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知識競賽復習題
作者:佚名
2010-08-05 20:48
來源:本站原創
一通三防知識競賽復習題
1、瓦斯爆炸的條件是什么?
答:1、在空氣中混入一定濃度的瓦斯(瓦斯濃度為5%-16%);2、有引爆瓦斯的熱源(溫度為650-750℃);3、空氣中有足夠的氧氣(氧氣濃度大于12%)。
2、瓦斯傳感器懸掛有何要求?
答:瓦斯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巷道頂板(頂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設置在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傳感器還應該滿足距工作面切頂線300~500mm的要求。
3、什么是礦井瓦斯?
答:礦井瓦斯是井下以甲烷為主的有毒、有害氣體的總稱。有時單獨指甲烷。
4、什么是煤塵堆積?
答:煤塵堆積是指井下巷道堆積有厚度超過2毫米,連續長度超過5米的煤塵。
5、瓦斯爆炸會造成哪些危害?
答:(1)瓦斯爆炸會產生高溫。
(2)爆炸時可以產生很高的壓力。
(3)爆炸后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空氣中氧濃度大幅度下降。
6、什么是盲巷?
答、盲巷是指長度超過5米不通風或通風不良的獨頭巷道。
7、為什么要濕式鉆眼?
答:在打眼的過程中,將壓力水經鉆桿中心的水孔送入炮眼底部,將粉塵從炮眼中沖出,可以達到降塵的目的。
8、突出礦井多長時間組織一次防突避災演習?
答:每半年組織一次。
9、“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包括哪些內容?
答:“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是指突出危險性預測和預報、防治突出措施、防突措施的效果檢驗和安全防護措施。
10、突出預測鉆孔達到預定深度后,鉆孔的密封和測試必須在多長時間內完成?
答:2分鐘。
11、防突措施鉆孔設計的鉆孔直徑為多少?
答:鉆孔直徑為75-120mm。
12、“三軟”突出煤層掘進面每次效檢后,掘進應保持多少米的效檢超前距和措施超前距?
答:每次效檢后,掘進應保持不少于2米的效檢超前距和不少于5米的措施超前距。
13效檢后停工時間超過多長時間的,開工必需要重新效檢?
答:效檢后停工時間超過24小時的,開工全需要重新效驗。
14、什么是煤體注水?其效果有那些?
答:在煤層采掘之前,利用鉆孔向煤層注入壓力水(或水溶液),使其沿著煤層的層理、節理或裂隙向四周擴散,滲入煤體空隙中,增加煤體水分,以減少煤層采掘時的粉塵生成量。
其效果有:(1)可降低煤塵的生成量;(2)提高瓦斯排放效果,降低煤與瓦斯突出危險;(3)可預防沖擊地壓;(4)有利于落煤。此外,煤層注水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煤炭自燃,溶去某些有害氣體。
15、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掘進工作面放炮撤人距離有何規定?
答:⑴突出危險區掘進工作面(含威脅區突出危險工作面):人員撤至反向風門以外 的新鮮風流中。(2)突出威脅區掘進工作面:人員撤至反向風門以外的新鮮風流中或距工作面不少于200米的避難峒室內。(3)無突出危險區掘進工作面:按作業規程規定的安全撤人距離,人員撤至壓風自救處。
16、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采煤工作面放炮撤人有何規定?
答:高瓦斯高應力或按突出管理的采煤工作面放炮時,人員必須撤到進風巷道安全出口50米外的壓風自救處,回風系統全部撤人停電,關閉反向風門,并安排專人在反向風門外警戒。炮后30分鐘,才準進入檢查。其它采煤工作面嚴格按其作業規程規定的安全撤人距離等執行。
17、為什么裝藥前要清除炮眼內的煤粉和巖粉?
答:因為炮眼內存有煤(巖)粉,會使炸藥卷之間不能靠緊或者使炸藥卷不能送到眼底,影響炸藥的傳播,使炸藥的爆炸能量不能充分發揮。同時,如果煤層本身具有爆炸性,則炮眼內的粉塵極易被爆炸火焰引燃,容易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或爆破事故。
18、井下通風設施的作用是什么?
答:其作用是隔斷風流、調節風量保證井下風流有控制地沖洗采掘作業地點,使通風系統安全可靠。
19、塵肺病分哪幾種類型?
答:塵肺病分為矽肺病、煤肺病、煤矽肺病。
20、《規程》對臨時停工的地點有何規定?
答: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向調度室報告。
21、煤塵爆炸的條件是什么?
答:煤塵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具有爆炸性的煤塵達到一定濃度;有引火熱源;有充足的氧氣。
22、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答:(1)防止瓦斯爆炸首先加強通風管理;(2)加強瓦斯管理,嚴防井巷中瓦斯積聚;(3)加強火源管理和機電管理,嚴防可以引燃瓦斯的火源存在和出現;(4)采取分區通風、設隔爆設施等措施,防止一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使災區范圍擴大。
23、什么叫局部瓦斯積聚?
答:在巷道的頂部空間、盲巷、獨頭巷道以及風流達不到的其它地點,出現瓦斯濃度達到2%,體積在0.5立方米以上的現象。
24、內因火災出現的征兆?
(1)巷道內出現不正常的汗式霧氣。
(2)巷道內出現火災氣體。
(3)從煤炭自燃地點流出的水和空氣較正常的溫度高。
(4)人在巷道中有不適感覺,如頭痛、頭暈、惡心、精神疲乏等。
(5)巷道內空氣成份發生變化,出現一氧化碳、乙烯、丁烯等。
25、發生瓦斯事故后的撤退原則?
答:位于事故地點進風側人員應迎風撤退,位于事故地點回風側人員應打開并佩戴好自救器順風撤退,并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如果人員在爆炸地點附近無法撤退時,應面向下臥倒,口鼻附臥于水溝或用濕毛巾掩口鼻向下,盡量避免沖擊波或有害氣體的侵襲和傷害。
26、礦井火災有哪些危害?
答:⑴可造成局部采區或全礦井停產,直接影響生產任務完成;⑵封閉火區將凍結可采煤量,可能會影響礦井、采區生產的正常接替,以致造成煤碳資源損失;⑶可能引起瓦斯、煤塵爆炸;⑷可破壞礦井的通風系統,造成火風壓及風流逆轉,使災情擴大,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將危脅到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⑸將燒毀設備和資源;⑹搶救和撲滅火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經濟損。
27、“十不裝藥”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答: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嚴禁裝藥:
(1)采掘工作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的控頂距離,或者有傘檐、離層、片幫危險時;支架或支柱不牢,或有損壞變形、安全出口支護狀態不好或不暢通時。
(2)裝藥前沒有檢查瓦斯或裝藥前裝藥地點附近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
(3)采掘工作面風量不足。
(4)在裝藥地點附近20m范圍內有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阻塞巷道斷面1/3以上。
(5)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明顯瓦斯涌出,出現噴孔、夾鉆現場或煤巖松散,涌水量增大等情況,
(6)炮眼內,煤、巖粉未清除干凈,炮眼質量不合格或數量不足或無水炮泥。
(7)工作面正在打眼、裝巖時。
(8)發現炮眼縮小、坍塌或有裂縫時,以及炮眼深度與最小抵抗線小于《規程》規定。
(9)過斷層、冒頂區無安全措施時。
(10)有冒頂、透水、瓦斯突出預兆時。
28、礦井通風的目的是什么?
答:(1)供給井下工作場所足夠的新鮮空氣;
(2)沖淡并排除有毒有害氣體和礦塵。
(3)保證井下有適宜的氣候條件,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29、裴溝礦對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有何規定?
答: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工作,查明原因,進行處理;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時,都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30、采掘工作面局部瓦斯積聚應如何處理?
答:采掘工作面內,體積大于0.5立方米的空間內積聚瓦斯濃度達到2%時,附近20米范圍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3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如何處理?
