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采礦學考試試題

    作者:佚名 2011-03-14 21:01 來源:本站原創

    采礦學考試試題
    看圖單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16分)
    根據圖1所示的采礦工程平面圖和剖面圖,回答要問的數字代表的巷道名稱是什么?在下列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其字母標號填入題干的括號內。
    注意:第1個數字是題的序號,第2個數字是要問的巷道名稱。

    1、 1—( )
    A、巖石運輸大巷;B、m1回風平巷;C、盤區石門;D、盤區石門盡頭回風斜巷。
    2、 2—( )
    進風行人斜巷;B、m2上分層運輸平巷;C、盤區回風大巷;D、m2上分層采煤工作面。
    3、 3—( )
    A、盤區石門;B、進風斜巷;C、區段巖石軌道集中平巷;D、區段煤倉。
    4、 4—( )
    A、采煤工作面;B、回風運料斜巷;C、區段溜煤眼;D、盤區軌道上山。
    5、 5—( )
    m1煤層采煤工作面;B、m2上分層回風平巷;C、無極繩絞車房;
    D、區段巖石軌道集中平巷。
    6、 6—( )
    A、回風運料斜巷;B、區段巖石運輸集中平巷;C、車場繞道;D、m1煤層回風平巷。
    7、 7—( )
    m2上分層回風平巷;B、m1煤層回風平巷;C、區段巖石軌道集中平巷;
    D、區段煤倉。
    8、 8—( )
    A、區段煤倉;B、車場繞道;C、m2煤層上分層運輸平巷;D、進風斜巷。
    9、 9—( )
    A、回風運料斜巷;B、區段進風斜巷;C、溜煤眼;D、材料道。
    10、 10—( )
    A、進風行人斜巷;B、回風運料斜巷;C、溜煤眼;D、盤區石門盡頭回風斜巷。
    11、 11—( )
    回風運料斜巷;B、區段巖石軌道集中平巷;C、m1煤層運輸平巷;
    m1煤層回風平巷。
    12、 12—( )
    A、回風運料斜巷;B、材料道;C、進風行人斜巷;D、溜煤眼。
    13、 13—( )
    區段巖石軌道集中平巷;B、材料道;C、m2煤層上分層區段運輸平巷;
    m1煤層區段運輸平巷。
    14、 14—( )
    m2煤層上分層區段運輸平巷;B、m1煤層區段運輸平巷;
    C、m1煤層區段回風平巷;D、進風斜巷。
    15、 15—( )
    m2煤層上分層區段回風平巷;B、m2煤層上分層區段運輸平巷;
    區段巖石軌道集中平巷;D、m1煤層區段回風平巷。
    16、 16—( )
    A、進風斜巷;B、溜煤眼;C、車場繞道;D、m2煤層上分層區段回風平巷。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7、 在T = Zk /(A×K)的關系式中,T代表礦井服務年限,Zk代表礦井可采儲量,A代表,K代表儲量備用系數。
    18、 在緩傾斜煤層中的長壁工作面,炮采工藝方式是指采用爆破落煤、裝煤和人工裝煤、可彎曲刮板輸送機運煤及單體支柱支護的采煤工藝方式。
    19、 斜井開拓條件下,當煤層或巖層的傾角與斜井的傾角不一致時,斜井布置可以采用穿層斜井,煤層傾角較小時可以采用沿煤層頂板穿層斜井,煤層傾角較大時可以采用斜井。
    20、 井底車場內用于排水的副井主要硐室是。
    21、 運輸大巷采用軌道和礦車運輸時,根據礦車的卸載方式(法)不同,分礦車和底卸式礦車兩種。
    22、 采區下部車場按裝車站位置不同,分大巷裝車式、裝車式和繞道裝車式下部車場三種類型。
    23、 在采用多井筒分區域開拓方式的特大型礦井中,各分區域都布置有輔助井筒,這些輔助井筒擔任各分區域的進風、回風和輔助提升任務,而各分區域生產的煤由集中提升或運出。
    24、 根據滾筒采煤機在長壁工作面進刀的位置不同,斜切進刀分為在工作面端部斜切進刀和在工作面斜切進刀兩種。
    25、 當前開采技術條件下,從經濟上合理和技術上先進考慮,開采急傾斜3m~5m左右的厚煤層多采用采煤法。
    26、 運輸大巷的斷面要滿足運輸、通風、和鋪設管線的需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解釋名詞(每小題2分,共10分)
    27、采煤循環
    28、采區車場
    29、平衡表內儲量
    30、開拓掘進率
    31、DK615—4—12
    看圖分析,并回答問題 (每小題6分,共12分)
    32、根據下圖所示的采礦工程平面圖和剖面圖,分析并說明準備方式類型和巷道布置特點。

