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四礦主井井筒明槽技改工程技術措施

    作者:佚名 2011-09-25 20:38 來源:本站原創

    第一章 概 況
    第一節 概 述
    一、工程名稱
    徐礦集團賽爾能源公司四礦主井井筒明槽技改工程
    二、預計開竣工時間
    本段自2009年5月份開工,預計2010年7月完工。
    三、巷道斷面
    本段為砌碹巷道,巷道凈寬4600mm,凈高為3900mm,巷道總長85m。
    第二節 編制依據
    一、中礦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圖紙及說明。
    二、2007版的《煤礦安全規程》。
    三、國家關于礦井建設的標準及規范。
    四、生產礦井質量標準化的標準
    第二章 地質說明書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簡稱和豐縣)地處新疆北部,境內和什托洛蓋鎮煤炭資源豐富,煤巖開采較為發達,已漸成為新疆北部地區重要的煤巖生產基地。
    該礦井原屬布斯屯格牧場煤礦,2002年和豐縣成立煤炭(集團)公司為四分公司,2006年為徐礦集團新疆賽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該礦井成為賽爾公司下屬四礦,有三個生產礦井,技改井、邊界井及原三分公司創業井(創業井已于2007年3月份資源整合關閉)。
    原生產煤種為31號不粘煤,主要供應和豐縣及周邊地區、克拉瑪依市、塔城市、阿勒泰地區工業用煤及民用煤。
    第一節 井田概況
    一、地理位置
    該礦位于和豐縣縣城東南50km處,北距布爾津縣176km,南距克拉瑪依市150公里,屬和什托洛蓋礦區。
    礦區地理坐標
    東經:85°54′15″—86°00′30″
    北緯:46°29′30″—46°27′04″
    井田范圍拐點坐標(三度帶)
    拐點號 X Y
    S1 5148400 29423600
    S2 5148400 29425200
    S3 5146400 29424600
    S4 5144945 29422435
    S5 5146435 29422435
    S6 5146940 29423200
    S7 5148155 29423400
    井田面積
    長度3.04—4.42公里,寬度1.23—1.65公里,面積為5.37平方公里
    井口坐標及高程
    井口名稱 X Y Z
    主井 5147837 29243645 822.88
    217國道穿過礦區,交通便利。
    二、地形地貌
    井田屬準葛爾盆地西北部,為準葛爾界山交接地帶,形成兩山夾一盆的地貌景觀;地理上為山間盆地,構造上為斷陷盆地丘陵戈壁地貌;海拔高度+760m—+830m之間,呈現北高南低,東高西低之地貌特征。
    區內無地表水體,僅在夏季洪水季節,部分沖溝內有少量水流發育,隨后即干涸。
    本區屬典型之大陸性干旱氣侯,冬季嚴寒,夏季酷熱,春秋多大風和寒潮;該區晝夜平均溫差2.6—7.6℃,年最高氣溫40℃以上,最低氣溫-33.6℃左右,無霜期150天,區內年降水量141.4mm左右,蒸發量1830mm,平均潮濕系數0.20,風向以偏西北風為主。每年10月到下年3月為冰凍期,最大凍土深1.83m,礦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小于0.05,地震烈度小于VI級。
    第二節 井田地質特征
    一、地層
    井田大部為第四系砂礫層覆蓋,基巖零星出露,含煤地層為侏羅西山窯組(J2X)、第三系(N)、第四系(Q4);本段為一套河流相、淺水湖泊相、沼澤相的含煤碎屑巖沉積。巖性為灰黃、灰、灰綠色粉砂巖、泥巖及灰白色中粗巖為主,含煤3層,其中主要可采煤層2層,分別為B9、B10煤層,層間距7m。
    二、構造
    井田位于夏孜蓋背斜南翼,為東南傾向單斜構造,煤層產狀由南至北135—90°,傾角15—45°。井田內未發育有一斷裂構造,具1-02孔資料465—480米處,根據+628水平揭露以灰綠色的粉砂巖為主,屬西山窯組下段(J2X)地層,據此判斷為逆斷層。對井田邊界傾角有明顯影響。
    三、煤層特征
    井田含煤地層為中侏羅系西山窯組,控制編號的煤層三層,其中可采煤層2層,平均厚度14.97m,含煤系數8.9%。自下而上編號B9、B10、B11。結構簡單穩定;B9煤層厚度8.50-10.53 m,平均9.52m,B10煤層位于B9煤層之上,煤層厚度2.60-4.66m,平均厚度3.63m,沿走向由北向南厚度增加,傾角變化不大,結構簡單穩定無夾矸。
    四、煤質特征
    B9煤層屬暗淡型煤,工業牌號為31號不粘煤,B10煤層是低灰、低硫高發熱量(41CY)的工業用煤及民用煤。
    五、水文及頂底板穩固性
    礦區位于和什托洛蓋盆地南部邊緣,屬丘陵戈壁地貌,無地表水流和地下水露頭,夏季爆雨期,部分沖溝內有洪水匯集形成暫水流,向地形較低的東南方向排泄出礦界。區內地表大部分為四系地層,基巖地層在北部和南部零星出露。無地表水體,大氣降水為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因氣侯因素,地下水補給條件差。故本區水文地質類型定為孔隙、裂隙類的簡單類型。
    井田可采煤層頂板主要為泥巖、粉砂質泥巖類,均屬軟巖石,B9煤層頂底板穩固性較差,頂板巖層單軸抗壓強度,在飽和狀態下為1.3Mpa,在天然狀態下為6.5Mpa,在干燥狀態下為10.6Mpa,軟化系數0.07,為遇水易化膨脹變形巖層,為不穩固頂板;底板巖層天然狀態下單軸抗壓強度17.6Mpa,在飽和狀態下單軸抗壓強度為2.1Mpa,軟化系數0.08,遇水易化膨脹變形,為不穩固底板。B10煤層頂底板穩固性較差,頂板巖層單軸抗壓強度,在飽和狀態下為0.6Mpa,在天然狀態下為15.2Mpa,軟化系數0.05,為極易軟化變形巖層,為不穩固頂板;底板巖層天然狀態下單軸抗壓強度15.64Mpa,在飽和狀態下單軸抗壓強度為0.7Mpa,軟化系數0.05,遇水易化膨脹變形,為不穩固底板。
