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板管理掘進知識學習考試試題
頂板管理掘進知識學習資料
填空題
1、新《煤礦安全規程》是根據《煤炭法》、《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制定的。
2、煤礦企業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技術規范。
3.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能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4、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和《操作規程》三大規程在煤礦生產中具有同等重要和并列平等的關系。
5、煤礦職工在安全生產中依法享受有關安全生產的知情權、建議權的權力
6、“四不放過”原則是指, 事故原因沒沒查清不放過,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 群眾末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7、打錨桿眼前,必須首先敲幫問頂,將活矸處理掉,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方可作業。
8、錨桿螺母必須用機械或力矩扳手擰緊,確保錨桿的托板緊貼巷壁。
9、在接近溶洞、含水豐富的地層、流沙層、導水斷層積水的井巷和老空、打開隔水煤(巖)柱放等有危險的地點爆破時,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10、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有透水預兆掛紅、掛汗頂板來壓、煤巖變松軟時,必須停止作業。
11、開鑿或延深斜井、下山時,必須在斜井、下山的上口設置防止跑車裝置,在掘進工作面的上方設置堅固的跑車防護裝置。
12、耙裝機必須裝有封閉式金屬擋繩欄和防耙斗出槽的護欄。
13、處理堵塞的噴射管路時,噴槍口的前方及其附近嚴禁有其他人員
14、井下爆破作業,必須使用煤礦許用含水炸藥和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嚴禁在耙裝機耙斗運行范圍內進行其他工作和行人
15、傾斜井巷傾角大于20°時,在耙裝機司機前方必須打護身柱或設擋板,并在耙裝機前方增設固定裝置
16、高瓦斯區域、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區域煤巷掘進工作面,嚴禁使用鋼絲繩牽引的耙裝機。
17、“一炮四檢”是指裝藥前、緊接爆破前、起爆地點、爆破后分別檢查風流中的瓦斯。
18、電雷管必須由藥卷的頂部裝入, 嚴禁用 電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
19、爆破地點20米內,當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堵塞巷道斷面1/3以上時,嚴禁裝藥、放炮。
20、小絞車、內齒輪、回柱機壓柱不得少于4根。
21、浮化泵輸出壓力不得小于15MPa,并配備壓力表。壓力表已壞時應及時更換。
22、掘進架廂巷道,磧頭10米范圍內必須按規定使用好扣撐。
23、架設抬廂、刷寬廂時,必須使用液壓升柱器,并做到“先支后回”。
24、全巖巷掘進磧頭見鋁土、角礫巖必須立即停頭匯報。
25、不得擅自改變作業規程或措施規定的支護形式、材料及其標準。
26、按期清找負責范圍內的運輸大巷、石門車場、采區上山及甩道石門懸浮矸,發現有懸浮矸必須立即處理。
27、嚴格按規定編制并貫徹投產、開工通知書和停工、復工通知書、地質預報通知書、貫通預報通知書。
28、金屬棚子支護巷道,必須按裝備要求使用好前探梁臨時支護,前探梁距兩幫支架腿子的距離不得大于0.5米,前探梁之間的間距不小于1.2米,不得大于2米。兩幫必須使用金屬扣寸(最好使用固棚式金屬扣寸)。
29、凡沒有使用前探支架的掘進工作面,必須采用移動乳化泵配Φ63缸徑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或內注式單體液壓支柱作臨時支護,且應在掘進作業規程中作出明確規定。
30、移動乳化泵配Φ63缸徑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設備只能作掘進臨時支護或修透老巷使用,不得用于切割掘進或其它場所進行高頻率使用。
31、頂部錨桿的預緊力不得小于300牛·米,錨索的張緊力不得小于10噸,頂部錨桿的直徑不得小于18毫米,金屬網不得小于12#鐵絲,其他技術參數等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錨桿支護有關技術要求。
32、全巖裸巷的施工,每班必須明確專人負責在打眼、裝藥、出矸等過程中進行經常性的“敲幫問頂”,清除幫頂懸矸。
33、掘進工作面至少配備2根長度不小于1.5米以上、直徑不小于20毫米的找頂專用工具。
34、掘進工作面至少配備二錘1把、開刀1把。錨桿支護巷道至少配備錨桿攪拌機2臺,大力矩風動扳手2把。
35、架棚巷道掘進工作面配備前探梁不少于3根,每根前探梁配備金屬抱箍不少于5個。金屬扣撐配備滿足支設長度不小于12米。
36、采用前探梁作臨時支護的,配備前探梁不少于3根,每根前探梁吊環不少于3個。
37、采用內注式單體液壓支柱配套頂梁作臨時支護的,單體液壓支柱配備不少于4根。
38、采用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配套頂梁作臨時支護的,配備單體液壓支柱不少于4根,乳化液泵站1臺、注液槍2把,足夠長度的液壓管路,并備用同規格的液壓管路10米。