    33、根據圖2示的采礦工程平面圖和剖面圖,分析并說明其中的一個采煤工作面生產期間運煤、通風和運料系統。

    簡答 (每小題8分,共 24分)
    34、簡述采區準備時布置煤層上山的適用條件。
    35、簡述一般條件下采區內采煤工作面的開采順序、這些開采順序特點及我國常用的開采順序。
    36、比較斜井開拓和立井開拓的優缺點。

    37、論述綜采放頂煤技術的適用條件。

    38、根據下列條件,完成綜采工作面正規循環作業圖,圖中完成各工序所用的時間自定,但要基本符合生產現場實際,并要求用文字說明圖例。
    已知綜采工作面長150m,煤厚2.5m,雙滾筒采煤機一次采全高雙向割煤,刮板輸送機運煤,自移式液壓支架支護,四六制作業,三班采煤,一班準備。采煤班完成的主要工序是割煤、移架和移輸送機。每個采煤班割兩刀煤,移兩次液壓支架。準備班完成的主要工序是檢修設備。

    采礦學考題1參考答案
    一、看圖單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16分)
    1、A、巖石運輸大巷
    2、C、盤區回風大巷
    3、A、盤區石門
    4、D、盤區軌道上山
    5、A、m1煤層采煤工作面;
    6、B、區段巖石運輸集中平巷
    7、C、區段巖石軌道集中平巷
    8、A、區段煤倉
    9、B、區段進風斜巷
    10、A、進風行人斜巷
    11、A、回風運料斜巷
    12、D、溜煤眼
    13、D、m1煤層區段運輸平巷
    14、C、m1煤層區段回風平巷
    15、B、m2煤層上分層區段運輸平巷
    16、D、m2煤層上分層區段回風平巷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7、礦井生產能力
    18、爆破
    19、沿煤層頂板穿層
    20、中央水泵房(水倉)
    21、固定箱式(固定)
    22、石門
    23、主井
    24、中部
    25、偽斜柔性掩護支架
    26、行人
    三、解釋名詞(每小題2分,共10分)
    27、采煤循環—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裝煤、運煤、支護和處理采空區的周而復始的過程。
    28、采區車場—采區上(下)山與區段平巷或階段大巷連接處的一組巷道及硐室的總稱。
    29、平衡表內儲量—目前技術條件下煤層的主要質量指標和經濟技術指標都符合工業要求,可供開采的儲量。
    30、開拓掘進率—開拓巷道掘進總進尺 / (礦井產量+工程出煤)(m/萬t)。
    31、DK615—4—12
    單開道岔,600mm軌距,軌型為15kg/m,4號道岔,道岔曲線半徑12 m,右向。
    四、看圖分析,并回答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32、準備方式類型和巷道布置特點
    準備方式類型(2分):盤區式,聯合布置的雙翼上山盤區。
    巷道布置特點(4分):
    運輸上山布置于下煤層中,軌道上山布置于上煤層中
    上下煤層的區段平巷重迭布置
    上煤層工作面運煤由區段溜煤眼溜入運輸上山
    下煤層工作面運料和回風布置區段材料眼和回風眼
    進風斜巷與運輸上山和盤區材料斜巷相連
    回風斜巷與軌道上山和回風大巷相連