    礦井正常涌水量為18m3/d,最大涌水量30m3/d。
    六、礦井瓦斯、煤塵及自燃
    根據報告提供資料顯示B9、B10煤層屬容易自燃煤,發火期2—3個月,B9、B10煤層的煤塵具有爆炸性,該礦井屬低瓦斯礦井,雖然根據此結果,各煤層瓦斯含量較低,但隨著開采的深度增加,瓦斯涌出量也相應增加,或因開采時局部的通風不暢造成局部地段的瓦斯富集,有可能造成事故的發生。
    七、問題及建議
    (1)煤層具有爆炸性,易發火,應加強通風、防塵工作,及時對老空、老硐密閉。
    (2)地面有塌陷,并有可能與井下聯通,請有關部門提前做好雨季到來之前的充填工作,防止洪水滲入井下,造成淹井事故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護說明
    第一節 巷道布置
    主井井筒明槽走向長85米,巷道為半圓拱形,巷道凈寬4.6米,凈高3.9米,坡度為16°,嚴格按規劃部地測組給出的方位線施工。
    一、巷道斷面及規格

    流水溝規格為200×200mm,幫底澆灌不得少于100 mm,行人臺階寬500 mm、高200 mm。
    二、支護形式:砌碹支護
    要求:
    采用鏟車開挖上部50米,再小斷面掘進鋼架支護,砌碹支護根據圍巖情況隨時調整工程長度。
    1)、測量放線后,挖基礎0.25米,有水流溝的一側基礎要挖0.5米。
    2)、先砌一側墻體,再砌另一側墻體,墻高1.4米,壁厚0.3米,填充飽滿。
    3)、支護扣帽,要求灰縫飽滿,按要求壓茬,灰縫不超過0.03米,墻體橫平豎直。
    4)、扣完帽,待48小時后才能拆除拱架。
    5)、料石規格30×30×20cm,砂漿標號M10。
    四、質量要求:
    1、鋼架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1米。
    2、嚴禁空頂作業,支護緊跟迎頭。
    3、軌道鋪設必須按質量標準化鋪設。
    4、砌碹質量必須按設計要求施工。
    第四章 爆破工藝
    第一節 爆破作業
    一、本巷道上部采用鏟車開挖的形式進行掘進,下部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進行掘進。
    二、鉆眼工序要求
    1、鉆眼前必須檢查迎頭10米內的支護,先灑水降塵。
    2、必須依據爆破作業圖表定眼。
    3、嚴禁鉆眼與裝藥平行作業,嚴禁在殘眼內鉆眼。
    4、要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施炮制度
    5、爆破采用先掏槽、后抽底、然后周邊眼,封眼必須使用水炮泥和黃土炮泥。
    三、施工機具配備表

    四、爆破器材選擇
    1、MFB100/200型電容放炮器,脈沖電壓1700-1800V,外接電阻320Ω,充電時間6s以上。
    2、抗水煤礦銷銨炸藥,1—5段毫秒電雷管和瞬發電雷管。
    3、封孔材料:黃泥、水炮泥。
    五、裝藥結構及封泥
    全部炮眼正向裝藥,裝藥時要小心將藥卷用炮棍送到眼底,不得裝錯雷管段號,不得擰斷雷管腳線,有水時必須使用防水套,以免受潮拒爆,幫眼及周邊眼批。頂眼均采用間隔裝藥。用粘土炮泥或水炮泥封口,炮眼深度超過1米時,封眼長度≮0.5米,周邊眼應用炮泥封實,且封泥長度≮0.3米。淺眼裝藥爆破大巖塊時,最小抵抗線和封泥長度都不得小于0.3米。
    六、爆破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眼痕率:硬巖不應小于80%,中硬巖不應小于50%。
    2、軟巖中隧洞周遍成型應符合設計輪廓。
    3、巖面不應有明顯的爆震裂縫。
    4、隧洞周遍不應欠挖,平均線性超挖值應小于150mm。
    七、炮眼布置

     一、轉載與運輸方式
     1、采用人工裝渣,提升絞車提升。
     2、材料及設備運輸:采用提升絞車直接將材料及設備放至工作面。
     二、運輸設備的鋪設及安全設施
     1、臨時軌道采用單軌鋪設,軌道至人行道距離不小于0.7米,軌道外緣距兩幫設備及風水管路間距不小于500mm,要求鋪設平直,扣件齊全,軌道接頭間隙不超過10mm,內錯差不超過5mm,枕木間距不大于1米。
     2、采用15kg/m軌道。
     3、軌道處必須按煤礦規程規定,進行外軌加高間距加寬。
     4、礦車保險繩等安全設施必須齊全可靠。
    第五章  勞動組織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一、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采用“三八”工作制。
     二、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1、各班班長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2、掘進班組必須由班長統一帶隊,做到集體入井,集體交接,集體收工,集體上井。
     3、每班入井前,必須由分隊長主持召開班前會。針對上下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做下一班安全生產工作安排。
     4、進入作業地點后,必須與上班崗交崗,口對口,交不清不準走。
     5、每班和每班必須按照作業計劃,崗位責任制和質量標準化驗收標準,在本班內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額定工作量,與下一班認真交接班簽字。
     6、交接班必須將當班情況及設備運行情況,材料配件消耗和供需情況,遺留工作,存在問題以及接班后注意事項接待清楚。
     7、交班人員對本班內能夠解決問題必須在交班前解決。
     8、接班后,班長要向礦調度室匯報作業地點、負責人、出勤人數、工作內容、設備運行情況,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及開工情況。
     9、交接雙方班長要互相協調,如發生爭執意見,必須及時向當日值班領導匯報,并按值班領導意見執行。