答:(1)設置導風簾或導風板。
(2)及時回收尾巷。
(3)利用抽出式風機抽排瓦斯。
(4)使用專用瓦斯排放巷。
(5)嚴格瓦斯管理制度。
32、哪些地點容易發生瓦斯積聚?
答:(1)巷道的頂部空間(局部冒頂處)。
(2)盲巷內。
(3)獨頭巷道。
(4)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以及風流達不到的其它地點。
33、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答: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在班組長的指導下進行,并應在當班處理完畢。如果當班未能處理完畢,當班爆破工必須在現場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清接明。
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⑴由于連線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
⑵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
⑶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管吹拒爆(殘爆)炮眼。
⑷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⑸在拒爆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工作。
34、水炮皮的作用是什么?
答:(1)充當部分炮泥。
(2)降低爆溫。
(3)消除爆炸火焰。
(4)吸收炮煙中有毒有害氣體。
(5)降低煤塵濃度。
29、什么是“一炮三檢制”?
答:“一炮三檢制”就是在采掘工作面裝藥前、放炮前和放炮后,爆破工、班組長和瓦斯檢查員都必須在現場,由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放炮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時,不準裝藥、放炮;放炮后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35、什么叫煤與瓦斯突出?
答:煤礦井下開采過程中,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鐘到幾分鐘),突然從煤(巖)層中以極快的速度向巷道和采掘空間噴出大量的煤(巖)和瓦斯,并伴隨著強烈的聲響和強大的機械效應的動力現象。
36、煤與瓦斯突出有哪些危害?
答:煤(巖)與瓦斯突出能摧毀井巷設施,破壞通風系統,使井巷充滿瓦斯與煤粉,造成人員窒息和煤流埋人,甚至引起瓦斯爆炸和火災。
37、為什么不能用煤塊、煤粉、藥卷紙作炮泥充填炮眼?
答:其原因是:
(1)它們都是無塑性的,起不到炮泥的充填作用,容易造成打筒現象。
(2)它們都是可燃燒的,參加炸藥爆炸反應時,改變了炸藥本身的氧平衡,使爆炸反應因缺氧而產生額外的一氧化碳。
(3)炸藥爆炸時,將使燃燒的煤塵顆粒和炮紙拋出,而易引起瓦斯、煤塵爆炸。
所以,絕對不能用煤塊、煤粉、藥卷紙等可燃材料作炮泥充填炮眼
38、防突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答:遠距離放炮、震動放炮、避難硐室、壓風自救、隔離式自救器和風門反向逆止閥等。
39、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安全避災常識有:
答:(1)施工期間工作面在規定位置懸掛便攜儀。
(2)施工隊做到人人會使用隔離式自救器。
(3)全員了解煤與瓦斯突出的有聲征兆和無聲征兆,發現異常立即停電撤人。
(4)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時,人員迅速戴上自救器,撤離危險區域,來不及撤人時,可就近到壓風自救處避難。
40、采掘工作面壓風自救系統的要求有哪些?
答:(1)突出掘進面:自掘進面回風口開始,每隔50米設置一組自救袋,每組自救戴數量不少于5個,靠近迎頭一組不少于15個,并距迎頭25~40米的距離。
(2)突出采面:回風巷距采面上口25~40米范圍內設置一組自救袋。進風巷在采面下出口以外50~100米范圍內安裝一組自救袋,以上兩處壓風自救袋的數量分別按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數確定。工作面放炮警戒位置設置一組(5個)自救袋。采面回風巷每50米設一組壓風自救袋5個。自救袋的安裝高度距底板1.2~1.3米。
41、煤與瓦斯突出有哪些征兆?
答:它們可以分為無聲預兆和有聲預兆兩大類。無聲預兆:如煤層結構發生變化,如層理紊亂,煤層由硬變軟,煤層厚度變化,傾角由小變大,煤由濕變干,光澤變暗,頂底板斷裂等;工作面壓力增大;煤壁外鼓;瓦斯增大或忽大忽小;頂鉆或夾鉆。有聲預兆:如煤體內響煤炮,劈裂聲和似跑車的悶雷聲,掉碴、脫落或射出煤塊,支柱折斷。
42、什么是“三人連鎖”放炮制?實施換牌制應執行哪些放炮程序?
答:“三人連鎖放炮制”就是爆破工、班組長和瓦斯檢查員三人都必須同時自始至終參加放炮的全過程,并嚴格執行換牌制。
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實施換牌制,應按下述程序進行放炮作業。
(1)爆破工在檢查連線工作無誤后,將警戒牌交給班組長。(2)班組長接到警戒牌后,在檢查頂板、支架、上下出口、風量、阻塞物、灑水等放炮準備工作無誤達到放炮要求條件時,負責布置警戒,組織撤出人員到規定的安全地點待避。班組長必須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放炮地點的所有通道上擔任警戒工作,班組長在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方準下達放炮命令,將自己的攜帶的命令牌交給瓦斯檢查員。(3)瓦斯檢查員在接到放炮命令牌后,檢查放炮地點附近20m 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在1%以下,煤塵符合規定后,將自己攜帶的放炮牌交給放炮員。(4)爆破工在接到放炮牌后,才允許將放炮母線與連接線進行連接,最后離開放炮地點,并必須在通風良好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爆破,爆破通電工作只能由爆破工一人完成。(5)放炮后,三人共同到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架、殘爆、拒爆等情況,如無異常,方可通知警戒線以外人員返回,撤除警戒,將三牌各歸原主。
43、礦井發生火災時應采取哪些措施?
答:礦井發生火災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⑴任何人發現井下發生火災時,首先應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并迅速報告礦調度室;
⑵礦調度室接到火災報告后,立即按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通告有關人員,根據具體情況,組織搶救災區人員和滅火工作;
⑶在現場的區、隊、班組長應依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危脅的地區的人員撤離危險區域,并組織人員利用現場的一切工具和器材進行滅火;
⑷搶救遇難人員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火煙向人員集中的地方蔓延。
⑸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
⑹對井下火災無法直接撲滅時,必須封閉火區,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盡量縮小封閉火區的范圍;
⑺在搶救人員、滅火工作和封閉火區工作時,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氧氣、煤塵以及其它有害氣體和風流的變化,還必須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
⑻嚴密注意頂板變化,防止因燃燒造成頂板冒落傷人和造成風流風量的變化。
⑼當井下發生火災時,為了保證迅速而可靠的滅火,有關人員必須嚴守紀律,服從命令,決不要驚慌失措,擅自行動。
⑽偵察火區,確定火源。
44、為什么局部通風機要求安裝風電閉鎖裝置?
答:在瓦斯礦井,特別是高瓦斯礦井中,局部通風機一旦停止運轉,掘進巷道里將會積聚瓦斯。如果電氣設備斷電,當再啟動時,常常由于產生電氣火花造成瓦斯爆炸,為此要求安裝風電閉鎖裝置。做到停風即停電,送風后才能送電。
45、在突出區域的煤巷掘進工作面,若出現哪些情況不準掘進?
答:(1)掘進工作面前方地質構造、煤層賦存情況不明;
(2)通風系統、局部通風不完善、不可靠;
(3)電氣設備失爆;通訊設施沒有安裝到位;
(4)防突程序沒有進行完;
(5)預測(效撿)指標超限;
(6)巷道變向、變坡等區域有防突死角;
(7)頂煤掉渣、片幫、冒落等突出預兆;
(8)煤層不注水,沒有可靠的護頂措施;
(9)瓦斯地質圖等技術資料不完善、填圖不及時;
(10)沒有接到防突部門的允許掘進通知。
46、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于多少?
答: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于20%。
47、排放瓦斯的三個原則?
答:撤人、斷電、限量
48、淺眼爆破作業安全措施必須符合哪些要求?
答:在特殊條件下,如挖底、刷幫、挑頂確需淺眼爆破時,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米,但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每孔裝藥量不得超過150克;(2)炮泥必須封滿填實;(3)爆破前必須在爆破地點附近灑水降塵并檢查瓦斯,瓦斯濃度達到1.0%不準爆破;(4)檢查并加固爆破地點附近的巷道;(5)爆破時,必須設好警戒并有班長在現場指揮。
49、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多少?
