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后陰塔煤礦探放水鉆孔設計及技術措施

    作者:佚名 2011-08-19 21:50 來源:本站原創

     后陰塔煤礦探放水鉆孔設計技術措施
    一、說明:水文地質條件
     后陰塔煤礦井田范圍內直接充水層的貯水空間以孔隙為主,裂隙次之,屬孔隙、裂隙充水礦床。主要可采煤層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下,貧乏的大氣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區內無地表水體及大的斷層存在,地形條件有利于自然排水,直接充水含水層單位涌水量q<0.15/s·m,據此將礦區水文地質類型確定第一~第二類第一型,即孔隙、裂隙充水礦床,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礦井充水條件主要受地質條件控制,其次受地形及大氣降水控制,充水水源為大氣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充水通道主要為煤層采動后形成的冒裂帶的導水裂隙,礦區范圍內,無老窯積水區。
     為了保證安全,根據鄂爾多斯煤礦監察分局和達拉特旗煤炭局有關文件精神要求,我礦堅持“有掘必探”原則,制定了我礦掘進工作面探放水設計
    探放水起點設計為采煤工作面順槽開口處、三條大巷延伸段開始施工位置(大巷由1000米開始向東掘進、由三條大巷開口向北掘進)都設計為探放水起點。
    探放水鉆孔的主要參數
     每個掘進工作面必須配備一臺型號為Khyd-50型鉆機作為探放水鉆孔設備,鉆孔直徑為50mm,每次探水深度為50m,工作面掘進長度每循環保持在30m,即工作面中部掘進方向探水孔孔底始終超前掘進工作面迎頭為20m。
    探放水鉆孔布置方式
    根據后陰塔煤礦水文地質資料,和地面現場勘察,在井田地表范圍未發現有小窯和老空積水,為了防止工作面前方和側翼有裂隙充水,設計探放水鉆孔布置方式為半扇形和扇形,超前工作面布置為扇形,滯后的工作面布置為半扇形,即工作面掘進方向和工作面兩側翼,由于后陰塔煤礦巷道掘進方式都布置為雙巷,兩巷間距(中對中)20m,故工作面鉆孔布置方式如圖所示。
    4、當掘進工作面為單一的一個工作面時,探放水眼布置按雙巷中的其中超前掘進工作面探放水眼孔布置,工作面設計為三個探放水眼,如圖所示。

     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1  探水的上山、下山及平巷,中間不得有低洼積水段。
     2  探水巷必須在探水鉆孔有效控制范圍內掘進,探水孔的超前距、幫距及孔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每次探水后、掘進前,應在起點處設置標志,并建立掛牌制度
     3  巷道支護應牢固,頂、幫背實,無高吊棚腳,傾斜巷有撐桿,使巷道有較強的抗水流沖擊能力。
     4  探放水地點必須安設電話和報警裝置。
     5  必須向受水威脅地區的施工人員貫徹、交待報警信號及避災路線。
     6  探水巷道應加強出水征兆的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工作,及時處理。情況緊急時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區的人員。
     7  “鉆孔接近老空,預計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涌出時,必須有瓦斯檢查員或礦山救護隊員在現場值班,檢查空氣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超過本規程有關條文規定時,必須立即停止打鉆,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礦調度室,采取措施,進行處理。”見《煤礦安全規程》第265條。
     8  上山探水時,一般應雙巷掘進。其中一條超前探水、匯水,另一條隨后用來安全撤人。雙巷間每隔30~50m掘一聯絡巷并設擋水半墻。
     9  放水工作應盡量避免在雨季進行。
     10  探放水人員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施工,未經審批單位允許,不得擅自改變設計。
    附:探水鉆孔布置示意圖

     

     

     

     

     

     

    后陰塔煤礦探放水鉆孔設計
    技術措施

     

     
     
     
     編制部門:生產技術科
     編 制 人:
     審    核:
     總工程師
     礦    長:
     編制日期:2011年6月1日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