    第六章   生產系統
    第一節   通 風
     一、通風
     1、通風風量計算
     (1)按掘進工作面同時作業的最多人員計算:
     Q掘=4N
     Q掘=4×20=80m3/min
     (2)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計算:
     1)、按瓦斯涌出量計算:
     QCH4=巷道斷面積×日進尺×巖石比重×1.87÷1440
     QCH4=15.67×2.4×1.97×1.87÷1440=0.1m3/min
     Q掘=100QCH4×K通
     Q掘=100×0.1×1.15=11.5m3/min
     2)、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計算:
     QCO2=15.67×2.4×1.97×2.17÷1440=0.11m3/min
     Q掘=100QCO2×K通
     Q掘=100×0.11×1.15=12.7m3/min
     (3)按工作面一次爆破最大炸藥量計算:
     Q掘=40A=40×5=200m3/min
     工作面溫度偏低,氣候條件較好,對風量無明確要求,通過上述計算結算,取其最大值為該掘進工作面的供風量,即200m3/min
     3、按風速驗算:S凈=15.67m2,
     15S掘≤Q掘≤240S掘
     15×15.67=185.05m3/min≤Q≤240×15.67=3760.8m3/min
     綜上所計:
     工作面風量取Qmin<Q掘<Qmax,即有200m3/min的風量就能滿足要求。
     4、通風路線:
     1)、進風路線:
     地面新鮮風流→主井→工作面。
     2)、出風路線:
     工作面→風斜井→地面。
    第二節  綜合防塵
     一、地面臨時水房→主井→工作面。
     二、防塵方式
     掘進迎頭及巷道采用2寸金屬管供水,2寸膠管定期沖洗巷道,轉載、轉載點均使用人工灑水,掘進工作面打眼實行濕式打眼,放炮必須使用水炮泥和黃泥封孔,炮前炮后灑水防塵。
     三、安全措施
     1、開窩前必須把防塵管路接到開窩點,并確保水量和水壓均符合規定要求。
     2、掘進工作面巷道安裝防塵管路時,每隔50米設一個“三通閥門”,管路吊掛平整,接頭嚴密不漏水。
     3、掘進頭各種綜合防塵設施必須齊全,可靠并正常使用。
     4、掘進工作面每班必須對管轄范圍進行清塵、防塵,杜絕煤塵堆積、飛揚現象,人員要做好個體防護,進入工作地點戴好防塵口罩。
     5、迎頭用2寸高壓軟管供水,高壓軟管必須緊跟迎頭。
     6、嚴格執行炮前炮后灑水除塵和巷道沖洗的制度。
     7、個人必須按規定佩帶防塵口罩。
     8、每班進入巷道必須進行全巷道灑水除塵。
    第三節  防滅火
     一、嚴格管理掘進時所用的電氣設備,嚴禁失爆。
     二、嚴禁放明炮、糊炮,放炮裝藥量、水炮泥個數、黃泥封孔長度等要符合作業規程要求。
     三、掘進巷道內不準存放汽油、煤油等易燃物品,清洗工具的棉紗、布頭存放在木箱內,定期清理上井,不準丟到巷道內。
     四、掘進頭消防灑水系統可靠,水量水壓充足,必須配置2臺滅火器,存放在距迎頭不大于100m處,并有專人管理
     五、巷道內出現的高冒地點必須妥善處理,并定期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處理,防止發生煤炭自燃事故
     第四節  供電
     一、低壓開關選擇
     低壓開關根據設備長時間工作時的工作電流選擇,低壓開關均為礦用隔爆型電器設備。
     二、低壓電纜的選擇
     所有供電系統中的動力電纜均為MY型礦用不延燃橡套電纜,電纜的截面按長時間允許載流量選擇。
     三、安全措施及安裝要求
     1、安裝單位必須嚴格按供電設計進行安裝,如有負荷或線路變動,必須提出書面申請,經有關技術人員批準后,方可變動,否則視為違章作業。
     2、新安裝的電器設備必需全部有礦用編號。
     3、必須加強對電器設備的維護,各類電器設備嚴禁出現失爆,各種保護應靈敏可靠,嚴禁出現各種電氣保護甩掉不用或用“明保險”和用“銅、鐵、鋁”等鉤保險
     4、電纜線必須吊掛整齊,四小線分開,嚴禁出現不合格接頭,電氣設備必須裝備齊全,清潔衛生,嚴禁出現電氣設備或電纜被“埋、壓、砸、擠、崩”等現象。
     5、電器設備10米范圍內嚴禁出現炸藥、雷管等易燃易爆物品。
    第五節  運輸
     一、運料系統
     地面→主井→工作面。
     二、出渣系統
     工作面→主井→地面。
    第六節  通訊和信號
     本巷道與地面和各工作面等地點通訊聯系,采用程控自動交換機,電話是礦用本質安全型壁掛電話。
     巷道提升裝載信號采用127V礦用防爆型組合聲光往返電鈴信號裝置。
    第七章  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第一節   施工準備
     一、施工前,每名職工和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規程,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未學習和考試不及格者,不得參加本規程規定范圍內的施工。
     二、所有職工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工種操作規程》和本作業規程中的所有規定。
     三、開工前,必須編制專門措施,加固好開窩點附近10米范圍內的支架,并保護好開窩處的電纜、設備及管線,明確放炮警戒位置,傳達貫徹后方可施工。
     四、嚴格執行先檢查后施工制度。要害工種須經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五、開窩必配的水、電、風必須接到掘進開窩點,并調試好。
    第二節  一通三防
     一、通風管理
