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防滅火方法
作者:佚名
2011-06-01 21:24
來源:本站原創
礦井防滅火方法
434、為什么要設置井上、下消防材料庫?
在礦井火災的搶險救災中,除了強有力的組織和指揮系統、經驗豐富的救援滅火隊伍以外,必要的設備、工具和材料是不可缺少的。否則,將因滅火器材不全、不足或質量不合格等貽誤良機致使火災蔓延擴大,甚至發生瓦斯煤塵燃爆事故。因此,為了適應滅火救災的需要,必須在井上、下設置消防材料庫。
435、井上、下如何設置消防材料庫?
(1)井上消防材料庫
井上消防材料庫應設在井口附近,目的是為了爭取時間,及時的運送消防材料,有利于滅火工作的迅速開展。同時因為井口房內安裝有礦井提升運輸各種機電設備,存在著電氣火災的危險,一旦井口房內著火,將會燒毀消防材料,使滅火工作難以進行,所以,消防材料庫不得設在井口房內。
(2)井下消防材料庫
礦井火災的撲滅,貴在一個“快”字,早1分鐘有可能將火勢控制,人員免遭傷害;遲1分鐘就可能使火勢擴大,難以控制,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由于井下各個水平都有可能發生礦井火災,所以,在每一個生產水平的井底車場或主要運輸大巷,都應設置井下消防材料庫,并裝備消防列車。
(3)井上、下消防材料庫儲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種和數量應符合有關規定,并定期檢查和更換;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436、井下哪些地點應備有滅火器材?
為了及時有效地撲滅礦井火災,井下容易發生火災的地點都應備有滅火器材。這些地點主要有以下各處:
(1)井下爆炸材料庫。
(2)機電設備硐室。
(3)檢修硐室。
(4)材料庫。
(5)井底車場。
(6)使用帶式輸送機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
(7)采掘工作附近的巷道。
437、當井下發現火災時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當井下發現火災時,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都應根據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 ,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進行直接滅火,以控制火勢。
(2)迅速報告礦調度室。
(3)礦調度室或現場區隊、班組長應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的有關規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地區的人員撤離,并組織人員進行滅火救援。
(4)當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其電源,在切斷電源前,只準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5)在搶救人員和滅火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通風瓦斯情況和制訂防止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技術措施。
438、為什么發現火災必須立即直接滅火?
礦井火災在發生初期,一般火勢不大,在火勢尚未蔓延擴展之前,燃燒產生的熱量也不大,周圍介質和空氣溫度也不高,人員可以接近火源,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直接滅火,火勢容易被控制住,火災通常容易被撲滅。如果發現火災后,人員見火逃跑,貽誤滅火良機,一旦火勢蔓延擴展開來,再滅火就困難了,甚至釀成重大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傷害將是慘重的。所以,《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應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以控制火勢。
439、如何采用挖除火源的方法?
挖除火源指的是,將已經發熱或者燃燒的煤炭及其可燃物質采用人工的方法挖出、清除并運到安全地點或井上的直接滅火方法。它是撲滅礦井火災最徹底的方法。但是,采用挖除火源方法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火災處于初始階段,涉及范圍不大。
(2)火區及運出途中、排卸點沒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
(3)火源位于滅火人員可以直接到達的地點。
(4)裝運火源的車輛必須是鐵制的。排卸火源地點必須是巖巷且附近無可燃物質,最好運送到井上。
440、如何采用砂子或巖粉直接滅火?
采用砂子或巖粉等不燃性物質直接掩蓋火源,將燃燒物和空氣隔絕,使火熄滅。另外,砂子和巖粉不導電,并能吸收液體物質,因此可用來撲滅油類或電氣火災。它只能用來撲滅初始火災和人員能到達地點的火災。在采用砂子或巖粉直接滅火時,注意別將煤、木料等可燃物質混入砂子或巖粉中。
441、如何用水進行直接滅火?
用水直接滅火時由于它具有操作方便、滅水迅速、徹底、經濟實用等優點,在井下火災滅火時被廣泛采用。
用水直接滅火時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應先從火源外圍逐漸向火源中心噴射水流,以免產生大量水蒸氣和灼熱的煤渣飛濺,傷害滅火人員。
(2)應有足夠水量,防止在高溫作用下分解成氫氣和產生一氧化碳,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3)應保持正常通風、以使高溫煙霧和水蒸氣直接導入回風流中。
(4)用水撲滅電氣設備火災時,應首先切斷電源。
(5)因為水比油重,故不宜用水撲滅油類火災。
(6)要經常檢查火區附近的瓦斯濃度。
(7)滅火人員只準站在進風側,不準站在回風側,以防高溫煙流灼傷人體和人員中毒、窒息。
442、如何采用干粉、泡沫直接滅火?
