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615綜采工作面防滅火系統安裝方案
一.束管監測系統
(一)束管監測系統工作原理
我礦采用ASZ—2型礦井火災預測預報束管監測系統,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抽氣泵將井下各個測點的空氣通過氣體采樣器、束管抽到地面監測室,然后對氣體成分通過計算機加以分析后,即得出各個測點的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氧氣、氮氣等氣體的濃度,從而掌握氣體濃度及其變化規律并對井下自然發火起到預測、預報作用。
(二)L1615工作面束管監測系統
1、監測點的布置
(1)分別于L1615綜采工作面風巷、上隅角、風巷采空區設置3個監測點、機巷距巷口往里50米設置1個監測點;
(2)風巷、機巷監測點的采樣器安設于自巷口往里50米的范圍內,懸掛位置距幫≮200mm,距頂≯300mm;
(3)上隅角測點采樣器懸掛于切頂線以里1米范圍內,距幫≮200mm,距頂≯300mm;
(4)采空區測點采樣器內置于巖芯管內,巖芯管長30米左右,埋入采空區15米,端頭部為2米長的花管,采樣器必須置于花管段范圍,以利于氣樣采集。
2、管纜系統
(1) 束管管纜系統由三采區地面監測室接出一趟16芯ф8的主管路沿三采區軌道上山敷設至+1050M車場,經由接管箱接出一根6芯ф8的管纜沿三采區+1050M車場經軌道大巷鋪至一采區軌道大巷巷口,延二號副井鋪至+1145M水平,再經由接管箱接出一根3芯ф8管纜,沿+1145M石門至L1516風巷口變為三根單芯ф8管纜至各監測點,接氣體采樣器;
(2) 機巷進風流監測點束管系統:束管管纜系統由三采區地面監測室接出一趟ф8主管路延三采區軌道上山敷設至+1050m車場,經由接管箱接出兩根單芯ф8的管纜延三采區+1050m車場經軌道大巷鋪至一采區軌道大巷巷口,延二號副井鋪至+1100m水平,引出其中一根單芯ф8管纜由+1100m石門鋪至L1615機巷,距機巷口往里50米范圍內接采樣器并懸掛。
3、敷設要求
(1)束管管纜在風巷、機巷均沿上幫敷設,吊掛高度離底板1.7米,每隔4米設置一個吊掛點;
(2)管纜吊掛整齊、平行,不得與電纜、電話線等其它線路纏繞;
(3)上隅角及采空區測點的兩趟管路在風巷相對位置較低處各接入儲水器1個;
(4)管纜上各接頭要嚴密,保證不漏氣;
(1)管線系統敷設完成后,要求必須做一次全面的通氣實驗,達到氣密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上隅角測點的采樣器懸掛時,人員不準進入未完全冒落的采空區,動作要求迅速,不得在懸掛地點滯留過長時間;
(3)內置束管及采樣器的巖芯管隨工作面的推進向外拉伸,拉伸時注意:小絞車須由持證上崗的司機操作,信號清楚,按章操作;一次拉出的長度符合規定要求,且均勻拉動,謹防將巖芯管和束管拉斷;回撤的束管管纜須按要求盤圈,整齊地掛于煤幫上,由通風隊定期回收;
(4)任何人不得隨意扯拉、割破、割斷束管管纜,發現采樣器與管纜脫離后不得隨意丟棄,須報告通風隊處理。
附:L1615綜采工作面束管監測系統圖
二.注氮防滅火系統
(一)注氮防滅火工藝
我礦采用BXN—600型變壓吸附制氮裝置:
氮氣產量: 600米/小時;
氮氣純度: ≥97%;
供氣壓力: ≥0.6Mpa;
工作面注氮方式采用移動式埋管間斷注氮工藝,即將注氮巖芯管埋入采空區一定距離,隨著工作面的推移而相應拖移注氮巖芯管。平時工作面不注氮,一旦發現工作面上隅角CO濃度超過0.0024%或其它自然發火征兆時,立即啟動制氮裝置進行封閉注氮。
(二)L1615綜采工作面注氮防滅火系統
1、管路系統
輸氮管路系統由三采區地面制氮站通過Ø133mm的輸氮主干管沿三采區軌道上山向下鋪設至+1050M水平,在+1050m水平經由閥門控制裝置后變徑接出一趟Ø108mm的輸氮管路沿+1050m軌道大巷至一采區主皮帶井,沿主皮帶井向上鋪設至+1100M水平,經L1516主皮帶井聯絡巷、L1516機巷繞道、+1100m石門、L1615機巷繞道至工作面下端口接注氮巖芯管。
2、鋪設要求
(1)管路在L1516主皮帶井聯絡巷、L1516機巷繞道、+1100m石門、L1615機巷繞道內架空敷設,離底板高度1.8米,在L1615機巷內沿巷道下幫底板敷設。
(2)管路在拐彎處設彎頭,不許拐急彎;
(3)注氮巖芯管長30米,其中端頭部為2米長的花管,帶花管端靠機巷下幫埋入采空區15—20米,外露端與機巷輸氮管之間加裝一段長度為100米,直徑2寸的軟膠管;
(4)在L1516機巷口管路接入處和L1615機巷輸氮管與軟膠管連接處各裝一道控制閥門。
(1)管路連接須嚴密,法蘭盤對接時必須加墊圈,螺絲上夠擰緊,防止漏氣;
(2)兩處控制閥門須安全可靠,能有效使用;
(3)管路系統鋪設完畢后,做一次全面的通氣實驗,在保證氣路暢通及沿程不漏氣的情況下與巖芯管對接預埋;
(4)巖芯管隨工作面的推進定期向外拉伸,拉伸時速度均勻,防止拉斷巖芯管,且周圍不準有人員站立,拉伸距離符合規定要求;拉伸巖芯管時注意整理好軟膠管以防擠破,平時任何人員不得隨意挪用或弄破軟膠管;
(5)機巷的輸氮管隨工作面推進逐段拆卸,拆卸后的管路碼放于指定地段,由通風隊定期回收復用。拆除一段后,其余管路按順序、按要求重新連接好,保證氣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