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風量分配管理規定
礦井風量分配管理規定
第一條、堅持“以風定產”,礦井、采區、工作面、硐室以及其它工作地點的供風量及風速必須符合《規程》及《集團公司礦井風量計算細則》的規定要求,各用風地點配風量不得小于規定,不得大于計劃供風量10%。嚴禁風量不足、無風或微風作業。
礦井按月編制風量分配計劃,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實施;采掘工作面必須按通風部門提出的供風計劃合理安排生產,嚴禁超通風能力生產。
第二條、礦井必須建立定期測風制度。每10天進行1次全面測風,采掘工作面根據需要隨時進行測風,每次測風結果都要填在測風地點的記錄牌和測風臺帳上,并按旬報礦總工程師、礦長審閱。通風部門根據測風結果,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風量調節、保證風量分配合理,通風系統正規、穩定可靠。
第三條、生產礦井每年必須進行一次通風能力核定,對于多風井的礦井,應進行分風井通風能力核定和生產安排,保證礦井均衡生產。礦井新水平投產或改變大的通風系統時,還要進行一次通風能力核定。
第四條、集團公司礦井風量計算細則:
一、供風的基本原則
1、礦井必須做到“以風定產”,各用風地點瓦斯及其他有害氣體的濃度符合《規程》規定。
2、礦井各用風地點的風速及其溫度符合《規程》規定。
3、按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每人供風量不少于4m3/min。
4、確保局部通風機無循環風。
5、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地3m3/min,必須采取瓦斯抽放措施;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min的其抽放率不應少于50%,進行瓦斯抽放后,采煤工作面風排瓦斯量一般不應大于5m3/min。
二、礦井需要總進風量計算
Q礦進= (ΣQ采+ΣQ掘+ΣQ其它)×K礦通 m3/min
式中:ΣQ采— 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總和,m3/min;
ΣQ掘—掘進工作面需要風量總和,m3/min;
ΣQ其它—其它巷道、硐室需要風量總和,m3/min;
K 礦通??礦井通風系數,包括礦井內部漏風和配風不均衡等因素,一般可取1.20。
三、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計算
1、按瓦斯涌出量計算
Q采i=100q瓦采i×k采通i(m3/min)
式中:Q采i—第i個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m3/min;
q瓦采i—第i個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絕對涌出量,m3/min;
K采通i??第i個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勻的備用風量系數,是各個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最大值和其平均值之比,須在正常生產條件下進行個月的觀測,取其最大值。如無實測數據可參考:機采、綜采工作面取1.2~1.6,炮采工作面取1.5~2.2 。各礦總工程師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2、按工作面溫度計算風量
采煤工作面應有良好的氣候條件,其溫度和風速相對應值,溫度<18℃時,風速為0.5~0.8m/s;溫度18~20℃,風速為0.8~1.0m/s;溫度20~23℃時,風速為1.0~1.5m/s;溫度23~26℃時,風速為1.5~2.0m/s;溫度26~28℃時,風速為2.0~2.5m/s較適宜。
Q采i=60×V采i×S采I m3/min
其中:V采i—第i個采煤工作面風速,m/s,
S采i??第i個采煤工作面斷面積,可按最大和最水控頂斷面積的平均值計算,m2
3、按人數計算實際需要風量
Q采i=4×Ni
式中:Ni—第i個采煤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人。
4、按風速進行驗算:
按最低風速驗算,各個采煤工作面的最低風量:
Q采i=15×S采i, m3/min
式中:S采i—第i個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斷面積,m2按最高風速驗算,各個采煤工作面的最高風量:
Q采i≤240×S采i,m3/min