干粉直接滅火指的是,將干粉噴射到火焰表面,在高溫作用下,干粉發生一連串的吸熱分解作用,將火撲滅。干粉直接滅火對初始的外因火災有良好的滅火效果,使用起來也十分方便。
泡沫直接滅火指的是,將泡沫噴射到火源處,泡沫覆蓋燃燒物體隔絕空氣,阻斷繼續燃燒所需氧氣進入,同時,水蒸氣還能起到降溫、沖淡氧氣濃度的作用,達到抑制燃燒、熄滅水源的目的。泡沫直接滅火由于具有滅火速度快、效果好、還可以遠距離操作,從而保證滅火人員的安全,滅火后恢復清理現場工作比較簡單,而且成本低、水耗量小,無毒無腐蝕,因此應用范圍比較廣泛。
443、如何采用阻化劑防滅火?應該如何選擇阻化劑?
采用阻化劑防滅火指的是,將一些無機鹽類化合物和氧化鈣、氧化鎂、氯化鈉、三氧化鋁以及水玻璃等溶液噴灑在煤塊上,或者注入煤體中,阻止和和延緩煤炭氧化的作用,防止和降低自然發火的危險性。
選用防滅火阻化劑時,應選用阻化率高、防滅火效果好、來源廣泛、價格便宜,同時不得污染井下空氣和危害人體健康、以及對機械設備、支架等金屬構件腐蝕性小的物質。
444、如何采用凝膠防滅火?采用凝膠防滅火時應遵守哪些規定?
凝膠指的是以水為載體、以水玻璃為主劑、以硫酸或碳酸鹽類為促凝劑和以灰土(黃土或石灰)為增強劑混合而成的一種不燃性的防滅火材料。它具有較好的滲透性、密封性和凝固性。
采用凝膠防滅火指的是,在促凝劑的作用下,凝膠混合液體很快凝結成凍膠狀物質,充滿裂隙、孔隙空洞和冒頂空間,起到防滅火的作用。
采用凝膠滅火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1)選用的凝膠材料不得污染井下空氣和危害人體健康。
(2)應在設計中明確規定凝膠的配方、促凝時間和壓注量等參數。
(3)壓注的凝膠必須充滿全部空間,并噴漿封閉外表面。
(4)定期觀測壓注的凝膠,如發現凝膠老化、干裂,應重新進行壓注。
445、如何采用氮氣防滅火?采用氮氣防滅火應遵守哪些規定?
采用氮氣防滅火指的是,向采空區(或火區)注入惰性氣體氮氣,阻止采空區煤炭氧化自燃,同時,提高采空區壓力成正壓狀態防止新鮮空氣漏入采空區、降低采空區溫度,以達到采空區內防滅火的目的。另外向采空區注氮,還可以降低采空區內瓦斯和氧化濃度,防止瓦斯燃燒爆炸事故的發生。
采用氮氣防滅火具有很多優點,但是,如果注氮量過小、濃度過低達不到防滅火效果,同時輸氮管路或采空區發生氮氣泄漏還會造成人員傷亡。所以,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氮氣源穩定可靠。
(2)注入的氮氣濃度不小于97%。
(3)至少有1套專用的氮氣輸送管路系統及其附屬安全設施。
(4)因地制宜選擇注氮方式。
(5)合理地選擇注氮地點。
(6)注氮時要有完善的氣體成分、空氣溫度監測手段,并設專人進行定期觀測。
446、如何采用均壓防滅火?采用均壓防滅火有什么優缺點?
采用均壓防滅火指的是,通過設置調壓裝置(設施)或調整通風系統,改變井下巷道中空氣壓力的分布狀態,盡可能減小或消除漏風通道(實施均壓區域)兩端的風壓差,從而達到減小或消除漏風、抑制自然發火乃至滅火的目的。
采用均壓防滅火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技術含量較高的防滅火手段和措施。
優點:經濟、實用、效果較好。
缺點:是一種較復雜的技術管理工作,如果控制不當,不僅達不到防滅火的效果,還可能引發火災,造成嚴重后果。
447、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火風壓?
當發生井下火災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火風壓:
(1)在火源附近進風側修筑臨時密閉,適當控制火區進風量,減少火煙生成。
(2)火災發生在分支風流中,應維持局部通風機工作狀態,特別是搶救人員時、滅火過程中不能減風或停風。
(3)火災發生在下行風流中,可以暫時加大火區供風量以穩定風流,便于搶救人員。
(4)盡可能利用火源附近的巷道,將高溫煙流直接排入總回風巷。
448、什么叫火區?為什么要對火區加強管理?
