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井下發生火災、水災等災害的自救、互救措施

    作者:佚名 2010-06-30 09:36 來源:不詳

    自救就是當井下發生災變時,在災區或受災區影響的區域的每個工作人員進行避災和保護自己的行為。

    互救就是在有效的進行自救的前提下,沒有受傷的人員妥善地救護災區負傷人員的行為。

    一、自救時應遵守“滅、護、撤、躲、報”五原則

    1、滅:就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傷害和損失。

    2、護: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點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時,可佩用自救器,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等。

    3、撤:當災區現場不具備搶救事故的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要以最快速度,選擇最近的路線撤離災區。

    4、躲:如在短時間內無法安全撤離災區時,應迅速進入預先構筑的避難硐室或其它安全地點暫時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現場的設施和材料構筑臨時避難硐室。

    5、報:盡快向礦調度中心匯報。

    二、礦工互救時,必須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則

    1、對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驟停的傷員,必須先復蘇,后搬運。

    2、對出血傷員,先止血,后搬運。

    3、對骨折的傷員,先固定,后搬運。

    三、瓦斯、煤塵爆炸時的自救、互救

    瓦斯、煤塵爆炸時產生巨大聲響以及高溫、有毒的氣體和熾熱的火焰沖擊波,并在一剎那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的礦井毀壞。其避災自救時的要點如下:

    1、當災害發生時,一定要鎮靜清醒,不要驚慌失措,亂喊亂跑。當聽到或感覺到爆炸聲響和空氣沖擊波時,應立即背朝聲響和氣浪傳來的方向,臉朝下,雙手置于身體下面,閉上眼睛,迅速臥倒;頭部要盡量低,有水溝的地方最好躲在水溝邊上或堅固的障礙物后面。

    2、立即屏住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溫氣體,避免中毒和灼傷氣管、內臟。

    3、用衣服將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盡量蓋嚴,以防火焰和高溫氣體灼傷皮肉。

    4、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以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5、高溫氣浪及沖擊波過后,應立即辨別方向,以最短的距離進入新鮮風流區,并按照避災路線盡快逃離災區。

    6、已無法逃離災區時,應立即選擇避難硐室,充分利用現場的一切設備和器材來保護人員及自身安全。進入避難硐后,要注意安全,最好找到離水源近的地方,設法堵好硐口,防止有害氣體進入。要注意礦燈和食品的節約,計劃使用。室外要做好標記,有規律地敲打金屬器具,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救護人員的援救。

    四、井下發生火災時的自救、互救

    1、在井下不論任何人發現煙氣或明火等火災災情,應立即向現場領導人匯報,并迅速通知附近工作人員。

    2、現場人員要立即組織起來,在盡可能判明事故性質、地點及災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況的同時,迅速向礦調度中心報告,請求救護隊的援救,并立即投入搶救。

    3、搶救時,應及時切斷災區的電源,并迅速通知或協助撤出受火災影響區域內的人員。

    4、如果火勢不大,就應根據現場條件,立即組織力量將火直接撲滅。如果火災范圍大或火勢猛,則應在撤出災區人員且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穩定風流、控制火勢發展,防止人員中毒和預防瓦斯、煤塵爆炸的措施,并隨時保持和地面指揮部的聯系,根據指揮部的命令行事。

    5、如果現場人員無力搶救,同時人身安全有受到威脅的可能,或是其他地區也發生火災,當接到撤退命令時就要立即安全撤退。

    6、凡是見到或突然接到火警通知,需要立即撤退的一切人員,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驚慌失措,盲目行動,而要在判明災情和自己的實際處境后,想好應急措施,再采取行動。應急措施及時、正確、果斷,即使是對待一次微小的火災也不能麻痹大意,因為任何猶豫和疏忽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五、發生冒頂事故時的自救、互救

    一旦發生冒頂事故,現場人員應采取措施進行自救或互救。現場營救時要注意:

    1、當冒落的煤、矸埋壓住人時,不可驚慌,要在有經驗的干部或老工人指揮下,嚴密監視冒落的頂板及兩幫情況,先由外向里進行臨時支護,打通安全退路,防止頂板繼續冒落傷人,再組織人力搶救被埋在煤、矸下面的遇險者。

    2、搶救時要仔細分析遇險者的位置和被壓情況,盡量不要破壞冒落矸石的堆積狀態,小心謹慎地把遇險者身上的煤、矸搬開,救出傷員。若矸石太大,應多人用撬棍、千斤頂等工具從四周將大矸石抬起來,用木柱撐牢,再將傷員救出;千萬不可盲目用鎬刨、錘打、掀打、拉扯等方法,以免加重遇險者的傷勢。

    3、救出傷員后及時進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救護措施,發生休克時要及時予以搶救,并迅速送往醫院急救。

    4、若大面積跨落、冒頂將人員堵在獨頭巷道內,被堵人員要沉著、冷靜,不要驚慌失措。要找安全地點坐下,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自救。

    5、若冒頂面積大,處理時間長,被堵人員要靜臥休息,減少氧氣消耗。有壓風管路時,可打開閥門,放氣供人呼吸。要注意節約使用礦燈、食品和水。若冒落的煤和矸石量不太大,有可能扒通出口時,應由老工人監視頂板,其他人員采取輪流攉扒的辦法進行自救,并間斷性敲打金屬物,發出求救信號。