    33、采煤工作面生產期間運煤、通風和運料系統
    運煤(2分):m1煤層工作面—11—15—5—9—1
    通風(2分):1—7—5—12—14—10—m1煤層工作面—11—4—8—2
    運料(2分):1—3—16—4—10—m1煤層工作面
    五、簡答(每小題8分,共24分)
    34、采區準備時布置煤層上山的適用條件
    (2分)單—薄及中厚煤層采區,服務年限短;
    (2分)采兩個分層的單一厚煤層采區(一次采全高或放頂煤),煤及圍巖穩定
    (2分)煤層群聯合布置采區,下部有維護條件較好的薄及中厚煤層。
    (2分)服務時間短的專用通風或運煤上山。
    35、采區內采煤工作面的開采順序、特點及我國常用的開采順序。
    (3分)工作面后退式:
    回采巷道先開掘出來,工作面由采區邊界附近向采區上山方向推進采煤,準備時間長,采掘無干擾,漏風少,巷道容易維護。我國廣泛應用。
    (3分)采面前進式:工作面由采區上山附近向采區邊界方向回采,區段平巷沿空留巷,準備時間短,采掘干擾大,漏風多,巷道不易維護。我國少用。
    (2分)采面往復式
    上采面前進式,沿空留巷;下采面后退式,沿空留巷。
    特點:縮短了工作面搬家距離;采出率高;少掘巷道,維護困難。
    36、斜井開拓和立井開拓的優缺點
    1)斜井的優缺點(4分)
    井筒施工工藝、施工設備和工序簡單,掘進快,單價低;
    地面設施和裝備簡單
    井底車場設施和裝備簡單
    延深方便,相互干擾小;
    采用膠帶機的主斜井能力大,不受長度限制
    初期投資少
    井身長,絞車(串車)提升能力受限制;
    通過井筒的各種管線長,通風、動力供應、排水等生產經營費較高;
    井筒維護工程量大;
    對地質條件適應性差
    2)立井的優缺點(4分)
    同樣采深條件下,井身短,通過井筒的各種管線短;
    提升速度快,機械化程度高,易自動控制;對輔提有利,人員提升快;對深井開采有利;
    井筒斷面大,通風阻力小,提升,排水、動力供應等生產經營費用低;
    井筒易維護;
    對各種地質條件適應性強,技術可靠,不受煤層,CH4、水文等限制。
    井筒施工復雜,需較高技術、較多設備、速度慢;
    井筒裝備復雜,基建投資大;
    井筒延深困難。
    六、論述題
    37、綜采放頂煤技術的適用條件(15分)
    (3分)煤層厚度:M = 5 12m為佳,過小易超前冒頂,過大破壞不充分。
    (3分)煤層的可放性:煤質松軟,層理節理發育,煤質中硬,f 2最好。
    (2分)煤層傾角:不宜太大,緩傾斜煤層中一般α<15°太大影響支架的穩定性。
    (2分)煤層結構:過厚過硬的夾矸影響頂煤放落,單層夾矸厚大于0.5m或f大于3時要采取措施,頂煤中的夾矸總厚度不宜大于頂煤厚度的10 15%。
    (3分)頂板條件:頂板巖性最理想的條件是基本頂I、 II級,直接頂有一定厚度,采空區不懸頂,冒落后松散體基本充滿采空區。
    (2分)地質構造:煤層厚度變化大,地質構造復雜,斷層切割塊段,階段煤柱等,無法應用分層長壁采煤法時,可放頂煤。

    七、實踐操作問題(13分)
    38、普采工作面正規循環作業圖

    畫出框架、三個班(5分)
    畫出每個班的工序(5分)
    全部畫出工序(3分)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