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8進風巷錨桿支護技術措施
5328進風巷錨桿支護技術措施
5328進風巷由于煤層厚度變低,架棚支護無法適應于巷道支護,因此,經公司研究決定,對5328進風巷進行錨桿支護,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措施,并和原有措施一致執行。
施工單位:掘二隊
施工地點:5328進風巷
施工順序:安全檢查(敲幫問頂)——處理活桿活石——臨時支護(長圓木打點柱)——打錨桿眼——安裝錨桿——檢查支護質量——清理現場
四、巷道支護要求:
㈠臨時支護:
采用吊掛前探梁做為臨時支護,前探梁由2根Ø75mm鋼管制作,每條長3.8m。每根長梁由兩個卡環連接,固定在錨桿上。兩根長梁固定后,在其上部搭接板梁,板梁長度為2.6米,厚度為5cm.
五、錨桿支護形式要求:
1:支護形式為永久性樹脂錨網支護,樹脂錨桿型號為KZ桿-2350,桿體規格為Φ18×2200mm,錨桿間排距為800×800mm。
2:頂板完整時,按設計要求正常施工。
3:頂板完整但有離層時,應采用加密錨桿,并帶好木托板,適當將間排距縮至700×700mm。
4:每隔300根錨桿必須做一次錨桿拉力實驗,且必須有生產部有關人員在場現場指導。
5、錨固力不小于5T,角度不得小于85º。
五、打眼技術要求:
打眼前首先要敲幫問頂,仔細檢查頂幫圍巖情況,找掉活石、危巖,確認安全后方可開始工作。錨桿眼的位置要準確,眼位誤差不得超過100mm,眼向誤差不得大于5°。錨桿眼深度應與錨桿長度相匹配,打眼時應在釬子上做好標志,嚴格按錨桿長度打眼,確保眼深度比錨桿長度小100mm。錨桿眼打好后,應將眼內的巖渣、積水清理干凈。打眼時,必須在臨時支護的掩護下操作。打眼的順序,應按由外向里先頂后幫的順序依次進行。打頂板錨桿眼必須先用短釬(1~1.2m)后用長釬續打,并且按先中間后兩邊的順序進行打眼及固定;兩幫錨桿由上往下打。
六、安裝錨桿技術要求:
安裝前,應將眼孔內的積水、巖粉用壓風吹掃干凈。吹掃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孔口一側,眼孔方向不得有人,把樹脂錨固劑送入眼底,把錨桿插入錨桿眼內,使錨桿頂住樹脂錨固劑,用專用轉換套筒將錨桿與錨桿機聯接,開動錨桿機帶動桿體旋轉將錨桿旋入樹脂錨固劑,對錨固劑進行攪拌,直至錨桿達到設計深度,攪拌旋轉大于35S后,方可撤去錨桿機,上好托盤,擰上螺帽,30秒之后,用專用氣動扳手給錨桿施加一定預緊力,保證托盤壓緊、壓正使金屬網緊貼巷道巖面。必須打一個錨桿眼安裝一條錨桿并上緊托盤。
七、金屬網安裝工藝:
1、錨桿打設完后,要先敲幫問頂,仔細檢查頂幫圍巖情況,找掉活石、危巖,確認安全后按由里向外、先兩邊后中間的順序撤掉前探梁上的背板,摘掉危巖、活石,在前探梁上放置一張鐵絲網,然后卸掉頂部靠近迎頭第二條錨桿的盤帽,按兩邊長度均勻及100mm的搭接長度調整并掛好鐵絲網,并上緊盤帽。然后向兩邊依次掛好鐵絲網并上緊盤帽。
2、第一排錨網支護安設好后,按上述順序要求依次向前進行,直至靠近迎頭的一排錨桿距迎頭不超過一個錨桿排距。
八、其他技術要求
1、安設錨桿時錨固劑凝固前,不要使桿體移位或晃動,錨桿安注30秒內不得給錨桿預緊力,更不能擰緊螺母。30秒后方可上緊螺母,臨時控制好巷道圍巖。安設的錨桿外露長度控制在30~50mm。
2、錨桿必須用手動扭矩扳手擰緊,確保錨桿的錨桿盤緊貼巖面。
3、當錨桿處于凹陷位置,金屬網安設后無法靠緊巖面時,可在錨桿上首先安設一個錨桿盤并用螺母緊牢固,然后再在外露的錨桿上安設金屬網,并用錨桿盤、螺母壓緊。
4、安裝的金屬網要與巖(煤)壁嚴密接觸,嚴禁在錨桿盤后充填木片、碴子等雜物,螺母要上緊上牢。
5、在頂板破碎、壓力大或地質變化帶作業時,及時匯報生產部經確認繼續打錨桿后,將錨桿間排距縮小為0.7m,循環進尺不超過0.7m。
6:錨網支護時,所用金屬網規格為長3m,寬1m,網孔為3×3cm。
7:錨網順序為從外向里,每片搭接長度為10cm,鋪網時要把網張緊。
8:嚴禁使用過期失效、凝結的錨固劑和網格偏大、強度較低、變形嚴重的金屬網。
9:其他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原《作業規程》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