式中Q采i含義同上。
5、按炸藥量主計算
Q采i=25×Ai,m3/min
式中:Ai—第i個炮采工作面同時爆破的炸藥量,Kg
經上述瓦斯、氣溫、人數、同時爆破炸藥量計算得出的采煤工作面實際需風量取其最大值,且不低于表一規定。
表一:采煤工作面風量分配表
放頂煤工作在開采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制定配風設計及安全措施并報公司備案。
四、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計算
1、按瓦斯涌出量計算
Q掘i=100q瓦斯i×k掘通i, m3/min
式中:Q掘i—第i個掘進工作面實際需風量,m3/min;
q瓦斯i——第i個掘進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m3/min;
K掘通i——瓦斯涌出不均勻系數,根據實際觀測的結果確定。如無實測數據,一般可取1.5~2.0。
2、按炸藥量計算風量
Q掘i=25×Ai,m3/min
式中:Ai—第i個掘進工作面一次爆破最大的炸藥用量,Kg。
3、按人數計算風量
Q掘i=4×Ni
式中:Ni—第i個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人。
4、按局部通風機的實際吸風量計算
按上述三種方法分別計算后,取其最大值為該工作面的需風量。需風量加風筒漏風為局部通風機吸風量。根據局部通風機吸風量選擇相應型號的局部通風機。
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以實測為準。無實測時,可參考表二取值。
為防止循環風,除保證局部通風機吸風量外,其吸風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巷口之間的風速不低于煤、半煤巷15m/min、巖巷9m/min。
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加上吸風口到掘進工作面回風巷道最低供風量即為掘進面實際需要風量。
5、按風速進行驗算,m3/min。
按最低風速驗算風量
a:巖巷,Q巖掘i≥9×S巖掘i, m3/min
式中:第S巖掘i——第i個巖巷掘進工作面斷面積,m2。
b:煤、半煤巷,Q煤掘 i≥15×S煤掘i m3/min
式中:S煤掘i—第i個煤(半煤)巷掘進工作面的斷面積,m2按最高風速驗算風量
Q掘i≥240×S掘i, m3/min
式中:第S掘i—第i個掘進巷道的斷面積,m2。
五、硐室實際需要風量計算(獨立供風硐室)
1、機電設備發熱量大的大泵房、固定壓風機房,實際需要的風量
(Q機硐),可按機電運轉的發熱量計算。即:
Q機硐=3600×?W×?/(1.2×1.005×60×△t)m3/min
式中:?W-機電硐室中運轉電機總功率,KW。
T_ 機電硐室進,回風之間氣溫溫度差,℃
? 機電硐室的發熱系數,壓風機房可取0.2~0.23,大泵房可取0.02~0.04。
1.2 空氣密度,Kg/m3
1.005 空氣定壓比熱容,KJ/Kg.K。
在保證硐室氣溫符合《規程》規定的情況下,一般大泵房可取150~200m3/min,固定壓風機房可取200~250m3/min
2、爆破材料庫實際需風量,按每小時4次換氣量計算。
即:Q爆=0.07×V m3/min
式中:V—包括聯絡巷在內的爆破材料庫的空間總體積,m3經驗配風量為:
1)大型爆破格料庫100~150m3/min
2)中、小型爆破材料庫(包括發放硐室)80~120m3/nin
3、其它機電硐室可接經驗配風,一般:
1)充電硐室150~250,m/3min
2)采區絞車房及變電硐室50~80m3/min
六、其它巷道實際需風量計算
應根據瓦斯涌出量和風速分別計算,取其最大值。
1、按瓦斯涌出量計算:
Q它通i=100×q瓦它第i×k它通i
式中:q瓦它i-第i個其它巷道的瓦斯絕對涌出量,m3/min。
K通它i——第i個其它巷道瓦斯涌出不均衡配風系數,一般可取1.2~1.3
2、按最低風速驗算:
Q其它i≥9×S其它i
式中:S其它i——第i個其它巷道斷面積,m2
3、采取局部通風機供風地點,應按其局部通風機的功率在表二選配風量。并符合上述1、2所需風量。
七、有關規定說明
1、本細則僅適用于我公司各生產礦井(包括工程處)
2、采、掘、硐室和其它地點所需風量均指獨立供風的風量。
3、備用采煤工作面及收作后尚未封閉工作面的供風量按瓦斯,氣溫,風速進行計算,且不小于正常生產工作面的50%計算;特殊情況礦總工程師定。
4、大斷面巷道全斷面一次起爆炸藥量較多而供風量無法滿足要求時,應延長通風時間,工作人員應全部撤至新鮮風流中,特炮煙吹散、有害氣體符合規定后方可進入工作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