     1、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安設位置按圖所示,通風區應在現場標定,該處進風量不小于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距回風口不小于10m,局部通風機裝置設備齊全,并安設消音器,風機必須吊掛或軒于專用局部地區通風機架上,并且距底板的高度不小于0.3m,兩臺局部通風機必須錯開一定距離,且嚴禁安設在一條直線上,局部通風機吸風口附近10m范圍內的進風巷道嚴禁堆放雜物。
     2、局部地區通風機供電必須實行“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電纜”,并必須與其供風巷道內的電氣設備實行“風電閉鎖”,施工單位每天對“風電閉鎖”進行檢查,掘進巷道內的電氣設備必須與甲烷傳感器實行“瓦斯電閉鎖”,監控工區每天對“瓦斯電閉鎖”進行檢查,并有記錄可查,確保其靈敏,可靠,準確,斷電功能可靠。
     3、局部通風機必須保證正常運轉,施工單位安設專職司機并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且掛牌留名,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局部通風機。
     4、因檢修或其他原因需要停電時,停電單位必須提前一個小班提出書面申請,并經礦生產調度會平衡、相關單位簽字同意后,方可按申請規定停其中的一路電源,當兩路電源必須同時停時,施工單位必須提前通知通風區、機電工區編制排放瓦斯措施及停送電措施,并經礦總工程師組織相關單位會審后,方可由施工單位提出停電申請。
     5、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瓦斯,只有停風區中最高甲烷濃度不超過1%和二氧化碳不超過1.5%,而且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5﹪,方可人工啟動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
     6、停風區中甲烷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最高甲烷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3﹪時,瓦斯檢查工必須匯報礦調度所和礦總工程師,撤出停風區正常通風回風流中作業人員,切斷回風流經巷道的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源,請示礦總工程師,經同意后,方可啟動局部通風機按回風點瓦斯濃度不超過1﹪的限量原則進行排放,排放時通風區必須安排現場指揮。排放期間,通風區現場負責人安排專人檢查第一匯風點瓦斯。
     7、停風區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時,瓦斯檢查工立即匯報礦調度所和礦總工程師,通風區必須編制安全排放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按措施規定處理。
     8、臨時停工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向礦調度所匯報。停風區內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規定不能立即處理時,通風區必須在24h內封閉完畢。井下停風地點柵欄外的風流中瓦斯濃度每小時至少檢查一次。
     9、風筒接頭要嚴實、無破口、無接頭。接頭要反壓邊,風筒吊掛要平直,逢環必掛,拐彎處必須設彎頭,嚴禁拐死彎。
     10、風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大于5m,且迎頭必須有兩節備用風袋。
     11、通風區要加強東部采區通風系統管理,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局部通風機嚴禁發生循環風。
     12、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3、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 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當工作面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5﹪,回風瓦斯達到1﹪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 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電動機及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5﹪時, 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4、掘進工作面及其回風巷道內體積大雨0.5m3的空間,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時,其附近20m范圍內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15、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而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0.8﹪以下時,方可以人工手動復電。