答: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5%。
50、什么是“三專兩閉鎖”?
答:“三專”是指專用開關、專用變壓器、專用線路;“兩閉鎖”是指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
51、治理瓦斯的十二字方針是什么?
答: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
52、井下通風設施有哪些?
答:有風門、風橋、擋風墻、密閉、調節風窗等。
53、掘進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有幾種?其作用是什么?
答:1、掏槽眼、2、輔助眼、3、周邊眼
陶槽眼:陶槽眼位于掘進工作面的中部,陶槽后增加了自由面,能使其它炮眼爆破效果提高。
輔助眼:位于陶槽眼與周邊眼之間,它的作用是在于使自由面擴大。
周邊眼:位于巷道斷面的四周,它的作用是保證巷道斷面形狀。
54、炮泥有哪幾種?
答:炮泥有兩種:水炮泥和粘土炮泥。
55、采、掘工作面中的煤巷和半煤巖巷,最低及最高風速是多少?
答:最低風速0.25米/秒,最高風速4米/秒。
56、什么是絕對瓦斯涌出量?
答:絕對瓦斯涌出量是指礦井在生產中單位時間內向井巷或工作面涌出瓦斯的數量。
57、采面進、回風巷安裝水幕有何規定
答:采面進、回風巷口以里50米、安全出口以外50米范圍內各安裝一道水幕,水幕必須霧化好,全斷面封閉、開關方便、靈敏可靠。
58、我礦使用的是什么自救器?,其使用方法是?
答:化學氧自救器。
使用方法是:1、迅速將自救器從左腰側扭至胸前,取下橡膠保護罩;2、用拇指掀起開啟扳手,拉斷封印條;3、撕掉封口帶,拔開外罐上部并扔掉外部上殼;4、握住頭帶拔藥罐從下部外殼中拉出;5、從口具上拉開鼻夾;6、拔口具便塞進牙齒和嘴唇之間,并咬住牙墊;7、用兩手輕輕拉開鼻夾墊,夾在鼻子上,與鼻孔貼合,并立即用口呼吸;8、取下安全帽,把頭帶套在頭頂上;9、戴上安全帽撤離危險區域。
59、在井下采掘面瓦斯檢查當中,所指的“三對口”是什么?
答:瓦斯檢查做到“三對口”,其內容是:井下瓦斯檢查記錄牌、瓦斯檢查手冊和瓦斯班報。
60、煤與瓦斯突出有哪幾種類型?
答:按突出現象的力學特征分類為:傾出、壓出、突出。
61、什么叫礦塵?
答:在礦井生產和建設中產生、并能在空氣中飛揚一定時間的各種微細礦物,總稱礦塵。
62、什么叫礦井漏風?什么叫漏風量什么叫有效風量?
答:礦井通風系統中 ,進入井巷的風流未達到使用地點之前沿途漏掉或漏入的現場通稱為礦井漏風。漏出或漏入的 風量稱為漏風量,采掘工作面及各硐室的實際供風量稱為有效風量。
63、什么叫內部漏風?
答:通過井下各種通風構筑物、采空區、煤柱等漏風現象,叫內部漏風;
64、什么叫外部漏風?
答:通過地表裂縫或井口通風構筑物,如風門、風硐閘門、反風裝置,風流由外部直接漏入風硐的現象,叫外部漏風。
65、為什么會產生漏風?
答:主要是由于漏風區兩端有壓力差,井下控制風流的設施不嚴密,采空區頂板巖石冒落后未壓實,煤柱被壓壞或地表有裂縫,都能造成漏風。
66、什么叫礦井火災?
答:礦井火災是指發生在煤礦井下或地面并危脅到礦井安全的火災。
66、為什么要噴霧灑水?
答:霧狀的水可以捕捉浮游礦塵,使它濕潤、增加重量、降低飛揚性而沉降下來。同時,又可濕潤礦塵使其失去飛揚性。
67、采煤工作面區域性消除突出危險評價區域沿推進方向每次不得小于多少米?
答:不得小于100米。
68、我礦的煤塵爆炸指數是多少?
答:14.99%。
69、什么叫礦塵濃度?
答:單位體積空氣中所含浮游礦塵的數量,稱礦塵濃度。
70、什么是串聯通風?
答:井下用風地點的回風再次進入其他用風地點的通風方式。
71、掘進工作面水幕安裝有何規定?
答:凈化水幕安設兩道,距回風口30米處一道,距掘進面30-50米范圍安裝一道。
72、新開口巷道安裝隔爆設施有何規定?
答:掘進面開門80米后,必須安裝隔爆設施。
74、下井前,應對光學瓦斯檢定器作哪三個方面檢查?
答: (1)、氣密檢查;(2)、藥品檢查;(3)、光譜檢查。
75、按照《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規定,沿采煤工作面每隔多少米布置一組預測孔?
答:每隔10~15米。
76、什么是呼吸性粉塵?
答、是指(粒徑小于5-7微米)通過人體呼吸能進入體肺部并沉積下來的粉塵。
77、瓦斯抽放的三防裝置是什么?
答:防回火、防回氣、防爆炸裝置。
78、什么是擴散通風?
答、是指長度超過5米利用空氣的自然擴散運動,對局部地點進行通風的通風方式。
79、什么是循環風?
答、循環風是指局部通風機的回風,部分或全部再進入同一局部通風機的進風風流中。
84、串聯通風有什么危害?
答:串聯通風的危害是:(1)串聯通風風量不變、阻力增加,增加了通風難度。(2)被串聯工作面的空氣質量無法保證,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會增加。(3)一旦前一個工作面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和瓦斯突出事故,會直接危害被串工作面,擴大災害范圍。
85、怎樣防止落塵再次飛揚?
答:(1)沖洗巷幫。
(2)清掃并運出巷道中積聚的煤塵。
(3)巷壁刷漿。
(4)噴灑粘結液。
86、什么是局部通風?局部通風機有幾種?
答:利用局部通風機或主要通風機產生的風壓對局部地點進行通風的方式。局部通風機有抽出式和壓入式兩種。
87、什么是礦井的通風方式和礦井的通風方法?我礦的通風方式和通風方法各是什么?
答:(1)礦井的通風方式是指進風井、回風井布置的形式。礦井通風方式可分為:中央式、對角式、混合式。
(2)礦井主要通風機工作的方法稱礦井通風方法。礦井通風方法可分為:抽出式、壓入式、混合式。
(3)我 礦采用的通風方式為混合式,通風方法為抽出式。
88、一氧化碳為什么是劇毒?
答:一氧化碳之所以對人體劇毒,其原因是:人體血液的紅血球中有血色素,血色素專門輸送氧以維持人體的需要。而血色素對一氧化碳的結合能力超過氧的250--300倍,因此,當人吸入含有一氧化碳的空氣后,一氧化碳不但阻礙氧氣與血色素結合,同時能從氧化血色素中擠跑氧,使人體各部分組織和細胞缺氧而中毒死亡。
89、什么是風電閉鎖?
答:風電閉鎖裝置就是當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時,能自動切斷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中的一切動力電源的裝置。
90、什么叫礦井通風系統?
答:礦井通風系統是礦井通風方法、通風方式和通風網路的總稱。
91、突出危險性的判斷,«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中給出的臨界值是多少?
答:Sm=6kg/m或Sm=5.4L/m;q=5L/min。
S:鉆屑量;q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92、煤的自燃傾向性分為哪三類?
答: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
93、什么是最小抵抗線?
答:從裝藥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離。
94、為什么巷道中必須保持一定的風速?
答:因瓦斯性質知,瓦斯輕,有上浮力,巷道頂部的瓦斯濃度較底部瓦斯濃度要大,巷道風速小時,由于不能形成充分紊流,往往形成頂部的瓦斯層狀聚積,造成瓦斯事故。
95、什么叫工作面上隅角?
