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閘門與水閘墻
作者:佚名
2010-06-05 09:22
來源:不詳
防水閘門硐室和水閘墻是井下防水的主要安全設施,凡水患威脅嚴重的礦井,在井下巷道設計布置中,就應在適當地點預留防水閘門硐室和水閘墻的位置,使礦井形成分翼、分水平或分采區隔離開采。在水患發生時,能夠使礦井分區隔離,縮小災情影響范圍,控制水勢危害,確保礦井安全。
井下防水閘門和水閘墻的設計、施工、試驗、日常維護以及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現將國內部分煤礦在這方面的經驗分類匯集如下,可作為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礦井在制定作業規程、安全措施和技術管理工作制度時參考。
一、防水閘門和水閘墻設計原則
(1)在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地區,進行新礦井巷道布置和生產礦井開拓延伸或采區設計時,必須根據水患威脅情況,考慮設置防水閘門或水閘墻的位置,并須在其附近保留足夠的防水煤(巖)柱。
(2)在向設計單位提供防水閘門硐室或水閘墻設計資料時,應提供以下內容:
①最高靜止水位;
②涌水量;
③圍巖性質;
④所在巷道斷面和支護形式。
向設計單位提供防水閘門硐室專用資料時,除上述各項內容外,還必須提供:
①巷道內運輸方式;
②要求巷道通過的正常風量;
③巷道管線電纜布置;
④采用水閘門和水溝閘門的規格等。
(3)防水閘門硐室或水閘墻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設計說明書和計算書;
②工程位置和施工圖;
③主要附屬設施;
關鍵詞:水閘閘門
井下防水閘門和水閘墻的設計、施工、試驗、日常維護以及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現將國內部分煤礦在這方面的經驗分類匯集如下,可作為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礦井在制定作業規程、安全措施和技術管理工作制度時參考。
一、防水閘門和水閘墻設計原則
(1)在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地區,進行新礦井巷道布置和生產礦井開拓延伸或采區設計時,必須根據水患威脅情況,考慮設置防水閘門或水閘墻的位置,并須在其附近保留足夠的防水煤(巖)柱。
(2)在向設計單位提供防水閘門硐室或水閘墻設計資料時,應提供以下內容:
①最高靜止水位;
②涌水量;
③圍巖性質;
④所在巷道斷面和支護形式。
向設計單位提供防水閘門硐室專用資料時,除上述各項內容外,還必須提供:
①巷道內運輸方式;
②要求巷道通過的正常風量;
③巷道管線電纜布置;
④采用水閘門和水溝閘門的規格等。
(3)防水閘門硐室或水閘墻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設計說明書和計算書;
②工程位置和施工圖;
③主要附屬設施;
關鍵詞:水閘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