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2工作面噴灑凝膠劑阻化劑技術措施
作者:佚名
2011-06-04 22:54
來源:本站原創
3102工作面噴灑凝膠劑阻化劑技術措施
我礦一在開采有3-1號煤層,屬于自然發火為煤層。發火期6-9個月。為了抑制采空區內殘煤自然延長其發火期。公司決定使用噴灑凝膠阻化劑溶液防滅火。抑制殘留煤的自燃。為了能更發的使用阻化劑溶液,減小采空區漏風,延工采空區殘留煤的發火期,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請在施工中嚴格執行。
1、凝膠溶液為:水80%、水玻璃5%、阻化劑15%配置而成。不得隨意更變,攪拌及運輸過程中,若不慎使原料溶液飛濺至面部時,應及時用清水沖洗,必要時就醫檢查處理。
2、工作面推進100米后或者采空區煤有自燃征兆時開始噴灑。
3、每兩循環噴射一次,噴射必須均勻,不留死角,從溜子機頭向機尾方向進行,隔絕外部供氧,防止采空區殘煤氧化,每次噴灑量小于300公斤。
4、操人人員嚴格按噴灑泵的操作方法進行操作。操人司機必須經過培為能熟練掌握該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5、每次開泵前,必須按程序進行檢查各部件的工作情況螺絲是否松動。檢查潤滑油的油位,如有異常即時維護。
6、啟動后,必須調試壓力,待壓力達到標準時,方可噴漂。
7、液壓泵不能缺水空轉、以防損壞設備。
8、噴射完后,首先卸壓,待壓力表指針降低后加入清水洗泵體后方可停機。噴完后,必須把噴搶,吸排液近清洗干凈并盤好,以備下次再用。
8、每次噴射完后,液壓開關必須閉鎖,嚴防其他人員誤操作,開關應掛牌管理。
9、本措施中沒有寫到期,應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噴灑泵操用方法執行。
10、噴灑凝膠阻化劑組織:泵工1人,攪拌工1人,噴灑工2人,區隊長跟班干部1名組織,技術員1名跟班技術監督。跟班礦長1名對噴灑結果進地驗收。
3102工作面黃泥灌漿安全技術措施
隨著工作面推進,若出現一氧化碳及發火預兆時,前種滅火方法沒有預防住火災,應進行扎墻封堵黃泥灌漿,為此特編制本措施。
1、必須留30米煤柱,搬遷工作面,扎閉墻封堵,從開切眼進行回采。
2、灌漿前上下順槽先扎永久閉墻,采用磚墻,基礎為底50厘米深,幫頂為20厘米深,厚度為150厘米,中間充填30厘米粘土。
3、扎墻持量符合要求,砂漿充填實,灰縫要飽滿,不能出現重縫、干縫、瞎縫,灰漿比例為1:3。
4、加強敲幫問頂替工作,確保扎墻安全。
5、黃泥灌漿的比例為1:5。
6、管路采用3寸鋼管連接,螺絲密封必須齊全。
7、黃泥灌漿路線:地面土場—主斜井—運輸林巷—203密墻
8、灌漿勞力組織:區隊長跟班2名組織灌漿(其中一名在地面組織攪拌),技術員1名跟班技術監督,跟班礦工1名對灌漿結果驗收。
我礦一在開采有3-1號煤層,屬于自然發火為煤層。發火期6-9個月。為了抑制采空區內殘煤自然延長其發火期。公司決定使用噴灑凝膠阻化劑溶液防滅火。抑制殘留煤的自燃。為了能更發的使用阻化劑溶液,減小采空區漏風,延工采空區殘留煤的發火期,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請在施工中嚴格執行。
1、凝膠溶液為:水80%、水玻璃5%、阻化劑15%配置而成。不得隨意更變,攪拌及運輸過程中,若不慎使原料溶液飛濺至面部時,應及時用清水沖洗,必要時就醫檢查處理。
2、工作面推進100米后或者采空區煤有自燃征兆時開始噴灑。
3、每兩循環噴射一次,噴射必須均勻,不留死角,從溜子機頭向機尾方向進行,隔絕外部供氧,防止采空區殘煤氧化,每次噴灑量小于300公斤。
4、操人人員嚴格按噴灑泵的操作方法進行操作。操人司機必須經過培為能熟練掌握該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5、每次開泵前,必須按程序進行檢查各部件的工作情況螺絲是否松動。檢查潤滑油的油位,如有異常即時維護。
6、啟動后,必須調試壓力,待壓力達到標準時,方可噴漂。
7、液壓泵不能缺水空轉、以防損壞設備。
8、噴射完后,首先卸壓,待壓力表指針降低后加入清水洗泵體后方可停機。噴完后,必須把噴搶,吸排液近清洗干凈并盤好,以備下次再用。
8、每次噴射完后,液壓開關必須閉鎖,嚴防其他人員誤操作,開關應掛牌管理。
9、本措施中沒有寫到期,應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噴灑泵操用方法執行。
10、噴灑凝膠阻化劑組織:泵工1人,攪拌工1人,噴灑工2人,區隊長跟班干部1名組織,技術員1名跟班技術監督。跟班礦長1名對噴灑結果進地驗收。
3102工作面黃泥灌漿安全技術措施
隨著工作面推進,若出現一氧化碳及發火預兆時,前種滅火方法沒有預防住火災,應進行扎墻封堵黃泥灌漿,為此特編制本措施。
1、必須留30米煤柱,搬遷工作面,扎閉墻封堵,從開切眼進行回采。
2、灌漿前上下順槽先扎永久閉墻,采用磚墻,基礎為底50厘米深,幫頂為20厘米深,厚度為150厘米,中間充填30厘米粘土。
3、扎墻持量符合要求,砂漿充填實,灰縫要飽滿,不能出現重縫、干縫、瞎縫,灰漿比例為1:3。
4、加強敲幫問頂替工作,確保扎墻安全。
5、黃泥灌漿的比例為1:5。
6、管路采用3寸鋼管連接,螺絲密封必須齊全。
7、黃泥灌漿路線:地面土場—主斜井—運輸林巷—203密墻
8、灌漿勞力組織:區隊長跟班2名組織灌漿(其中一名在地面組織攪拌),技術員1名跟班技術監督,跟班礦工1名對灌漿結果驗收。
上一篇:礦井頂板危險源監測監控及預防措施
下一篇:企業(礦井)應急演練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