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也談“亡羊補牢” 劉修銀

    作者:劉修銀 2011-08-09 21:14 來源:本站原創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出自我國古代的一個成語典故,大意是說等到發現羊丟了趕緊修補羊圈,這樣就不會再丟羊了。這個成語故事意在說明一個道理,在發生任何事故以后,要善于吸取經驗教訓,確保事故不會再次發生。
               細心的人們會從媒體上發現,“亡羊補牢”一詞在發生安全事故以后,使用頻率最高,似乎成為事后補救,吸取教訓的專用詞語。最近,媒體上又出現“鐵道部亡羊補牢,為時不睌”的相關評論。生命只有一次,責任重于泰山,面對失去的生命,人們不禁要對這則影響了國人幾千年的成語典故進行質疑:“補牢”為何總在“亡羊”之后?!
                 痛定思痛,再次反思,從敬畏生命的角度看,說到底,“亡羊補牢”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疲于應對,倉惶補救的被動和落后的管理方法,其后患無窮。礦難、火災、交通事故屢屢發生,為什么要等到“亡羊”才知道“補牢”呢?!倘若能夠具有未雨綢繆的超前意識,平時想在前,防在前、嚴在前、細在前,做到“牢”不可破,那么何至出現“亡羊”的結果呢?!尤其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單位和管理部門往往忽視了平時的安全工作,總是等到事故發生以后,才制定整改防范措施,進行“突擊式”、“拉網式”排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亡羊補牢”的思維方式,把“亡羊補牢”當成有效的補救方法。這種“亡”而后“補”的做法看起來是“防”,事實上,這種“防”是被動的“防”,片面性的“防”,消極的“防”,往往是防不勝防,危機四伏,安全難保。
               我們常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就是指安全關鍵在于防范,在于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在于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必須把安全工作想到前頭,想的仔細,想的周全,把各種可能發生的問題都想到,不斷增強超前預測和防范能力,加大各種隱患的排查和治理力度,強化安全基礎管理,規范安全生產行為,狠反“三違”行為,消除管理“短板”。嚴在平時,細在過程,實在現場,勤在檢查,重在規范,把各種預防措施做在前面,將事故隱消滅在萌芽狀態,把安全“籬笆”加固的更牢。堅決跳出“亡了羊”,而后“忙補牢”的怪圈!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