答:工作面的上隅角是指采煤工作面上出口、靠近采空區的三角部位。
96、掘進巷道應該采用什么通風方法?不得采用什么通風方法?
答:應當采用礦井全負壓通風或局部通風機通風,不得采用擴散通風。
97、產生瞎炮的原因是什么?
答: (1)電雷管受潮或質量不好造成非正常爆炸。
(2)炸藥變質,起爆感度急劇下降。
(3)電爆網路的敷設不合理,使電流分配不均,達不到電雷管的最小準爆電流值。
(4)起爆器發生故障,輸出電能下降。
98、炮采工作面防塵措施有哪些?
答:有:(1)煤層注水;
(2)濕式打眼、放炮前后灑水;
(3)放炮使用水炮泥;
(4)運輸機轉載點噴霧灑水;
(5)工作面進回風巷沖洗巷幫;
(6)風流凈化;
(7)隔爆水棚、巖粉棚;
99、對隔爆水棚是如何規定的?
答:開采有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兩翼,相鄰采區、相鄰煤層和相鄰工作面,都必須用水棚或巖粉棚隔開,隔爆水棚按巷道斷面計算水量不少于:主要隔爆棚400升/平方米、輔助隔爆棚200升/平方米。
100、什么是正向起爆和反向起爆?
答:正向起爆:起爆藥卷位于柱狀裝藥的外端,靠近炮眼,雷管底部朝向眼底的起爆方法為正向起爆。反向起爆:起爆藥卷位于柱狀裝藥的里端,靠近或在炮眼底,雷管底部朝向炮眼口的起爆方法。
101、什么叫火風壓?
答:井下發生火災時,高溫煙流流經有高差的井巷所產生的附加風壓。
102、瓦斯抽放有哪幾種類型?
答:瓦斯抽放按瓦斯來源可以分為:本煤層抽放、鄰近層抽放、采空區抽放;按抽放與采掘工作在時間上的關系不同,又可分為:預先抽放瓦斯、邊采(掘)邊抽瓦斯、鄰近層預抽瓦斯和采空區抽放瓦斯;按抽放工藝手段不同可以分為:鉆孔抽放瓦斯、巷道法抽放瓦斯、鉆孔巷道混合抽放瓦斯、采空區封閉抽放瓦斯和地面鉆孔抽放瓦斯。
103、礦井瓦斯等級是如何劃分的?我礦屬于哪一個等級?
答:礦井瓦斯等級是根據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劃分為:
低瓦斯礦井: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
高瓦斯礦井: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
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
我礦屬于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104、什么叫獨立通風系統?
答:一個采區、一個掘進面或一個硐室的進風來自礦井的進風巷的新鮮風流,而回風直接排入礦井的回風巷的污濁風流中,并不在進入其他用風地點,這樣的一個系統的通風叫獨立通風。
103、按照突出的煤巖重量可將突出劃分為哪四類?
答:小型(突出煤巖重量小于100噸)、中型(突出煤巖重量為100-499噸)、大型(突出煤巖重量500-999噸)和特大型(突出煤巖重量1000噸以上)。
106、應力狀態的變化一般有哪些原因?
答:巷道進入地質破壞區、石門揭開煤層時、巷道從硬煤進入軟煤帶和煤的冒落等。
107、目前我國煤礦常用的突出危險性預測指標主要有哪些?
答: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q、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鉆屑指標法S及綜合指標R值等。
108、局部防突措施目前常用的有哪些?
答:超前排放鉆孔、淺孔抽放、深孔卸壓、掛耳抽放、水力割縫和淺孔注水等。
109、按照煤在構造作用下的破碎程度,構造煤分哪三種類型?
答:碎裂煤、碎粒煤和糜棱煤。
110、突出礦井采區及工作面設計和巷道布置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采區上(下)山應布置一條煤巷,盡可能減少巖巷揭穿突出煤層的次數;
(2)煤層巷道應布置在卸壓范圍內,采用頂、底板巖石巷道穿層鉆孔抽采卸壓和沿空留(送)巷;
(3)開采保護層的礦井,應在保護層的保護范圍內布置工作面。
111、措施效果檢驗的要求有哪些?
答:(1)嚴禁使用措施孔或預測預報孔作為效果檢驗孔,檢驗孔開口位置必須避開措施孔,以防與措施孔打透。
(2) 每次效撿后,掘進應保持不少于2米的效撿超前距和不少于5米的措施超前距。
(3) 效撿后停工時間超過24小時的,開工前重新效撿。
(4)突出威脅區先預測,指標超標執行防突措施,再進行效果檢驗;突出危險區域直接執行防突措施,再進行效果檢驗。
112、突出煤層經區域預測后可劃分為哪幾個區?
答:可劃分為突出危險區、突出威脅區和無突出危險區。
113、預測煤層突出危險性單項臨界指標有哪些?
答:煤層突出危險性指標有:煤的破壞類型、瓦斯放散初速度、堅固性系數和煤層瓦斯壓力。
114、突出危險帶的6種構造類型是什么?
答:(1)壓扭性逆斷層帶;(2)緊密褶皺發育地帶;(3)不協調褶皺發育地帶;(4)封閉斷層的地塹式構造;(5)扭曲的直立煤層;(6)波狀起伏的單斜構造。
115、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第一充分必要條件是什么?
答:煤層和圍巖具有較高的地應力和瓦斯壓力,并且在接近工作面地帶的應力狀態發生突然變化,使潛能有可能突然釋放。
116、突出危險區煤層順層鉆孔工程量不得低于多少噸?
答:0.1m/噸
117、采煤工作面貫通后,區域性消除突出危險區域內預抽瓦斯時間不得低與多長時間?
答:3個月(從該區域內最后一個鉆孔聯網抽采時算起)。
118、煤層順層鉆孔封孔之后應及時并入抽放管網,進行瓦斯抽采并對單孔抽采參數多長時間測定一次?
答:每旬測定一次。
119、預測預報突出危險性判斷的方法是什么?
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鉆屑量S值取所有預測鉆孔的最大值作為該指標的測定結果,任一指標達到或超過臨界值時,該工作面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在預測鉆孔施工過程中出現噴孔、夾鉆、頂鉆等現象時,直接判定為突出危險工作面。
120、煤巷掘進工作面與巖巷掘進工作面之間貫通有什么要求?
答:應避免巖巷揭煤,巖巷距煤層法線距離10米停止掘進,由煤巷向巖巷貫通,巷道掘進至距煤層法線距離5米時按巖巷管理。
121、掘進工作面防突牌板懸掛在距迎頭不大于多少米位置?
答 :30米
122、兩個相向掘進的工作面貫通,在法線距離相距50米時,應采取哪些防突措施?
答:(1)兩個掘進工作面均停止掘進,并在兩個掘進面之間采取鉆透措施,鉆孔直徑不小于89mm,數量不少于6個。被貫通掘進面必須在停掘位置采取正常的巷幫掛耳抽放和迎頭抽放、超前深孔卸壓控制、超前淺孔釋放鉆孔等防突技術措施,并進行防突措施的效果檢驗,消除其突出危險性后,貫通掘進工作面才準開始施工。
(2)被貫通掘進面保持正常通風,打好篦子,貫通掘進工作面施工時,被貫通(停掘)工作面同時實現停電撤人。
123、根據回采工作面瓦斯地質圖,工作面每推進多少米對前方10—15米區域進行瓦斯地質預測評價?
答:5~10米。
124、采煤工作面區域性消除突出危險認定指標有哪些?
答:(1)抽采鉆孔密度不得低于0.1m/噸
(2)瓦斯抽采率大于30%
(3)實測區域內煤層的瓦斯含量降到7m³/t
125、煤層中的瓦斯含量多少,受那些因素的影響?
答:煤層中的瓦斯含量是指每噸煤中所含的瓦斯體積。瓦斯含量的多少受煤層的變質程度(又叫煤化程度)、煤層的賦存條件(即煤層的傾角、埋藏深度等)、頂底板巖性及地質構造等因素的影響。
1、瓦斯爆炸的條件是什么?