     16、掘進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 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匯報礦調度所,查明原因,并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17、工作面必須安排專職瓦斯檢查工,經常檢查工作面的瓦斯情況,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瓦斯檢查工立即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切斷超限區域內電器設備電源,并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18、掘進工作面施工時,迎頭必須懸掛便攜式甲烷檢測儀,割煤時正常開機使用。瓦斯濃度達到0.8﹪時,立即停止作業。
     19、通風區必須安排瓦斯檢查工對工作面的邊孔鉆場,避難硐室掛風障,確保通風良好,并設點檢查,每班檢查,匯報次數不少玩弄次,發現問題要及進匯報,并采取處理措施。
     20、抽排區施工鉆孔時,必須在施工地點懸掛甲烷檢測儀,割煤時正常開機使用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匯報礦調度室,抽放鉆孔施工結束后,必須及進合茬抽放,不用的抽放孔應及時封堵,,嚴禁孔內瓦斯涌入掘進巷道。
     21、當工作繭自縛前方遇有地質構造時,地測科應提前30M向相關單位下地質預報,通風區,抽排區接地質預報后,應采取加強瓦斯檢查,加強防突預測預報,調整鉆孔的數量與參數.提高抽放卸壓效果等措施,防止瓦斯超限及煤與瓦斯突出。
     22、“五位一體”過地質構造帶管理
     (1)地質人員應經常深入井下,了解工作面的地質變化情況,掌握抽排區打鉆遇到的構造情況,及進分析,總結,修正地質資料。
     (2)生產單位班組長,區隊長,瓦檢工,安監員要密切注意地質構造,當頂板,底板,煤層發生異常變化時,要及進向礦調度室,地測科匯報,礦調度室要通知有關單位及人員進行現場簽字,制定針對性措施,確保過地質構造期間的安全。
     (3)抽排區要嚴格按設計參數施工鉆孔,,瓦檢工,安監員,生產單位的班隊長要對打鉆質量,打鉆深度進行有效的監督,通風科隨時組織抽查,發現問題要嚴肅處理,并糾正,抽排區在鉆孔施工過程中發現噴孔,頂鉆等情況,要及時匯報礦調度室.通風科。
     (4)監控工區要衽不間斷的瓦斯監測,發現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異常以愛莫能助主瓦斯濃度達到0.8%時,要立即斷電,并匯報礦調度室,查明原因。
     (5)過地質構造異常帶時,施工單位必須及時編制有針結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加強頂板管理,防止大面積片幫,冒頂,引起瓦斯超限。
     23、巷道貫通和過異常區必須重新編制專門的針對性措施。
     二、防塵管理
     1、每天必須設專人對整個掘進巷道及出貨系統沖洗一次。
     2、通風區必須在掘進巷道內安設一組隔爆水棚,第一列水棚距工作面60-200m,水量不小于200L/m2,水袋總數不小于63個,棚間距1.2-3m,安設后要經常加水,維護確保水量充足。
     3、通風區應定期采集各作業工序粉塵樣品測定,并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定期進行洲離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當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大于10%時,總粉塵濃度不得超過2mg/m³,當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時,總粉塵濃度不得超過10mg/m³,呼吸性粉塵符合規定。
     4、加強個人防護,進入工作面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三、防火管理
     1、工作面嚴禁存放煤油,柴油等易燃物品,擦洗設備的綿紗,布頭等用后必須裝入鐵桶內密封,回矚至地面,嚴禁隨意丟放.工作面所剩各種油脂物質均必須密閉回收地面,嚴禁隨意潑灑。
     2、掘進過程中如發生冒頂,除需要架木垛或采取其他管理措施外,施工單位在冒頂區下方做好標記,并書面通知通風區及有關單位做好防滅火藥味工作,通風區應立即預設觀察孔和措施孔,并設專人檢查冒落孔洞內氣體及溫度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匯報處理.通風區應對發現一氧化碳或高溫點的區域實行注水降溫,注凝膠充填等措施,防止高冒區自燃發火。
     3、工作面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時,應選用阻燃性輸送帶,并采取措施防止輸送帶路偏,滿倉長時間摩擦發火。
     4、任何人發現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滅火,控制火勢,并迅速匯報礦調度室,礦調度室在接到井到此為止火災報告后,應立即按《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通知有關人員組織搶救災區人員和實施滅火工作,礦值班調度和在現場的區隊長,班組長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的人員及時撤至安全地點,并組織人員利用一切工具,器材進行直接滅火。
     5、電器設備著火時,應先切斷電源,在切斷電之前,只準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油脂著火時,禁止直接用水滅火,必須使用黃沙或干粉滅火器滅火。
     6、在搶救人員和滅火過程中,礦值班調度必須指派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塵,其他有害氣體和風向,風量的變化,同時必須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
     7、移動變電站處存放黃沙不于400公斤,4個干粉滅火器。
     第三節   頂板
     1、臨時支護
     (1)嚴禁空頂作業,掘進巷道必須架設臨時支護.
