打運材料必須有專項措施,嚴禁運輸機拉水煤,嚴禁乘爬皮帶機。

    4、凡使用膠帶運輸機的巷道,皮帶托輥必須齊全有效。

    5、刮板運輸機及膠帶運輸機鋪設平、穩、直,構件齊全,機頭機尾牢靠,無煤泥水雜物,皮帶不跑偏、打滑、跳動、刮卡現象,H架有編號,皮帶機各種保護齊全。

    6、刮板運輸機及膠帶運輸機司機必須持證持鏟開車,負責清理運輸機前后30m環境,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不準超負荷啟動,打倒車。

    四、鋪軌要求:

    1、機運公司機修廠軌道加工必須保證合格。

    2、回采巷道和其它臨時軌道可采用22Kg/m軌道,開拓運輸主要巷道一律采用30Kg/m軌。

    3、軌道鋪設要平、穩、直,軌枕不得用半圓木,軌距誤差不大于10 mm,不小于5mm,接頭高低差和內側錯差不大于5mm,接頭間隙不大于10mm,兩根軌高低差不超過5mm(彎道除外),道夾板、螺絲交叉穿齊,平整并符合要求。

    4、主要運輸巷道、上下山、石門及采面回風巷軌枕間距0.7m,其它巷道軌枕間距1.0m,間距誤差不超過±50mm,軌道接頭處應加設道木。

    5、永久、臨時軌道鋪設應符合設計、規程要求,永久軌向臨時軌過渡道,其長度不超過50m,鋪軌偏差不超過±50mm。

    6、巷道起伏較大的變坡地段應設置地滾,斜巷道每30米設置一個地滾,該使用彈彎道的要用彈彎道,該用羅鍋道的要用羅鍋道,不得強行過渡。

    7、主要運輸大巷及石門永久軌道鋪設參照礦井運輸質量標準化規范執行。

    五、通風、防塵要求:

    1、采煤工作面必須采用架間噴霧與采機噴霧并舉方法滅塵,架間噴霧每30m設一道,上風巷超前支護外口設三道霧化噴霧,每道間距3~5米,各運輸轉載點設一道噴霧,所有噴霧必須齊全有效,達到霧化且正常使用。上風巷每班灑水滅塵一次,機巷每天灑水滅塵一次。

    2、掘進工作面放炮堅持使用水炮泥,距迎頭20~50m范圍內設置覆蓋全斷面霧化的三道噴霧,各運輸機轉載點設一道霧化噴霧。放炮、割煤及噴漿時必須打開,迎頭出貨時灑水滅塵,施工巷道及環境包干區每天灑水滅塵一次。

    3、掘進風筒必須做到逢環必掛,不漏風,確保迎頭風量符合要求。

    4、掘進頭風筒不落地,風筒距迎頭煤巷不超過5m,半煤巖巷不超過8m,巖巷不超過10m,否則,每項罰款50元。瓦斯監測儀距迎頭不超過5m,懸掛位置離幫0.3m,距頂0.2m,放炮時有保護措施,因保護不當造成損壞的,按價賠償。

    六、文明生產要求:

    1、、掘進施工作業場所必須懸掛施工圖牌板。圖牌板內有施工平面圖、剖面圖、斷面圖、爆破圖表、循環圖表、避災路線圖、風筒、管線吊掛位置,激光與中腰線關系,腰線與頂底板關系、軌道鋪設、水溝、錨桿距、噴厚等必須在斷面圖上標柱清楚,若有預埋件,應注明位置。

    2、回采工作面必須有平面圖、各種系統圖、避災路線、最大、最小控頂距圖、超前支護斷面圖、循環圖表、爆破圖表、警戒圖、崗位責任制及各工種操作規程等。

    3、掘進巷道嚴格按中腰線施工,臨時中腰線畫至迎頭,永久性中腰線必須連續,每10米在巷道兩幫標設腰線至耙矸機。使用激光作業的巷道,現場應有測量部門提供的激光施工圖,及時校對激光施工數據,確保施工準確。施工單位在醒目位置每10m標設累計進尺點,每月畫出月進度。巷道復噴后,施工單位應重新標畫出巷道中腰線、月進度和累計進尺點。

