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煤礦開采新技術及其應用復習題

    作者:佚名 2011-03-18 17:55 來源:本站原創
    煤礦開采新技術及其應用復習題
    一、填空
    低難度
    1、采煤方法是根據不同的礦山地質和技術條件,可有不同的(采煤系統)與(采煤工藝)相配合,從而構成多種多樣的采煤方法。
    2、(采煤方法)是煤礦生產的核心組織工藝方式,(采煤工作面)煤礦生產的第一線。
    3、放頂煤工作面支架阻力前柱普遍(高于)后柱,這一占與單一煤層或分層開采是不同的。
    4、綜放工作面(煤壁)片邦成為老頂來壓的主要標志。
    5、綜放工作面老頂初次來壓時支架動載系數平均為1.3,周期來壓期間動載系數平均為1.28,說明綜放工作面頂板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期間礦壓強度(基本相同)。
    6、當利用礦壓破碎頂煤的效果不能達到放煤的要求時,必須采取人工輔助破煤的措施。常用方法有兩種:(松動爆破)和(水壓破煤)。
    中難度
    7、按煤炭是否需要開采,煤炭氣化分為(地面氣化)和(地下氣化)。
    8、煤炭的液化方法主要分為(煤直接液化)和(煤間接液化)。
    高難度
    9、影響煤礦開采主要地質因素有礦山巖石的基本性質、巖體與煤巖層性質、煤層的埋藏特征及其物理化學性質、(地質構造)等。
    10、對煤層開采影響的主要地質構造有褶皺構造、(斷裂構造)、古河流對煤層的蝕、巖漿巖入侵、巖熔陷落柱等。
    二、選擇
    低難度
    1、制約煤炭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1) ) 。
    (1)資金、技術、人才
    (2) 資金
    (3) 資金、、人才
    (4)資金、、人才、裝備
    2、煤炭企業安全工作應堅持((1)(2)(3) ) 并重的原則
    (1) 技術、裝備和管理 
    (2) 技術和管理
    (3) 裝備和管理
    (4)資金、、人才、裝備
    3、錨桿支護技術是用錨桿對井下空峒進行支護的技術,主要用于井下((1)(2)(3))
    (1) 巷道支護  
    (2) 回采工作面開切眼支護  
    (3) 收作線的支護
    (4)工作面支護
    4、綜采放頂煤技術該項技術主要內容((1)(2)(3))。
    (1)頂板、頂煤運動規律及地表移動與巖層移動控制技術,頂煤冒放性規律及提高可放性技術,綜放采區及工作面提高回采率技術。
    (2)綜采放頂煤成套裝備(主要包括放頂煤支、后部刮板輸送機、可放煤端頭支架等)。(3)綜采放頂煤工作面主要塵源防、滅塵技術與裝備,綜放采區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術與裝備,綜放防滅火技術與裝備等。
    (4)采區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藝。
    5、合理的放煤參數是提高煤炭回采率,降低含矸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放頂煤工藝需確定((4))等。
    (1)初末放頂煤工藝,放頂煤步距。
    (2)放煤方式,端頭放煤。
    (3)初末放頂煤工藝,放煤方式。
    (4)初末放頂煤工藝,放頂煤步距,放煤方式,端頭放煤等。
    6、放頂煤礦壓顯現特點是((1)(2)(3)(4))。
    (1)支架阻力小,50%,前柱高于后柱。
    (2)采場礦壓顯現不僅取決于上覆巖層的活動,更主要取決于頂煤及直接頂的剛度。
    (3)由于應力集中程度提高和頂板超前破壞范圍的增大,老頂周期來壓步距相對減小。
    (4)直接頂周期來壓與兩種結構有關主;老頂周期初次來壓步距加大。
    中難度
    7、((1))是放頂煤工作的核心問題,也是支架選型及確定放頂煤工藝的依據。
    (1) 頂煤的有效破碎和順利放出 
    (2) 頂煤的有效破碎和頂板活動
    (3) 頂煤的有效破碎和放頂煤步距
    (4)放煤高度
    8、( (1) )是支承壓力、頂板活動(回轉)及支架共同作用的結果。
    (1) 頂煤破碎
    (2) 放煤方式
    (3) 端頭放煤
    (4)放煤高度
    高難度
    9、煤礦井下地質安全保證系統是指使用先進的地質、水文、物探、鉆探技術和裝備,對掘進巷道前方采區和工作面的地質條件進行綜合探測和評價,查明影響開采的地質異常,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該系統內容((1)(2) (3)(4) )。
    (1)地面地質保證技術。以“三維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術”為核心,在適宜礦區,開展二維、三維地震勘探,旨在查清落差5米以上斷層和地質構造,為礦井采區劃分提供依據。
    (2)采區地質保證技術。以“槽波技術”、“彈性CT技術”為核心,輔以“地質條件綜合評價量化預測技術”和“沿煤層受控定向長鉆孔鉆進技術”,在適宜的礦區查清1000×2000米采區范圍內落差大于或等于煤層厚度的小斷層,沖刷帶、火成巖侵入體,直徑大于30米的陷落柱,老窯采空區等地質異常體。
    (3)工作面地質保證技術。以“槽波技術”、“無線電波坑道技術”、“直流電法”、“巖體原位測試”等技術,在適宜的礦區查清250×2000米工作面范圍內,落差大于或等于1/2煤層厚度的小斷層、沖刷帶、火成巖侵入體,直徑大于5-10米的陷落柱、煤層變薄帶和老窯采空區等地質異常體。
    (4)獨頭巷道地質保證技術。以“瑞利波探測技術”、“地質雷達”、“直流電法”等技術,在適宜的礦區,查清獨頭巷道前方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帶、巖溶水害危險面、陷落柱、小構造和老窯積水危險區等,探測距離30-50米。
    10、煤礦地下開采采礦系統的合理選擇,主要是選取((1)(2)(3))
    (1)井田開采的技術方案。
    (2)確定各項開采參數。
    (3)選擇井田開拓方式,生產系統,新水平開拓延深方案,采區巷道布置,采煤方法,確定礦井生產能力,水平階段高度,采區劃分及其走向長度,回采工作面長度及其生產能力等,
    (4)技術、裝備和管理
    三、判斷下面對放頂煤采煤法論述正確與否。
    低難度
    1、只要在技術和管理上進行切實可行工作,放頂煤采煤法將工作面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是可能的。(∨ )