     (2)錨桿網巷道打頂部錨桿眼時必須使用帶帽點柱進行臨時支護,點柱兩根,規格為直徑18cm≦Φ帶帽有初承力點柱。
     2、敲幫問頂制度
     必須堅持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每次進入工作面前,班長或跟班隊長必須對工作面頂底板安全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方可入內,打頂部錨桿眼前,必須由有經驗的工人站在安全地點用柄工具找盡危巖,浮矸。
     3、錨桿眼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錨桿眼必須按勞取酬作規程規定的間排距施工,錨桿至迎頭的間距必須小于錨桿的設計排距。
     (2)打眼前必須敲幫問頂,撬掉活矸,對有可能發生冒落的位置附近,施工眼前必須進行臨時支護再打眼,鉆眼時對應按事先確定的眼位標志處鉆進,鉆完后應將眼內的巖粉和積水吹凈。
     (3)錨桿眼應做到當班眼當班錨,施工一個眼錨一個眼。
     (4)錨桿眼必須按規定角度施工眼,不和沿順層面,裂縫施工眼。
     (5)使用樹脂錨桿應用防護手套,未固化的樹脂藥包和固化劑具有毒性和腐蝕性,避免與皮膚接觸.破損的藥包,應及時處理,嚴禁樹脂藥包接觸明火。
     (6)對使用的錨桿下井前應抽樣進行拉力試驗。
     4、施工人員經過培訓,熟悉錨桿鉆機的性能與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并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5、頂部錨桿眼或安裝錨桿時,必須在有臨時支護的地方下進行,嚴禁空頂作業。
     6、用Φ27mm的鉆頭及配套釬桿打眼。
     7、錨桿藥的攪拌時間為20-30秒,錨索藥卷的攪拌時間為30-40秒。
     8、鋼帶必須緊貼巖壁,未接觸部分必須墊實。
     9、張拉錨索時,千斤頂下方45度范圍內嚴禁站人。
     10、安裝錨桿錨索時,藥卷必須送到孔底方可攪拌。
     11、如有失效報廢錨桿,錨索,必須及進補充。
     12、嚴禁使用過期作廢的錨桿藥,嚴禁少裝藥或使用不合格的錨桿。
     13、幫部可滯后5-8排進行支護,描索可滯后五排進行支護,如果頂板破碎,錨索必須緊跟迎頭,采用Φ16mm×1600mm錨桿進行超前支護。
     14、錨桿螺絲必須上緊,扭矩力頂部不小于150KN,幫部不小于100KN,并派專人對錨桿進行二次緊固。
     15、當掉頂高度小于200mm,寬度小于400mm時,應采用鋼帶與金屬網之間加各種木墊板,保證鋼帶與頂板接上勁,當頂板掉頂高度大于200mm,寬度大于400mm時,應將鋼帶頂彎貼緊頂板。
     16、施工期間不得使用頂板錨桿,錨索起吊重物。
     17、經常觀察巷道的變化情況,如有損壞嚴重的地方必須及進加強支護。
     18、金屬網必須拉直繃緊。
     19、頂部錨索托盤必須使用10號鐵緣系在頂部金屬網上。
     20、施工單位要配備足夠的合金鋼站頭。
     21、地質部門要及進提供頂,底板巖性資料,以便及進修改支護設計方案。
     22、錨桿支護監測
     (1)錨固力監測,錨索網支護形式,錨固方式為端頭錨固,錨固力頂部不小于80KN,幫部不小于30KN,錨索錨固力不小于120KN,對錨桿的錨固力檢測工作實行施工單位自查,職能部門組織專人進行抽查.對錨固力不合格的錨桿,錨索應立即補充,確保錨桿支護效果。
     (2)巷道頂板離層監測.每隔100m安裝一個頂板離層指示議,離層指示議應安裝在巷道中部,其深基點應用固定在錨桿上方較穩定的巖層中,淺基點應固定在錨桿端部位置
     (3)巷道頂底板,兩幫相對移近量監測,每隔200m設置一處巷道頂底板和兩幫相對移近量監測點。
     (4)錨桿、錨索載荷監測,在巷道內設置2處錨桿,錨索載荷監測站,間距300-400m,進行全斷面支護載荷監測。
     (5)日常觀測各監測站由技術科指導生產單位安設,施工單位落實專人負責,新安設觀測站每天進行一次觀測,以后每周進行一次觀測,觀測數據及進上報技術科,由技術科及進統計,分析,形成報表,報送有關領導,職能門及生產單位,以便掌握工程情況,并優化設計方案,確保安全生產。
     (6)根據觀測信息反饋情況,巷道各觀測站數量可適當減少。
     (7)施工單位必須落實專人監護巷道支護狀況,發現斷錨,斷索,退索,圍巖異常等現象,要及進匯報技術科,調度室以及有關領導,以便及時采取措施,確保安全。
     (8)當地質條件變化時,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立即修改支護參數或改變支護形式。
     23、巷道過斷層,破碎帶或遇地質構造的頂板管理
     (1)地測科必須在異常帶前30m,下達通知單。
     (2)巷道過斷層,破碎帶或其他地質異常時,加強頂板管理,架棚巷道適當縮小棚距,接實幫頂,錨網支護巷道應套架棚來加固頂板;加強通風瓦斯檢測,采取必要的防透水措施。
     24、局部冒頂處理措施
     (1)利用錨桿,錨網進行支護。
     (2)安全員站在安全一側,看刷幫工用撬杠將活矸搗落,確認無危險后及時架設支架,頂部用木板或道木背緊剎實。
     (3)出現大面積冒頂時,支護應由外及里逐架進行,并有跟班干部或安全員現場指揮。
    第四節  防治水
     1、掘進期間,加強采空區水文地質調查,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發現有出水預兆時及進停頭,并采取措施探放采空區水體。
     2、掘進工作面應根據該面最大涌水量配備排水設備,并確保排水系統暢通且能正常運行。
     3、排水管路的連接及管路的日常維護,閘閥的清理和更換要及時。
     4、各排水點要有2臺泵交替使用,并有1臺完好的備用泵,所有排水泵用軟管與主排水管路相連通,連通處設閘閥。
     5、水泵司機現場交接班,每班交班前必須對所負責的排水系統巡邏一遍,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以便組織有關單位迅速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6、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規定。