答:1、在空氣中混入一定濃度的瓦斯(瓦斯濃度為5%-16%);2、有引爆瓦斯的熱源(溫度為650-750℃);3、空氣中有足夠的氧氣(氧氣濃度大于12%)。
2、瓦斯傳感器懸掛有何要求?
答:瓦斯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巷道頂板(頂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設置在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傳感器還應該滿足距工作面切頂線300~500mm的要求。
3、什么是礦井瓦斯?
答:礦井瓦斯是井下以甲烷為主的有毒、有害氣體的總稱。有時單獨指甲烷。
4、什么是煤塵堆積?
答:煤塵堆積是指井下巷道堆積有厚度超過2毫米,連續長度超過5米的煤塵。
5、瓦斯爆炸會造成哪些危害?
答:(1)瓦斯爆炸會產生高溫。
(2)爆炸時可以產生很高的壓力。
(3)爆炸后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空氣中氧濃度大幅度下降。
6、什么是盲巷?
答、盲巷是指長度超過5米不通風或通風不良的獨頭巷道。
7、為什么要濕式鉆眼?
答:在打眼的過程中,將壓力水經鉆桿中心的水孔送入炮眼底部,將粉塵從炮眼中沖出,可以達到降塵的目的。
8、突出礦井多長時間組織一次防突避災演習?
答:每半年組織一次。
9、“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包括哪些內容?
答:“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是指突出危險性預測和預報、防治突出措施、防突措施的效果檢驗和安全防護措施。
10、突出預測鉆孔達到預定深度后,鉆孔的密封和測試必須在多長時間內完成?
答:2分鐘。
11、防突措施鉆孔設計的鉆孔直徑為多少?
答:鉆孔直徑為75-120mm。
12、“三軟”突出煤層掘進面每次效檢后,掘進應保持多少米的效檢超前距和措施超前距?
答:每次效檢后,掘進應保持不少于2米的效檢超前距和不少于5米的措施超前距。
13效檢后停工時間超過多長時間的,開工必需要重新效檢?
答:效檢后停工時間超過24小時的,開工全需要重新效驗。
14、什么是煤體注水?其效果有那些?
答:在煤層采掘之前,利用鉆孔向煤層注入壓力水(或水溶液),使其沿著煤層的層理、節理或裂隙向四周擴散,滲入煤體空隙中,增加煤體水分,以減少煤層采掘時的粉塵生成量。
其效果有:(1)可降低煤塵的生成量;(2)提高瓦斯排放效果,降低煤與瓦斯突出危險;(3)可預防沖擊地壓;(4)有利于落煤。此外,煤層注水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煤炭自燃,溶去某些有害氣體。
15、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掘進工作面放炮撤人距離有何規定?
答:⑴突出危險區掘進工作面(含威脅區突出危險工作面):人員撤至反向風門以外 的新鮮風流中。(2)突出威脅區掘進工作面:人員撤至反向風門以外的新鮮風流中或距工作面不少于200米的避難峒室內。(3)無突出危險區掘進工作面:按作業規程規定的安全撤人距離,人員撤至壓風自救處。
16、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采煤工作面放炮撤人有何規定?
答:高瓦斯高應力或按突出管理的采煤工作面放炮時,人員必須撤到進風巷道安全出口50米外的壓風自救處,回風系統全部撤人停電,關閉反向風門,并安排專人在反向風門外警戒。炮后30分鐘,才準進入檢查。其它采煤工作面嚴格按其作業規程規定的安全撤人距離等執行。
17、為什么裝藥前要清除炮眼內的煤粉和巖粉?
答:因為炮眼內存有煤(巖)粉,會使炸藥卷之間不能靠緊或者使炸藥卷不能送到眼底,影響炸藥的傳播,使炸藥的爆炸能量不能充分發揮。同時,如果煤層本身具有爆炸性,則炮眼內的粉塵極易被爆炸火焰引燃,容易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或爆破事故。
18、井下通風設施的作用是什么?
答:其作用是隔斷風流、調節風量保證井下風流有控制地沖洗采掘作業地點,使通風系統安全可靠。
19、塵肺病分哪幾種類型?
答:塵肺病分為矽肺病、煤肺病、煤矽肺病。
20、《規程》對臨時停工的地點有何規定?
答: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向調度室報告。
21、煤塵爆炸的條件是什么?
答:煤塵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具有爆炸性的煤塵達到一定濃度;有引火熱源;有充足的氧氣。
22、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答:(1)防止瓦斯爆炸首先加強通風管理;(2)加強瓦斯管理,嚴防井巷中瓦斯積聚;(3)加強火源管理和機電管理,嚴防可以引燃瓦斯的火源存在和出現;(4)采取分區通風、設隔爆設施等措施,防止一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使災區范圍擴大。
23、什么叫局部瓦斯積聚?
答:在巷道的頂部空間、盲巷、獨頭巷道以及風流達不到的其它地點,出現瓦斯濃度達到2%,體積在0.5立方米以上的現象。
24、內因火災出現的征兆?
(1)巷道內出現不正常的汗式霧氣。
(2)巷道內出現火災氣體。
(3)從煤炭自燃地點流出的水和空氣較正常的溫度高。
(4)人在巷道中有不適感覺,如頭痛、頭暈、惡心、精神疲乏等。
(5)巷道內空氣成份發生變化,出現一氧化碳、乙烯、丁烯等。
25、發生瓦斯事故后的撤退原則?
答:位于事故地點進風側人員應迎風撤退,位于事故地點回風側人員應打開并佩戴好自救器順風撤退,并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如果人員在爆炸地點附近無法撤退時,應面向下臥倒,口鼻附臥于水溝或用濕毛巾掩口鼻向下,盡量避免沖擊波或有害氣體的侵襲和傷害。
26、礦井火災有哪些危害?
答:⑴可造成局部采區或全礦井停產,直接影響生產任務完成;⑵封閉火區將凍結可采煤量,可能會影響礦井、采區生產的正常接替,以致造成煤碳資源損失;⑶可能引起瓦斯、煤塵爆炸;⑷可破壞礦井的通風系統,造成火風壓及風流逆轉,使災情擴大,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將危脅到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⑸將燒毀設備和資源;⑹搶救和撲滅火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經濟損。
27、“十不裝藥”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答: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嚴禁裝藥:
(1)采掘工作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的控頂距離,或者有傘檐、離層、片幫危險時;支架或支柱不牢,或有損壞變形、安全出口支護狀態不好或不暢通時。
(2)裝藥前沒有檢查瓦斯或裝藥前裝藥地點附近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
(3)采掘工作面風量不足。
(4)在裝藥地點附近20m范圍內有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阻塞巷道斷面1/3以上。
(5)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明顯瓦斯涌出,出現噴孔、夾鉆現場或煤巖松散,涌水量增大等情況,
(6)炮眼內,煤、巖粉未清除干凈,炮眼質量不合格或數量不足或無水炮泥。
(7)工作面正在打眼、裝巖時。
(8)發現炮眼縮小、坍塌或有裂縫時,以及炮眼深度與最小抵抗線小于《規程》規定。
(9)過斷層、冒頂區無安全措施時。
(10)有冒頂、透水、瓦斯突出預兆時。
28、礦井通風的目的是什么?
答:(1)供給井下工作場所足夠的新鮮空氣;
(2)沖淡并排除有毒有害氣體和礦塵。
(3)保證井下有適宜的氣候條件,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29、裴溝礦對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有何規定?
答: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工作,查明原因,進行處理;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時,都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30、采掘工作面局部瓦斯積聚應如何處理?
答:采掘工作面內,體積大于0.5立方米的空間內積聚瓦斯濃度達到2%時,附近20米范圍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3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如何處理?
答:(1)設置導風簾或導風板。
(2)及時回收尾巷。
(3)利用抽出式風機抽排瓦斯。
(4)使用專用瓦斯排放巷。
(5)嚴格瓦斯管理制度。
32、哪些地點容易發生瓦斯積聚?