由于發生礦井火災而封閉的巷道、采掘工作面和煤炭資源等區域,叫做火區。
火區封閉后雖然可以認為礦井火災已被控制住,但對于礦井防滅火工作來說,這僅僅是滅火工作的開始,只要火源還沒有徹底消除,它仍是對礦井安全生產潛在威脅,如果管理不善,形成漏風進入火區,使火區的火源不僅得不到抑制,反而加重火勢;如果在火源未消除情況下擅自啟封,將造成礦井火災重復出現,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必須加強對火區的管理。
449、什么叫封閉火區滅火法?封閉火區滅火法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封閉火區滅火法指的是,在進風側和回風側構筑防火墻(又叫密閉),隔離火區空氣的供給,減小火區氧氣濃度,使火區的火因缺氧而熄滅的一種滅火方法。
封閉火區滅火法適合于火勢猛、火區范圍大,無法進行直接滅火,或者直接滅火無效的火災。
450、如何加強對井下火區管理?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對井下火區管理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煤礦企業必須繪制火區位置關系圖并永久保存,在圖上詳細標出所有火區和曾經發火的地點。
(2)每一處火區都要按形成的先后順序進行編號,并建立火區管理卡片。
(3)火區管理卡片應由礦通風部門負責填寫,并裝訂成冊、永久保存。火區管理卡片內容應包括以下圖表資料:
①火區基本情況登記表,包括發火當時情況 、火災造成的損失、煤層賦存情況及煤層自燃情況等。
②火區灌注漿、砂和惰氣記錄表。包括每次灌注的位置 、鉆孔情況、防火墻編號以及灌注量和日期等。
③防火墻修筑日期、結構、負責人以及防火墻內氣體成分(CH4、O2、CO2、CO和N2)、溫度、濕度、內外壓差和其他情況觀測記錄表。
④火區位置示意圖。它應以通風系統為基礎、標明火區的邊界、火源點位置、防火墻類型、位置和編號、火區外圍風流方向、漏風路線以及灌漿系統、均壓技術設施位置等,并繪制必要的剖面圖。
451、什么叫防火門(墻)?構筑防火門(墻)有哪些注意事項?
防火門(墻)指的是,在礦井防滅火過程中用于進行風流調節、調度(增減風量、短路通風、反風等),以控制火災蔓延、發展,或者對火區進行封堵密閉和構筑物。
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層,對防火門(墻)的構筑應做好以下注意事項:
(1)在采區開采設計中,必須預先選定構筑防火門(墻)的位置。
(2)采區或采煤工作面形成生產和通風系統后,必須按設計選定的防火門(墻)位置構筑好防火門(墻)的墻垛,并與采區或采煤工作面同時移交和驗收。墻體厚度不得小于60mm,四周與巷壁槽深度不得小于300 mm,墻垛不漏風。
(3)在預先構筑防火門(墻)的墻垛附近,儲備足夠數量的封閉材料。每塊板材厚度不得小于30 mm,寬度不得小于30 mm,拆口寬度不得小于20 mm,并要外包鐵皮,對儲備的板材要逐次編號,擺放整齊,定期派人進行檢查。
452、如何選擇防火墻的位置?
防火墻位置在保證滅火效果和滅火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應使封閉火區的范圍盡可能小,防火墻的數量盡可能少,并且有利于快速試工的原則。它的選擇應滿足以下各方面的要求:
(1)為便于滅火人員修筑防火墻,防火墻不應距離新鮮空氣過遠,特別是進風側應距火源盡可能近些,一般不應超過10m,也不要小于5 m,以便留有另修筑防火墻的位置。
(2)防火墻前后5 m范圍內的圍巖應穩定,以保證修筑防火墻時操作安全和防火墻質量密不透水。
(3)運送修筑防火墻材料方便。
(4)在防火墻和火源之間不應有旁側風路,以免火區封閉后風流逆轉,將爆炸性的火災氣體和瓦斯帶回火源而發生爆炸。
453、如何選擇安全可靠的防火墻封閉順序?