     7、發現異常征兆時,必須采取處理措施,施工中發現有透水征兆,如工作面出現掛紅,掛汗空氣變冷,發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產生裂隙,發現淋水,水色發渾有嗅味等異常時,必須停止掘進作業,采取措施,報告調度室,如情況危急,必須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的人員。
     8、據地質水文資料表明,巷道掘進有淋水現象出現,故遇淋水較大或透水預兆時,必須立即停止掘進,采取探放水措施,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9、巷道施工時,應將排水溝一起施工,水溝設計規格寬300毫米,深300毫米,設置在巷道上幫底部。
     10、掘進施工中,如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或頂板淋水加大或頂板來壓、底鼓、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氣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掘進,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并立即匯報生產調度室,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1、探水時,必須補充專項措施,并按地測部門給定的位置進行探水,探水前應加強鉆場附近的巷道支護,并在工作面迎頭打好立柱和攔板,清挖水溝保證暢通,并安裝專用電話。
     12、鉆探時,必須有跟班領導及瓦檢員現場監督指揮工作。
     13、鉆探時,發現煤墻有松軟、片幫、水量增大、頂鉆等現象,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設專人監測水情,并向調度室匯報,然后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4、探水未結束之前,不得進行掘進施工。
     15、探水結束后,由主管部門驗收,同意后,方可進行掘進施工。
     第五節   機電
     1、認真管理好各種機電設備,檢修制度化,維護正常化。
     2、掘進巷道臨時軌道鋪設,軌距誤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軌道接頭間隙不超過10mm,內錯差不大于5mm,軌枕間距不大于1米,構件齊全,緊固有效。
     3、嚴禁電器失爆,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器設備(含電纜)時,檢修或搬運前必須切斷電源,并用同電源相適應的驗電筆驗電,開關打到停止位置并加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停電牌。
     4、井下漏電保護風電瓦斯閉鎖,煤電站及照明綜合保護裝置必須專人負責檢修,確保其可靠。
     5、井下供應做到“三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四有”(有過流和漏電保護裝置,有螺釘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兩齊”(電纜懸掛整齊,設備硐室清潔整齊)“三全”(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三堅持”(堅持使用檢漏繼電器,堅持使用使用煤電鉆,照明和信號綜合保護裝置,堅持使用瓦斯電和風電閉鎖)。
     6、各類司機和機電工持證上崗。
     7、“五小”設備上板,電氣設備上架。
     8、嚴禁機電人員違章作業,嚴禁非電工人員打開各種電氣開關違章作業。
     9、井下任何人員嚴禁在井么自拆卸礦燈。
     10、井下電纜必須吊掛整齊,消滅脫鉤,鐵絲吊掛,埋壓現象,杜絕電纜冷接頭。
     11、施工單位要加強機電設備預防性檢修,認真落實檢修責任,按計劃檢修到位,保證機電設備正常運行。
     12、保證機電設備,備件的可靠供應,減少事故時間。
     第六節  運輸
     1、人力推車在巷道坡度小于或等于0.5%時,同向推車間距不小于10m,巷道坡度超過0.7%時嚴禁人力推車。
     2、推車時要觀前顧后,遇到行人,拐彎處,過風門要放慢車速,并大聲喊叫通知前方人員閃開,下坡行車不準扒車和放飛車。
     3、斜巷運輸堅持做到“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絞車基礎要牢固,壓車柱要打上有勁,“一坡三檔”齊全可靠,上下軒場的聲光信號靈敏可靠。
     4、行人絞車人行道側,礦車距幫不小于0.8米非行人道貌岸然側礦車距幫不小于0.4米,坡度大于20度的巷道的人行道側應設梯子扶手。
     5、鋼絲繩中每天要設專人負責檢查,記錄發現的問題并及進處理。
     6、使用中的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斷絲面積達到10%,繩徑縮細1/5,銹蝕嚴重,外層鋼絲繩松動時,都必須立即更換。
    第七節   打眼
     1、打眼前,先檢查設備和迎頭頂板支護情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禁在無支護區域工作。
     2、打眼前,先檢查上班是否有殘炮,瞎炮,如有必須先予以處理,處理時不得套殘眼打眼。處理瞎炮,應在距瞎炮0.3米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
     3、打眼前先檢查風袋是否到位,電路是否完好正常,各種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并能正常使用,否則不準打眼。
     4、打眼前,班長要看好中腰線,按爆破圖表點好眼位,并掌握安排好打眼方向、角度和深度。
    第八節   裝藥放炮
     1、放炮員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取得合格證的人員擔任,并持證上崗,放炮時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和本作業規程中的有關規定。