39、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合頂梁(鋼梁或木板)作臨時支護時,單體液壓支柱初撐力不小于5噸,間排距不大于1米,并編制專門施工措施。不得使用摩擦支柱做臨時支護,嚴禁使用木支柱作臨時支護。
40、架棚支護巷道棚子間必須支設扣撐。扣撐的數量不少于5根,其中梁子中間1根,兩幫腿子各不少于1根,兩肩窩處各1根。
41、架設巷道開口抬廂前,檢查開口點前后5米范圍內的支架是否完好,有無空幫空頂、頂板是否破碎等情況,發現問題處理好后,才能施工。
42、架廂巷道,排花要背過江、兩端伸出棚腿外不少于l0cm,其排花間距一般25~30cm合符規程規定要求。
43、修護巷道必須嚴格執行“支一、撤一、進一”的作業順序作業,嚴禁“先撤、先進、后支”。
44、所有煤巷或半煤巷道交岔口,必須采用雙棚加抱箍支護。
選擇題(40題,3選1)
1、在敲幫問頂處理頂板活矸危巖時必須使用( B )。
A:手鎬; B:長撬棍; C:打眼釬子
2、更換巷道支護時,在拆除原有支護前, 應先加固臨近支護,拆除原有支護后,必須及時找掉( A. )和架設永久支護,必要時還應采取臨時支護措施。
A. 頂幫活矸 B.頂板活矸 C.腰好幫
3、在傾斜巷道中修護時,必須有防止矸石、物料(A. )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A. 滾落 B. 傾斜 C 歪倒
4、掘進工作面嚴禁空頂作業。靠近掘進工作面( A )內的支護,在爆破前必須加固。
A. 10m B.30 m C.20 m
5、石門揭穿或揭開突出煤層后,在石門附近( C )m范圍內掘進煤巷時,必須加強支護。
A.15 B.20 C.30
判斷題(40題)
1、能投集團煤巷錨桿支護規范規定錨桿的間距、排距允許偏差±100mm。(√)
2、錨噴支護:錨桿眼的方向要盡量與巖層面或主要裂隙面垂直。(√)
3、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如出現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汽時,即可判斷有突水預兆。( √ )
4、在突出危險煤層中掘進時,可以使用風鎬落煤和用風鉆打眼。(×)
5、巷道頂板完好、巖質堅硬、整體性強、節理與層理不發達的靜壓巷道,可以采取錨桿支護。(√)
6、在頂板完整的情況下,放炮倒棚后可以不進行處理,繼續放炮。(×)
6、巷道的腰線是指導工作面方向的。(×)
7、水平巷道也有一定的坡度。(√)
8、傾斜巷道的棚子必須保持足夠的迎山角。(√)
9、高瓦斯礦井、煤(巖)與瓦斯突出礦井,必須裝備礦井安全監控系統。(√)
10、有裝備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的礦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須裝備甲烷斷電儀。(√)
11全監測監控系統主機或系統電纜發生故障時,系統必須保證甲烷斷電儀和甲烷風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
12低瓦斯礦井的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在工作面設置甲烷傳感器。(√)
13甲烷傳感器應垂直懸掛在巷道頂板(頂梁)下距頂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處。(×)
14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甲烷傳感器距迎頭必須<5m。(√)
15被串聯的工作面進風流中不必安裝甲烷傳感器。(×)
16、刮板輸送機的機頭機尾必須打牢錨固支柱. ( √ )
17、過濾式自救器主要是用來過濾爆炸或火災事故中的一氧化碳氣體的。( √ )
簡答題(16題)
1、入井人員要做到什么?
答:入井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隨身攜帶自救器和礦燈,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入井前嚴禁喝酒。
2、作業時職工的權力是什么?
答:職工有權制止違章作業,拒絕違章指揮;當工作地點出現險情時,有權立即停止作業,撤到安全地點;當險情沒有得到處理不能保證人身安全時,有權拒絕作業
3、怎樣貫徹、執行掘進作業規程?
答:掘進隊技術負責人,在施工前向本隊干部、工人貫徹批準的作業規程。本隊所有人員都應該熟悉、撐握作業規程的內容,凡是井下作業的人員都必須進行考試,合格后要簽字或蓋章,方準入井上崗作業。對于沒有參加學習和考試不合格者,及時予以補課,然后再履行考試與簽字等手續。
5、掘進工作面的臨時支護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答:1)掘進工作面到永久支護之間,必須使用臨時支架或金屬前探支架,嚴禁空頂作業。2)靠近掘進工作面10m長度內的支架,必須在炮前加固。3)在松軟的煤、巖層或角礫巖的地層中掘進巷道時,也必須采用前探支架、臨時支護或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的其它措施。4)臨時支護必須按措施或規程的規定的標準架設。
6、錨噴工應做到哪“四到底”?
答:(1)噴漿前工作面矸石清理到底;
(2)兩幫的基礎挖到底;
(3)巷道的浮石、活石找到底;
(4)噴漿后回彈物清理到底。
7、對錨桿眼有什么要求?
答:1、錨桿眼的間距、排距、孔深及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錨桿眼最好垂直巖層層面,點陣字庫小角度不小于75度(或垂直于巷道輪廓線);
3、錨桿眼內外眼徑一致,深度為錨桿長度和結構相吻合;
4、眼內要吹凈巖粉、積水。
8、錨桿安裝質量基本項目應符合哪些規定?