安全可靠地選擇火區封閉順序有以下2種情況 :
(1)多風路火區的封閉順序
在多風路火區修筑防火墻時,應視火區范圍、火勢大小和瓦斯涌出量大小等情況來決定封閉火區的順序。在一般條件下,應先封閉對火區影響不大的次要風路的巷道,然后封閉火區的主要進回風路的巷道。
(2)火區進回風側的封閉順序
火區進回風側的封閉順序非常重要,它不僅影響控制火勢的速度,還嚴重地威脅著滅火人員的生命安全。一般有以下三種順序:
(1)先封閉進風側,后封閉回風側。它可以迅速減少火區的供氧使火勢減弱,為封閉回風側創造條件。
(2)先封閉回風側,后封閉進風側。在火勢不大、溫度不高、無瓦斯存在等情況下,為了迅速截斷火焰蔓延而常采用。
(3)進回風側同時封閉。它封閉火區時間短,能在較短時間內切斷對火區供氧,同時由于瓦斯積聚時間短,很難達到爆炸濃度界限,常在滅火中采用。
454、如何加強對永久性防火墻的管理?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永久性防火墻的管理應遵守以下規定:
(1)每個防火墻必須進行編號,并在井下火區位置關系圖中注明。
(2)每個防火墻附近必須設置柵欄、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懸掛說明牌。
(3)防火墻內的氣體溫度和空氣溫度應定期測定并進行分析。
(4)防火墻外的空氣溫度、瓦斯濃度、墻內外空氣壓差以及墻體本身,必須進行定期檢查,發現有異常變化情況時,必須及時加以處理。
455、為什么封閉火區應盡量縮小封閉范圍?
采用封閉火區滅火時,由于以下兩點原因應盡量把封閉范圍縮小:
(1)火區封閉以后,火區附近封閉的煤炭資源將成為呆滯狀態,不能隨便進行采掘活動,如果封閉范圍過大,將嚴重地影響礦井正常的采掘接續工作。
(2)封閉范圍過大,漏風幾率和漏風量就會增加,不利于隔絕窒息滅火,同時,使火區空間變大,爆炸性氣體體積也增大,如果發生爆炸,其爆炸時威力也加大。
所以《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封閉火區滅火時,應縮小封閉范圍。
456、為什么不得在火區的同一煤層的周圍進行采掘工作?
因為在火區的同一煤層的周圍進行采掘工作時,由于受采動影響可能破壞防火墻的嚴密性,還可能使火區周圍的煤巖遭到震動破壞而產生裂隙,采掘工作面及相鄰巷道就可能向火區發生漏風,給火區提供氧氣,不僅不利于火區熄滅,還可能使火區復燃。同時,火區內的有害氣體還可能通過這些裂隙而涌入采掘工作面而使作業人員中毒、窒息甚至死亡,所以,《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在同一煤層同一水平的火區兩側、煤層傾角小于350的火區下部區段、火區下方鄰近煤層進行采掘時,必須留有足夠寬(厚)的煤(巖)柱隔離火區,回采時及回采后能有效隔離火區,不影響火區的滅火工作。
掘進巷道時誤透或因冒頂導通火區,同樣形成火區漏風的通道,使火區得到充足的條件,加劇火區的火勢,嚴重地威脅掘進工作面及周圍作業人員的安全。因此,《煤礦安全規程》又規定,掘進巷道時,必須有防止誤冒、誤透火區的安全措施。
457、火區熄滅的條件是什么?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火區同時具備以下5個條件時,方可認為火區的火已經熄滅:
(1)火區內的溫度下降到30℃以下,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空氣溫度相同。
(2)火區內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降到5%以下。
(3)火區內空氣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濃度在封閉期間內逐漸下降,并穩定在0.001%以下。
(4)火區的出水溫度低于25℃,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出水溫度相同。
(5)上述4項指標持續穩定的時間在1個月以上。
458、啟封火區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項?
只有經取樣化驗證實火區的火已熄滅后,方可對該火區進行啟封。因為啟封火區是一項比較復雜而又危險的工作,一定要做好以下安全注意事項:
(1)啟封已熄滅的火區前,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包括火區偵察與防火墻啟封順序、啟封時防止人員中毒、防止火區復燃和防止爆炸的通風技術措施。
(2)因為啟封火區和火區恢復通風期間,將排出火區內的有毒有害氣體,還容易發生因受到通風影響而再次出現一氧化碳或火區復燃現象,所以,這時必須由礦山救護隊負責進行,并撤出火區回風流中的所有人員。
(3)啟封火區時,應采用鎖風啟封方法,以備萬一啟封過程中發生火區復燃,能夠安全有效地加以控制和重新封閉。
(4)在啟封工作完畢后的3天內,每班必須由礦山救護隊檢查通風工作,并測定水溫、空氣溫度和空氣成分。
上一篇:預防外因火災措施
下一篇:礦井火災危險源監測監控及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