答:(1)巷道的頂部空間(局部冒頂處)。
(2)盲巷內。
(3)獨頭巷道。
(4)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以及風流達不到的其它地點。
33、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答: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在班組長的指導下進行,并應在當班處理完畢。如果當班未能處理完畢,當班爆破工必須在現場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清接明。
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⑴由于連線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
⑵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
⑶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管吹拒爆(殘爆)炮眼。
⑷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⑸在拒爆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工作。
34、水炮皮的作用是什么?
答:(1)充當部分炮泥。
(2)降低爆溫。
(3)消除爆炸火焰。
(4)吸收炮煙中有毒有害氣體。
(5)降低煤塵濃度。
29、什么是“一炮三檢制”?
答:“一炮三檢制”就是在采掘工作面裝藥前、放炮前和放炮后,爆破工、班組長和瓦斯檢查員都必須在現場,由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放炮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時,不準裝藥、放炮;放炮后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35、什么叫煤與瓦斯突出?
答:煤礦井下開采過程中,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鐘到幾分鐘),突然從煤(巖)層中以極快的速度向巷道和采掘空間噴出大量的煤(巖)和瓦斯,并伴隨著強烈的聲響和強大的機械效應的動力現象。
36、煤與瓦斯突出有哪些危害?
答:煤(巖)與瓦斯突出能摧毀井巷設施,破壞通風系統,使井巷充滿瓦斯與煤粉,造成人員窒息和煤流埋人,甚至引起瓦斯爆炸和火災。
37、為什么不能用煤塊、煤粉、藥卷紙作炮泥充填炮眼?
答:其原因是:
(1)它們都是無塑性的,起不到炮泥的充填作用,容易造成打筒現象。
(2)它們都是可燃燒的,參加炸藥爆炸反應時,改變了炸藥本身的氧平衡,使爆炸反應因缺氧而產生額外的一氧化碳。
(3)炸藥爆炸時,將使燃燒的煤塵顆粒和炮紙拋出,而易引起瓦斯、煤塵爆炸。
所以,絕對不能用煤塊、煤粉、藥卷紙等可燃材料作炮泥充填炮眼
38、防突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答:遠距離放炮、震動放炮、避難硐室、壓風自救、隔離式自救器和風門反向逆止閥等。
39、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安全避災常識有:
答:(1)施工期間工作面在規定位置懸掛便攜儀。
(2)施工隊做到人人會使用隔離式自救器。
(3)全員了解煤與瓦斯突出的有聲征兆和無聲征兆,發現異常立即停電撤人。
(4)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時,人員迅速戴上自救器,撤離危險區域,來不及撤人時,可就近到壓風自救處避難。
40、采掘工作面壓風自救系統的要求有哪些?
答:(1)突出掘進面:自掘進面回風口開始,每隔50米設置一組自救袋,每組自救戴數量不少于5個,靠近迎頭一組不少于15個,并距迎頭25~40米的距離。
(2)突出采面:回風巷距采面上口25~40米范圍內設置一組自救袋。進風巷在采面下出口以外50~100米范圍內安裝一組自救袋,以上兩處壓風自救袋的數量分別按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數確定。工作面放炮警戒位置設置一組(5個)自救袋。采面回風巷每50米設一組壓風自救袋5個。自救袋的安裝高度距底板1.2~1.3米。
41、煤與瓦斯突出有哪些征兆?
答:它們可以分為無聲預兆和有聲預兆兩大類。無聲預兆:如煤層結構發生變化,如層理紊亂,煤層由硬變軟,煤層厚度變化,傾角由小變大,煤由濕變干,光澤變暗,頂底板斷裂等;工作面壓力增大;煤壁外鼓;瓦斯增大或忽大忽小;頂鉆或夾鉆。有聲預兆:如煤體內響煤炮,劈裂聲和似跑車的悶雷聲,掉碴、脫落或射出煤塊,支柱折斷。
42、什么是“三人連鎖”放炮制?實施換牌制應執行哪些放炮程序?
答:“三人連鎖放炮制”就是爆破工、班組長和瓦斯檢查員三人都必須同時自始至終參加放炮的全過程,并嚴格執行換牌制。
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實施換牌制,應按下述程序進行放炮作業。
(1)爆破工在檢查連線工作無誤后,將警戒牌交給班組長。(2)班組長接到警戒牌后,在檢查頂板、支架、上下出口、風量、阻塞物、灑水等放炮準備工作無誤達到放炮要求條件時,負責布置警戒,組織撤出人員到規定的安全地點待避。班組長必須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放炮地點的所有通道上擔任警戒工作,班組長在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方準下達放炮命令,將自己的攜帶的命令牌交給瓦斯檢查員。(3)瓦斯檢查員在接到放炮命令牌后,檢查放炮地點附近20m 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在1%以下,煤塵符合規定后,將自己攜帶的放炮牌交給放炮員。(4)爆破工在接到放炮牌后,才允許將放炮母線與連接線進行連接,最后離開放炮地點,并必須在通風良好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爆破,爆破通電工作只能由爆破工一人完成。(5)放炮后,三人共同到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架、殘爆、拒爆等情況,如無異常,方可通知警戒線以外人員返回,撤除警戒,將三牌各歸原主。
43、礦井發生火災時應采取哪些措施?
答:礦井發生火災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⑴任何人發現井下發生火災時,首先應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并迅速報告礦調度室;
⑵礦調度室接到火災報告后,立即按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通告有關人員,根據具體情況,組織搶救災區人員和滅火工作;
⑶在現場的區、隊、班組長應依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危脅的地區的人員撤離危險區域,并組織人員利用現場的一切工具和器材進行滅火;
⑷搶救遇難人員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火煙向人員集中的地方蔓延。
⑸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
⑹對井下火災無法直接撲滅時,必須封閉火區,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盡量縮小封閉火區的范圍;
⑺在搶救人員、滅火工作和封閉火區工作時,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氧氣、煤塵以及其它有害氣體和風流的變化,還必須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
⑻嚴密注意頂板變化,防止因燃燒造成頂板冒落傷人和造成風流風量的變化。
⑼當井下發生火災時,為了保證迅速而可靠的滅火,有關人員必須嚴守紀律,服從命令,決不要驚慌失措,擅自行動。
⑽偵察火區,確定火源。
44、為什么局部通風機要求安裝風電閉鎖裝置?
答:在瓦斯礦井,特別是高瓦斯礦井中,局部通風機一旦停止運轉,掘進巷道里將會積聚瓦斯。如果電氣設備斷電,當再啟動時,常常由于產生電氣火花造成瓦斯爆炸,為此要求安裝風電閉鎖裝置。做到停風即停電,送風后才能送電。
45、在突出區域的煤巷掘進工作面,若出現哪些情況不準掘進?
答:(1)掘進工作面前方地質構造、煤層賦存情況不明;
(2)通風系統、局部通風不完善、不可靠;
(3)電氣設備失爆;通訊設施沒有安裝到位;
(4)防突程序沒有進行完;
(5)預測(效撿)指標超限;
(6)巷道變向、變坡等區域有防突死角;
(7)頂煤掉渣、片幫、冒落等突出預兆;
(8)煤層不注水,沒有可靠的護頂措施;
(9)瓦斯地質圖等技術資料不完善、填圖不及時;
(10)沒有接到防突部門的允許掘進通知。
46、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于多少?
答: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于20%。
47、排放瓦斯的三個原則?
答:撤人、斷電、限量
48、淺眼爆破作業安全措施必須符合哪些要求?
答:在特殊條件下,如挖底、刷幫、挑頂確需淺眼爆破時,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米,但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每孔裝藥量不得超過150克;(2)炮泥必須封滿填實;(3)爆破前必須在爆破地點附近灑水降塵并檢查瓦斯,瓦斯濃度達到1.0%不準爆破;(4)檢查并加固爆破地點附近的巷道;(5)爆破時,必須設好警戒并有班長在現場指揮。
49、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多少?