    六、井下透水時的自救、互救

    發現透水預兆,要立即向調度中心匯報,若是情況緊急,透水即將發生,必須立即發出警報,迅速采取果斷措施,防止透水發生,并及時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的人員。水害發生后,自救時應注意:

    1、撤退時要服從命令,不可驚慌,要注意往高處走,并沿預定的避災路線出井。

    2、位于透水點下方的工作人員,撤離時遇到水勢很猛和很高的水頭時,要盡力屏住呼吸,用手拽住管路等物,防止嗆水和溺水,奮勇用力闖過水頭,借助管路、巷道壁及其它物體,迅速撤往安全地點。

    3、當外出道路已被水阻隔,無法撤出時,應選擇地勢最高、離井筒或大巷最近地點,要節約使用礦燈和食品,有規律敲打金屬器具,發出求救信號。同時要發揚團結互助精神,共同克服困難;要忍饑靜臥,降低消耗,飲水延命,等待救援脫險,堅信上級會全力營救,是能夠安全脫險的。

    4、若透水來自老空、老窯積水,應同時會有大量有毒氣體涌出,撤離時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濕毛巾掩住口鼻,以防中毒或窒息。

    5、撤離途中經過水門時,前后的一個人撤出后要立即緊緊關住水閘門。水泵司機在沒有接到救災指揮部撤離命令前,絕對不準離開工作崗位。

    七、在有煙霧的巷道里撤退脫險

    在有煙霧的巷道里撤退時,應注意:

    1、在有煙霧的巷道里,停留避難或是建立避災場所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應當采取果斷措施迅速脫離現場,撤到有新鮮風流的巷道。

    2、在有煙霧的巷道里撤退時,必須及時佩帶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應捂濕毛巾。

    3、位于火源進風側人員,應迎著新鮮風流撤退。如果位于火源回風側的人員距火源較近,附近有脫險的通道,而且又有脫險的把握時,可以逆煙撤退,迅速穿過火區,撤到火源的進風側。如果位于火源回風側的人員距火源較遠,在煙氣沒有到達之前,可順著風流盡快從回風出口撤到新鮮風流中去。如果在撤退途中遇到煙氣有中毒的危險時,應迅速戴好自救器,盡快通過捷徑繞到新鮮風流中去。

    4、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應靠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口的一側撤退,并隨時注意這些出口的位置。在煙霧大、視線不清楚的情況下,要摸著巷道壁前進,以免錯過聯通出口。

    在煙霧不嚴重的情況下,應盡量躬身彎腰,低頭快速前進,如煙霧大、視線不清或溫度高時,則應盡量貼著巷道底板和巷道壁,摸著鐵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

    5、在高溫濃煙的巷道撤退時,還應注意利用巷道積水浸濕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辦法進行降溫,或是利用隨身衣物遮擋頭部,以防高溫煙氣的刺激。

    6、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時間內不能安全撤退時,應尋找有壓風管路的地點,用壓風呼吸。

    7、無論逆風或順風撤退,都無法躲避著火巷道或火災煙氣的危害時,應迅速進入避難硐室,或構筑臨時避難所,等待救援。

    8、無論在多么危險緊急的情況下,都不要驚慌,不要狂奔亂跑。那樣很容易疲勞,降低抵抗能力、分析能力、行動能力,過度的緊張和恐懼還會造成精神及行動失常。

    礦井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生災害,要千方百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救護遇難人員,處理災害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資源、財產的損失。特別是在事故初發階段,事故現場的職工能有效自救與互救,或對災害進行處理,這對減輕事故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安監處有責任督促檢查,幫助人力資源部和各基層單位在培訓工作中加強有關礦工自救和互救知識的學習。

    一、自救的準備工作

    1、掌握礦井災害事故的特點和規律,思想上要有“敵情”觀念,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事故發生后要沉著冷靜,不要驚慌失措。

    2、教育職工識別各種災害的預兆,學會處理初發事故的方法和急救措施。

    3、職工要熟悉井下巷道,安全出口和避災硐室,并學會使用自救器。

    4、工作面與采區都應明確標示避災路線,每一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

    二、臨場搶救

    事故發展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由隱蔽到顯現的過程。做好臨場應急搶救工作,就能將萌發的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避免釀成大禍。

    1、直接處于災區的人員,在臨場搶救階段一定要保持頭腦清楚,行動沉著、決策果斷,對事故的發生和可能導致的惡果做出正確的判斷和科學的分析

    2、為了防止災害擴大,要盡快向井上、井下報警。井上報警就是向區隊、調度中心報告;井下報警就是立即通知災區及波及區域的人員。

    3、為了防止災害擴大,要針對不同性質的事故,根據當場可能動員的人力,按照“計劃”要求迅速采取應變措施。

    4、井下發生傷員休克時要立即進行心臟復蘇和人工呼吸;發生創傷流血時要立即進行止血和包扎;發生傷員骨折時要立即進行固定和搬運。

    5、礦人力資源部和各基層區隊要對所有職工進行心臟復蘇、人工呼吸、創傷止血、創傷包扎、骨折臨時固定和傷員搬運等急救知識的培訓工作,使每一個職工都會自救和互救工作。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