     2、放炮員必須有專門的炸藥箱、雷管盒、炸藥、雷管分別存放在專用的炮藥箱內,并上鎖保存,放炮前,要把炮藥箱放到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用剩的雷管和炸藥,要及時交到炮藥庫,
     3、放炮前,班長必須在通往放炮點的所有通道上設好專人警戒,警戒距離不少于75米,并有掩體,放炮警戒牌、網必須齊全。
     4、放炮前,必須將鉆具、電纜線撤到后邊掩蓋好。
     5、放炮前必須先檢查放炮母線及連接腳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必須由放炮員一個人操作,放炮員必須最后一個離開放炮地點,并要明哨,在檢查確認人員全部撤到安全地點,并進行瓦斯檢查后,放炮員才準在有掩護的地點放炮。放炮線的長度不少于100米,放炮線嚴禁出現明接頭,并吊在無電纜線的一側。
     6、放炮時必須使用專用放炮器,并嚴格執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和“一炮三檢”工作制度,瓦斯濃度達到1%時,不準放炮,一次裝藥必須一次起爆。
     7、通電后如炮不響,必須摘掉母線,兩腳線扭結短路等15分鐘后方可沿線查找原因。如有瞎炮,必須當班處理不得交接,嚴禁手扒鎬刨,硬拉硬拽。處理時,由原打眼人,在距瞎炮30cm處平行拒爆眼重新打眼裝藥放炮。
     8、嚴禁放明炮、糊炮,炮眼口必須使用水炮泥和黃泥封堵,封泥長度不小于0.5米。周邊光爆眼應用炮泥封實,且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3米。
     9、裝藥放炮不得與其它工序平行作業。放炮前,必須將風筒接至距迎頭不大于5米,放炮后要待炮煙吹淡,并待瓦檢員檢查有害氣體后,至少等15分鐘后才準人員進入現場。
    第九節   砌碹時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準備
     (1)施工前,由施工隊長負責組織認真學習本《施工方案》,熟悉個工序的工藝要求和技術操作要領,牢記安全措施,沒有學習和考試不及格者必須補考及格,否則不得上崗。
     (2)所有特殊工種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3)認真開好班前會,并記錄在案。
     (4)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對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各工序進展情況,交接雙方班組長必須在現場對口交接清楚。
     (5)驗收員必須按照“工作面質量驗收標準”嚴格驗收,對不合格的工程應及時返工處理。
     (6)加強工作面設備設施的管理與維修工作,所有設備設施必須保持完好,如有損壞必須立即處理,確保安全生產正常進行。
     (7)施工前,測量部門必須提前給出位置,標好中線,施工單位嚴格按線施工。
     2、支架安全技術措施:
     (1)作業人員要相互配合,抬、放拱架時要輕拿輕放,以免砸傷手腳。
     (2)拱架腿子要座在巷道實底上,并且要垂直于墻體,選用不小于φ20mm的圓木,不可用朽木支腿。
     (3)圓木腿子要用2000×20×5mm的結實木板將其連接穩固,連接木板一側不少于3塊。
     (4)圓木腿上方橫搭一塊2000×20×15mm的結實木板座拱架,將其用扒釘與圓木腿連接牢靠。
     (5)拱架的連接螺絲一定要上緊,且不可松動,螺絲要加彈簧墊。
     (6)搭好拱架后,在拱架下方必須要架設不少于3根的撐木,規格選用不小于φ20mm的圓木,撐木也必須座在實底上,并且要戴帽。
     3、砌碹安全技術措施
     (1)擴幫、抬底時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放完炮后,必須加強支護,由于巷道斷面較大,找掉后采用錨桿、錨望網前期支護。
     (2)砌基礎與墻體前,必須由測量人員進行放線,以保證工程質量。
     (3)下料時必須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制度,并且要設專職信號工發送信號。
     (4)基礎必須根據要求挖,有水溝一側砌50cm,無水溝側砌30cm,并且基礎必須砌在實底上。
     (5)砌墻時,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設計要求施工,墻體要橫平豎直,壓茬要牢固,墻高1.6m,不得出現對逢、干逢,回填要飽滿,灰縫不得大于3cm,要保證墻體的厚度達到30cm。
     (6)在搬運料石或碹拱等比較重的材料時要前后照應,輕拿輕放,以免砸傷手腳。
     (7)碹拱要在72小時沙漿完全凝固后方可拆除。
     4、回填安全技術措施
     (1)充填的材料必須選用阻燃物,不能將煤或木頭用于充填的材料。
     (2)充填時要分層均勻回填,使碹拱受力均勻,且不可讓拱架受力不均勻而引起變形或倒塌。
     (3)回填要飽滿,不可有間隙而引起煤層自燃。
     (4)充填時,人員站立的架子要搭設牢固,嚴格執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制度”。
     5、下料安全技術措施
     (1)絞車工、信號工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
     (2)聲光信號必須安全可靠,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規章制度。
     (3)絞車工下料時一定不能放飛車,必須要帶檔操作,絞車基礎要牢固,壓車柱要打上有勁。
     (4)嚴禁運輸“三超”車輛。
     (5)裝卸材料時要前后照應,避免砸傷、擠傷。
     (6)料斗必須裝設保險繩,一坡三檔必須要齊全、可靠。
     (7)人力推車時,同向推車間距不小于10m。
     (8)鋼絲繩中每天要設專人負責檢查,記錄發現的問題并及進處理。

    第八章、避災路線圖
     
     1、巷道遇水災撤人路線:
     (1)工作面→副井→地面。
     (2)工作面→主井→地面。
     2、巷道遇火、瓦斯、煤塵爆炸撤人路線:
     工作面→主井→地面。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