    2、放頂煤開采發生的自燃火災事故是嚴重的,自燃隱患有普遍性,但是火災事故嚴重的礦區是少數,防治火災的技術大多是有效的。(∨)
    3、發生災害事故并不多,但都是惡性事故。當前防治瓦斯事故的主攻方向一是提高投放效果,二是解決上隅角瓦斯積聚,三是防治工作面初期采期間瓦斯突然涌入工作面。(∨ )
    4、放頂煤開采的制約條件很多,發展放頂煤開采必須因地制宜,經過充分的準備和試驗后,再大力發展。有很多工作需要科研、制造、生產各部門通力合作,不斷創新、不斷總結。(∨ )
    5、放頂煤采煤法研究和發展解決了在一個工作面內實現采、放平行作業的實踐問題,大幅度提高工作面的產量,取得了重大經濟效益。(∨ )
    6、周期來壓動載系數在放頂煤工作面內變小,說明了老頂來壓強度變強。頂失穩時對工作面的影響程度變弱。( ×)
    中難度
    7、根據放煤規律,初步提出了放煤工藝中采用合理工藝參數及方法,提高回收率,降低含矸率的措施,并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改進和完善。(∨ )
    8、研制一系列適應不同煤層條件的放頂煤支架,能夠滿足煤礦現場的要求。( ×)
    9、我國對有關放頂煤開采的活動規律、礦壓顯現規律、頂煤破碎及可放性、放煤規律等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取得了有豐碩成果,對生產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
    10、研究了放頂煤開采時瓦斯、自燃及粉塵危害的特點,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安全措施。(∨ )
    11、放頂煤采煤法采場礦壓顯現僅取決于上覆巖層的活動。( ×)
    四、簡答
    低難度
    1、回答采煤方法概念?
    采煤方法:根據不同的礦山條件和采用的機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不同,并且在進行的順序、時間和空間上必須有規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
    采煤工藝和采煤系統的綜合及其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配合關系。
    1)采煤工藝 在工作面內按照一定順序完成各項工序的方法及配合。
    2)采煤系統 采區巷道在時間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間上的相互位置關系。
    中難度
    2、簡述綜采放頂煤技術
    答:
    綜采放頂煤技術是在特厚煤層(或分層)底部布置綜采工作面,采底煤同時利用礦壓及輔助措施破煤,將支架上的頂煤放出的新型煤炭開采技術。具有生產集中、系統簡單、掘進率低、節省大量設備和人力、對煤層地質變化適應性強等特點。主要適用于厚度5m以上的特厚煤層的開采。
    高難度
    3、簡述綜采放頂煤技術的主要內容
    答:
    該項技術主要內容。頂板、頂煤運動規律及地表移動與巖層移動控制技術,頂煤冒放性規律及提高可放性技術,綜放采區及工作面提高回采率技術,綜采放頂煤成套裝備(主要包括放頂煤支、后部刮板輸送機、可放煤端頭支架等),綜采放頂煤工作面主要塵源防、滅塵技術與裝備,綜放采區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術與裝備,綜放防滅火技術與裝備等。

    五、問答
    低難度
    1、敘述采煤方法概念?
    答:
    采煤方法:根據不同的礦山條件和采用的機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不同,并且在進行的順序、時間和空間上必須有規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
    采煤工藝和采煤系統的綜合及其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配合關系。
    1)采煤工藝 在工作面內按照一定順序完成各項工序的方法及配合。
    2)采煤系統 采區巷道在時間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間上的相互位置關系。
    高難度
    2、問:結合工作實際,論述煤炭企業如何堅持技術、裝備和管理并重的原則,改善煤礦安全狀況。
      答:
    煤礦安全工作堅持技術、裝備和管理并重,是被實踐證明了的一條正確原則,反映了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規律。
      技術是先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引導煤炭企業走一條經濟增長質量比較高、經濟效益比較好、安全比較有保障的發展路子。煤礦企業要結合技術改造工作,加強新技術推廣工作;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和科學先進的管理手段。
      裝備是基礎。由于前些年煤炭經濟運行比較困難,資金短缺,煤礦安全裝備欠帳較多。設施設備特別是瓦斯防治必需的設施和設備,一定要上齊上全,在這方面要舍得投入。已經過時、失效的設施設備,要及時更換。
    管理是關鍵。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管理出效率、出效益、出安全。一個時期來發生重特大事故的煤礦中,既有技術落后、設施簡陋的小煤礦,也有技術比較先進、設施比較齊全的國有大礦。導致事故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現場管理松弛,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以及質量標準化滑坡,事故隱患增加所造成。可見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嚴格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技術裝備方面的不足;反之,管理松弛,質量低劣,再新的技術、再好的設備也可能出現事故。
    3、問:煤炭清潔開采的含義。清潔開采的技術途徑和措施。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