答: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5%。
50、什么是“三專兩閉鎖”?
答:“三專”是指專用開關、專用變壓器、專用線路;“兩閉鎖”是指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
51、治理瓦斯的十二字方針是什么?
答: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
52、井下通風設施有哪些?
答:有風門、風橋、擋風墻、密閉、調節風窗等。
53、掘進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有幾種?其作用是什么?
答:1、掏槽眼、2、輔助眼、3、周邊眼
陶槽眼:陶槽眼位于掘進工作面的中部,陶槽后增加了自由面,能使其它炮眼爆破效果提高。
輔助眼:位于陶槽眼與周邊眼之間,它的作用是在于使自由面擴大。
周邊眼:位于巷道斷面的四周,它的作用是保證巷道斷面形狀。
54、炮泥有哪幾種?
答:炮泥有兩種:水炮泥和粘土炮泥。
55、采、掘工作面中的煤巷和半煤巖巷,最低及最高風速是多少?
答:最低風速0.25米/秒,最高風速4米/秒。
56、什么是絕對瓦斯涌出量?
答:絕對瓦斯涌出量是指礦井在生產中單位時間內向井巷或工作面涌出瓦斯的數量。
57、采面進、回風巷安裝水幕有何規定
答:采面進、回風巷口以里50米、安全出口以外50米范圍內各安裝一道水幕,水幕必須霧化好,全斷面封閉、開關方便、靈敏可靠。
58、我礦使用的是什么自救器?,其使用方法是?
答:化學氧自救器。
使用方法是:1、迅速將自救器從左腰側扭至胸前,取下橡膠保護罩;2、用拇指掀起開啟扳手,拉斷封印條;3、撕掉封口帶,拔開外罐上部并扔掉外部上殼;4、握住頭帶拔藥罐從下部外殼中拉出;5、從口具上拉開鼻夾;6、拔口具便塞進牙齒和嘴唇之間,并咬住牙墊;7、用兩手輕輕拉開鼻夾墊,夾在鼻子上,與鼻孔貼合,并立即用口呼吸;8、取下安全帽,把頭帶套在頭頂上;9、戴上安全帽撤離危險區域。
59、在井下采掘面瓦斯檢查當中,所指的“三對口”是什么?
答:瓦斯檢查做到“三對口”,其內容是:井下瓦斯檢查記錄牌、瓦斯檢查手冊和瓦斯班報。
60、煤與瓦斯突出有哪幾種類型?
答:按突出現象的力學特征分類為:傾出、壓出、突出。
61、什么叫礦塵?
答:在礦井生產和建設中產生、并能在空氣中飛揚一定時間的各種微細礦物,總稱礦塵。
62、什么叫礦井漏風?什么叫漏風量什么叫有效風量?
答:礦井通風系統中 ,進入井巷的風流未達到使用地點之前沿途漏掉或漏入的現場通稱為礦井漏風。漏出或漏入的 風量稱為漏風量,采掘工作面及各硐室的實際供風量稱為有效風量。
63、什么叫內部漏風?
答:通過井下各種通風構筑物、采空區、煤柱等漏風現象,叫內部漏風;
64、什么叫外部漏風?
答:通過地表裂縫或井口通風構筑物,如風門、風硐閘門、反風裝置,風流由外部直接漏入風硐的現象,叫外部漏風。
65、為什么會產生漏風?
答:主要是由于漏風區兩端有壓力差,井下控制風流的設施不嚴密,采空區頂板巖石冒落后未壓實,煤柱被壓壞或地表有裂縫,都能造成漏風。
66、什么叫礦井火災?
答:礦井火災是指發生在煤礦井下或地面并危脅到礦井安全的火災。
66、為什么要噴霧灑水?
答:霧狀的水可以捕捉浮游礦塵,使它濕潤、增加重量、降低飛揚性而沉降下來。同時,又可濕潤礦塵使其失去飛揚性。
67、采煤工作面區域性消除突出危險評價區域沿推進方向每次不得小于多少米?
答:不得小于100米。
68、我礦的煤塵爆炸指數是多少?
答:14.99%。
69、什么叫礦塵濃度?
答:單位體積空氣中所含浮游礦塵的數量,稱礦塵濃度。
70、什么是串聯通風?
答:井下用風地點的回風再次進入其他用風地點的通風方式。
71、掘進工作面水幕安裝有何規定?
答:凈化水幕安設兩道,距回風口30米處一道,距掘進面30-50米范圍安裝一道。
72、新開口巷道安裝隔爆設施有何規定?
答:掘進面開門80米后,必須安裝隔爆設施。
74、下井前,應對光學瓦斯檢定器作哪三個方面檢查?
答: (1)、氣密檢查;(2)、藥品檢查;(3)、光譜檢查。
75、按照《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規定,沿采煤工作面每隔多少米布置一組預測孔?
答:每隔10~15米。
76、什么是呼吸性粉塵?
答、是指(粒徑小于5-7微米)通過人體呼吸能進入體肺部并沉積下來的粉塵。
77、瓦斯抽放的三防裝置是什么?
答:防回火、防回氣、防爆炸裝置。
78、什么是擴散通風?
答、是指長度超過5米利用空氣的自然擴散運動,對局部地點進行通風的通風方式。
79、什么是循環風?
答、循環風是指局部通風機的回風,部分或全部再進入同一局部通風機的進風風流中。
84、串聯通風有什么危害?
答:串聯通風的危害是:(1)串聯通風風量不變、阻力增加,增加了通風難度。(2)被串聯工作面的空氣質量無法保證,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會增加。(3)一旦前一個工作面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和瓦斯突出事故,會直接危害被串工作面,擴大災害范圍。
85、怎樣防止落塵再次飛揚?
答:(1)沖洗巷幫。
(2)清掃并運出巷道中積聚的煤塵。
(3)巷壁刷漿。
(4)噴灑粘結液。
86、什么是局部通風?局部通風機有幾種?
答:利用局部通風機或主要通風機產生的風壓對局部地點進行通風的方式。局部通風機有抽出式和壓入式兩種。
87、什么是礦井的通風方式和礦井的通風方法?我礦的通風方式和通風方法各是什么?
答:(1)礦井的通風方式是指進風井、回風井布置的形式。礦井通風方式可分為:中央式、對角式、混合式。
(2)礦井主要通風機工作的方法稱礦井通風方法。礦井通風方法可分為:抽出式、壓入式、混合式。
(3)我 礦采用的通風方式為混合式,通風方法為抽出式。
88、一氧化碳為什么是劇毒?
答:一氧化碳之所以對人體劇毒,其原因是:人體血液的紅血球中有血色素,血色素專門輸送氧以維持人體的需要。而血色素對一氧化碳的結合能力超過氧的250--300倍,因此,當人吸入含有一氧化碳的空氣后,一氧化碳不但阻礙氧氣與血色素結合,同時能從氧化血色素中擠跑氧,使人體各部分組織和細胞缺氧而中毒死亡。
89、什么是風電閉鎖?
答:風電閉鎖裝置就是當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時,能自動切斷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中的一切動力電源的裝置。
90、什么叫礦井通風系統?
答:礦井通風系統是礦井通風方法、通風方式和通風網路的總稱。
91、突出危險性的判斷,«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中給出的臨界值是多少?
答:Sm=6kg/m或Sm=5.4L/m;q=5L/min。
S:鉆屑量;q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92、煤的自燃傾向性分為哪三類?
答: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
93、什么是最小抵抗線?
答:從裝藥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離。
94、為什么巷道中必須保持一定的風速?
答:因瓦斯性質知,瓦斯輕,有上浮力,巷道頂部的瓦斯濃度較底部瓦斯濃度要大,巷道風速小時,由于不能形成充分紊流,往往形成頂部的瓦斯層狀聚積,造成瓦斯事故。
95、什么叫工作面上隅角?