    4、主要運輸大巷、石門及采面機巷使用鐵鉤吊掛電纜布置以機電部門規定為準,線路不交叉不落地,電纜標志牌齊全。高壓在上、低壓在下,吊掛平直整齊。

    5、采掘隊施工現場使用的材料必須分類掛牌,碼放整齊,材料集中堆放,保證安全間隙符合標準。①綜采面風、機巷材料堆放地點距工作面100~150米,風巷堆料地點為靠工作面煤幫側,機巷堆料地點為靠工作面煤幫側施工一個材料硐室,每個硐室間距為100~150米,硐室長度20~40m,寬度不小于0.8m,堆料高度不得超過1.4m,堆料寬度為800mm,料堆之間間隙為600mm,堆料地點兩端各打一個木點柱,使用8~10號鐵絲綁在兩根木點柱上,拉成一水平直線,然后在鐵絲上掛材料牌板,鐵絲高度為1.8m;②斷面在8㎡以上的掘進工作面材料堆放地點距迎頭100~150米,堆料地點為材料硐室,每個硐室間距為150~200米,硐室長度20~40m,寬度不小于0.8m,堆料高度不得超過1.4m,堆料寬度為800mm,料堆之間間隙為600mm,堆料地點兩端各打一個木點柱,使用8~10號鐵絲綁在兩根木點柱上,拉成一水平直線,然后在鐵絲上掛材料牌板,鐵絲高度為1.8m;③斷面在8㎡以下巷道掘進工作面材料堆放為每隔150~200米施工一個材料硐室,硐室長度15~20m,寬度不小于0.8m,堆料高度不得超過1.2m,堆料寬度為800mm,料堆之間間隙為600mm,硐室兩側各打一個木點柱,使用8~10號鐵絲綁在兩根木點柱上,拉成一水平直線,然后在鐵絲上掛材料牌板,鐵絲高度不低于1.6m; ④巖巷噴漿開拓巷道材料堆放在距迎頭50~100m,堆放地點為風筒側,砌黃沙、瓜子片料池,料池規格為長×寬×高=15m×1.2m×0.5m,黃沙、瓜子片不得超過料池外邊,其余材料堆放按距軌道不小于0.6米執行;⑤支護材料要分層堆放,每層之間要有墊木。

    6、噴漿巷道噴漿時,各種機電設備、風水管、風筒、電纜等要采取保護措施,并及時清理管線、風筒、機電設備上噴漿回彈料者。噴漿機用后及時清理,耙矸機后側及噴漿段必須保持整潔無雜物。

    7、各施工單位的出貨系統和環境衛生包干區巷道每天應安排專(兼)職人員清理,要始終保持系統環境整潔、無雜物(包括無直徑50mm以上的大塊煤矸物),無淤泥、無積水(淤泥、積水不超過5m,深不超過0.1),浮煤(矸)不超過軌枕上平面。

    8、上、下兩巷管線、電纜、風筒應分兩側吊掛整齊,每50m留設一個風水頭,高度不低于設計要求,管路及時防腐、標注、編號。

    9、掘進水溝必須按設計要求施工,水溝鋪設滯后距不得超耙矸機后15米,水溝深度、寬度、壁厚及鋪底要符合規定。

    10、水溝要經常清理,保證暢通,巷道底板無積水。

    11、上、下山掘進安全設施齊全、有效,躲避峒內無雜物,絞車穩定可靠,司機持證上崗。

    12、機電設備應定期檢修,達到完好,各項保護齊全有效,設備懸掛責任牌,電器設備消滅失爆。若發現失爆,完好率達不到標準,按機電管理規定予以處罰。

    13、井下運輸大巷及主要石門車場參照采掘標準執行。

    14、井下所有采、掘、修施工圖板,必須有生產技術公司技術人員簽字認可。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