答:合格:安裝牢固,托板基本密貼壁面,不松動。
優良:安裝牢固,托板密貼壁面,未接觸部位必須楔緊。
9、掘進上、下山巷道時,應采取哪些頂板管理措施?
答:1)堅持“敲幫問頂”制度。2)由下向上掘進時,一擔發生迎頭片幫或頂板冒落應立即撤人。3)合理確定炮眼方位角和裝藥量,放炮前要加固迎頭20米內支架,防止放炮崩倒棚子。4)及時更換巷道出現的斷梁支柱。5)巷道內支架要撐緊打牢,每幫必須使用兩道拉桿,以增加整體穩定性。6)嚴禁空頂作業。7)防止工作面大塊矸石物料下滑打倒支架,制定安全措施。
10、架棚巷道的岔口抬棚施工,必須遵循哪些原則?
(1)、必須有專門的施工設計、施工措施,并有施工大樣圖。
(2)、兩巷相交的岔口,必須使用雙抬棚。
(3)、雙抬棚還必須用至少兩對錨桿進行鎖固支護。
(4)、抬棚梁腿間必須用抬棚固棚器緊固,并上緊、卡牢。
(5)、施工前必須對其岔口抬棚附近2m范圍進行有效加固。
(6)、抬棚施工完成后必須經生產、安全部門業務人員驗收后方能進行下一步施工作業。
11、錨桿支護巷道臨時支護,必須滿足哪些要求?
(1)采用前探梁做臨時支護時,前探梁選用不小于 9#工字鋼或強度相當的其它材料制作。
(2)每根前探梁固定吊環不少于2個,靠磧頭一個吊環掛在磧頭向外的第1排錨桿上,第二個吊環掛在第3排或第4排錨桿上。吊環擰入錨桿絲扣的長度不低于30毫米。
(3)前探梁長度不低于4.5米,前探梁平行對稱布置在巷道中心的兩側,前探梁之間的間距為1.2~2米,距兩幫的距離不大于0.5米,前探梁懸臂長度不超過2.2米。
(4)前探梁上必須背護木背板,木背板間距不大于一排錨桿的間距,木背板與頂板間必須接實,保證接頂有效。嚴禁使用失效吊環。
12、嚴格執行掘進工作面敲幫問頂制度,并遵循哪些規定?
(1)、必須按照由外向里、先頂后幫、先上幫后下幫的順序進行找頂。
(2)、找頂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地點進行,找頂處及矸石滾落下方不得有人。
(3)、對大面積離層巖塊或大巖塊的找頂,必須制定專門措施進行處理。
(4)、巷道掘進打眼、裝藥、出矸等過程中,必須明確專人觀察頂板,發現問題立即停止作業,先進行敲幫問頂,清除幫頂懸矸。
(5)、全巖裸巷,必須派專人定期巡查找頂,防掉矸傷人。
13、架設梯形支架的操作程序有哪些?
打柱窩→立棚腿→放梁子→找正→楔緊→接頂→背幫背頂。
14、處理頂板事故時遵守哪些原則?
(1)探明冒頂區范圍和被埋、壓、截堵的人數及可能所在位置,并分析搶救和處理條件,采取不同的搶救方法。(2)迅速恢復冒頂區的通風,如一時不能恢復,則應得用壓風管、水管、或打鉆向埋壓或截堵區人員供給新鮮空氣。(3)在處理過程中,必須由外向里加強支護,清理出搶救人員的通道。必要時可以向遇險人員處開掘專用小巷道。(4)在搶救處理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檢查和監視頂板情況,加強支護,防止發生二次冒頂,并注意檢查瓦斯及其它有害氣體情況。(5)在搶救過程中遇有大塊巖石,不許用爆破方法處理。如果威脅遇險人員,則可用千斤頂、橇棍等工具移動石塊,救出遇險人員。15、巷道片幫、冒頂的征兆主要有哪些?
答:巖石有新產生的裂隙或斷裂,用長把工具撞擊時,發現沉悶的咚咚聲;巖石發出清脆的 斷裂聲;有小塊巖石掉落,煤巷里出現碎煤從支架上方頂板處落下。
16、防治架廂巷道開岔處冒頂的措施有哪些?
(1)巷道交岔點的位置盡量選在巖性好、地質條件穩定的地點,開岔口應避開原來巷道冒頂的范圍。
(2)架棚巷道的交岔點采用抬棚支護時,要進行抬棚設計,根據設計對抬棚材料專門加工,抬棚梁和插梁要焊接牙殼。注意選用抬棚材料的質量與規格,保證抬棚有足夠的強度;
(3)當開口處圍巖尖角被壓壞時,應及時采取加強抬棚穩定性的措施。
(4)必須在開口抬棚支設穩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過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抬棚。
17、巷道冒頂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1)先外后里。
(2)先支后拆。
(3)先上后下。
(4)先近后遠。
(5)先頂后幫。
18、冒落巷道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木垛法、搭棚法、直接支架法、撞楔法、錨噴法、繞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