答:工作面的上隅角是指采煤工作面上出口、靠近采空區的三角部位。
96、掘進巷道應該采用什么通風方法?不得采用什么通風方法?
答:應當采用礦井全負壓通風或局部通風機通風,不得采用擴散通風。
97、產生瞎炮的原因是什么?
答: (1)電雷管受潮或質量不好造成非正常爆炸。
(2)炸藥變質,起爆感度急劇下降。
(3)電爆網路的敷設不合理,使電流分配不均,達不到電雷管的最小準爆電流值。
(4)起爆器發生故障,輸出電能下降。
98、炮采工作面防塵措施有哪些?
答:有:(1)煤層注水;
(2)濕式打眼、放炮前后灑水;
(3)放炮使用水炮泥;
(4)運輸機轉載點噴霧灑水;
(5)工作面進回風巷沖洗巷幫;
(6)風流凈化;
(7)隔爆水棚、巖粉棚;
99、對隔爆水棚是如何規定的?
答:開采有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兩翼,相鄰采區、相鄰煤層和相鄰工作面,都必須用水棚或巖粉棚隔開,隔爆水棚按巷道斷面計算水量不少于:主要隔爆棚400升/平方米、輔助隔爆棚200升/平方米。
100、什么是正向起爆和反向起爆?
答:正向起爆:起爆藥卷位于柱狀裝藥的外端,靠近炮眼,雷管底部朝向眼底的起爆方法為正向起爆。反向起爆:起爆藥卷位于柱狀裝藥的里端,靠近或在炮眼底,雷管底部朝向炮眼口的起爆方法。
101、什么叫火風壓?
答:井下發生火災時,高溫煙流流經有高差的井巷所產生的附加風壓。
102、瓦斯抽放有哪幾種類型?
答:瓦斯抽放按瓦斯來源可以分為:本煤層抽放、鄰近層抽放、采空區抽放;按抽放與采掘工作在時間上的關系不同,又可分為:預先抽放瓦斯、邊采(掘)邊抽瓦斯、鄰近層預抽瓦斯和采空區抽放瓦斯;按抽放工藝手段不同可以分為:鉆孔抽放瓦斯、巷道法抽放瓦斯、鉆孔巷道混合抽放瓦斯、采空區封閉抽放瓦斯和地面鉆孔抽放瓦斯。
103、礦井瓦斯等級是如何劃分的?我礦屬于哪一個等級?
答:礦井瓦斯等級是根據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劃分為:
低瓦斯礦井: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
高瓦斯礦井: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
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
我礦屬于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104、什么叫獨立通風系統?
答:一個采區、一個掘進面或一個硐室的進風來自礦井的進風巷的新鮮風流,而回風直接排入礦井的回風巷的污濁風流中,并不在進入其他用風地點,這樣的一個系統的通風叫獨立通風。
103、按照突出的煤巖重量可將突出劃分為哪四類?
答:小型(突出煤巖重量小于100噸)、中型(突出煤巖重量為100-499噸)、大型(突出煤巖重量500-999噸)和特大型(突出煤巖重量1000噸以上)。
106、應力狀態的變化一般有哪些原因?
答:巷道進入地質破壞區、石門揭開煤層時、巷道從硬煤進入軟煤帶和煤的冒落等。
107、目前我國煤礦常用的突出危險性預測指標主要有哪些?
答: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q、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鉆屑指標法S及綜合指標R值等。
108、局部防突措施目前常用的有哪些?
答:超前排放鉆孔、淺孔抽放、深孔卸壓、掛耳抽放、水力割縫和淺孔注水等。
109、按照煤在構造作用下的破碎程度,構造煤分哪三種類型?
答:碎裂煤、碎粒煤和糜棱煤。
110、突出礦井采區及工作面設計和巷道布置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采區上(下)山應布置一條煤巷,盡可能減少巖巷揭穿突出煤層的次數;
(2)煤層巷道應布置在卸壓范圍內,采用頂、底板巖石巷道穿層鉆孔抽采卸壓和沿空留(送)巷;
(3)開采保護層的礦井,應在保護層的保護范圍內布置工作面。
111、措施效果檢驗的要求有哪些?
答:(1)嚴禁使用措施孔或預測預報孔作為效果檢驗孔,檢驗孔開口位置必須避開措施孔,以防與措施孔打透。
(2) 每次效撿后,掘進應保持不少于2米的效撿超前距和不少于5米的措施超前距。
(3) 效撿后停工時間超過24小時的,開工前重新效撿。
(4)突出威脅區先預測,指標超標執行防突措施,再進行效果檢驗;突出危險區域直接執行防突措施,再進行效果檢驗。
112、突出煤層經區域預測后可劃分為哪幾個區?
答:可劃分為突出危險區、突出威脅區和無突出危險區。
113、預測煤層突出危險性單項臨界指標有哪些?
答:煤層突出危險性指標有:煤的破壞類型、瓦斯放散初速度、堅固性系數和煤層瓦斯壓力。
114、突出危險帶的6種構造類型是什么?
答:(1)壓扭性逆斷層帶;(2)緊密褶皺發育地帶;(3)不協調褶皺發育地帶;(4)封閉斷層的地塹式構造;(5)扭曲的直立煤層;(6)波狀起伏的單斜構造。
115、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第一充分必要條件是什么?
答:煤層和圍巖具有較高的地應力和瓦斯壓力,并且在接近工作面地帶的應力狀態發生突然變化,使潛能有可能突然釋放。
116、突出危險區煤層順層鉆孔工程量不得低于多少噸?
答:0.1m/噸
117、采煤工作面貫通后,區域性消除突出危險區域內預抽瓦斯時間不得低與多長時間?
答:3個月(從該區域內最后一個鉆孔聯網抽采時算起)。
118、煤層順層鉆孔封孔之后應及時并入抽放管網,進行瓦斯抽采并對單孔抽采參數多長時間測定一次?
答:每旬測定一次。
119、預測預報突出危險性判斷的方法是什么?
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鉆屑量S值取所有預測鉆孔的最大值作為該指標的測定結果,任一指標達到或超過臨界值時,該工作面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在預測鉆孔施工過程中出現噴孔、夾鉆、頂鉆等現象時,直接判定為突出危險工作面。
120、煤巷掘進工作面與巖巷掘進工作面之間貫通有什么要求?
答:應避免巖巷揭煤,巖巷距煤層法線距離10米停止掘進,由煤巷向巖巷貫通,巷道掘進至距煤層法線距離5米時按巖巷管理。
121、掘進工作面防突牌板懸掛在距迎頭不大于多少米位置?
答 :30米
122、兩個相向掘進的工作面貫通,在法線距離相距50米時,應采取哪些防突措施?
答:(1)兩個掘進工作面均停止掘進,并在兩個掘進面之間采取鉆透措施,鉆孔直徑不小于89mm,數量不少于6個。被貫通掘進面必須在停掘位置采取正常的巷幫掛耳抽放和迎頭抽放、超前深孔卸壓控制、超前淺孔釋放鉆孔等防突技術措施,并進行防突措施的效果檢驗,消除其突出危險性后,貫通掘進工作面才準開始施工。
(2)被貫通掘進面保持正常通風,打好篦子,貫通掘進工作面施工時,被貫通(停掘)工作面同時實現停電撤人。
123、根據回采工作面瓦斯地質圖,工作面每推進多少米對前方10—15米區域進行瓦斯地質預測評價?
答:5~10米。
124、采煤工作面區域性消除突出危險認定指標有哪些?
答:(1)抽采鉆孔密度不得低于0.1m/噸
(2)瓦斯抽采率大于30%
(3)實測區域內煤層的瓦斯含量降到7m³/t
125、煤層中的瓦斯含量多少,受那些因素的影響?
答:煤層中的瓦斯含量是指每噸煤中所含的瓦斯體積。瓦斯含量的多少受煤層的變質程度(又叫煤化程度)、煤層的賦存條件(即煤層的傾角、埋藏深度等)、頂底板巖性及地質構造等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