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壓防滅火
作者:佚名
2010-06-01 15:30
來源:不詳
均壓防滅火的實質是,利用風窗、風機、調壓氣室和連通管等調壓設施,改變漏風區域的壓力分布,降低漏風壓差,減少漏風,從而達到抑制遺煤自燃、惰化火區,或熄滅火源的目的。
一、調壓設施均壓防滅火的原理
(一)調節風窗調壓的原理
如圖10—7-1a所示,在并聯風路Ⅰ分支中安裝調節風窗后,由于風路中增加了風阻,使其風量減少。風量變化引起本分支和相鄰分支壓力分布改變。在圖10—7-1b中,aob和a'codb'分別為安裝風窗前、后的壓力坡度線,對比兩者可見:
1、風窗上風側風流壓能增加,下風側風流壓能降低;A點風流壓能增加,B點風流壓能降低,其增加和降低的幅度取決于風窗的阻力和該分支在網路中所處的地位;
2、因風量減小,風窗前后風路上的壓力坡度線變緩(因風量減小);
圖10—7-1 調節風窗調壓的原理
由上述分析可見,風窗調壓的實質是增阻減風,改變調壓風路上的壓力分布,達到調壓目的。。
(二)風機調壓的原理
在需要調壓的風路上安裝帶風門的風機(實質上是輔助通風機),利用風機產生的增風增壓作用,改變風路上的壓力分布,達到調壓目的。若在圖10—7-1a的Ⅱ分支上安裝帶風門的風機,且使其風量大于原來風量。調壓前后Ⅱ分支壓力坡度線如圖10—7-2所示。afb和a'cfdb'分別為調壓前后的壓力坡度線。對比兩者可見:
圖10—7-2 風機調壓的原理
1、風機的上風側(AF段)風流的壓能降低,下風側(FB段)風流的壓能增加;其降低和增加幅度隨距風機的距離增大而減小;
2、因風路上風量增加,故其壓力坡度線變陡;在Ⅱ分支上安裝風機后,對與其并聯的Ⅰ分支將產生下列影響:風量減小,但減小值小于Ⅰ分支的風量增加值,減小程度取決于所安裝風機的能力及其該分支在網路中的地位;壓力坡度線的坡度變緩。
(三)風窗-風機聯合調壓的原理
使用風窗和風機聯合調壓時,有增壓調節和降壓調節兩種。
1、風窗-風機增壓調節
所謂增壓調節是指使兩調壓裝置中間的風路上風流的壓能增加。為此,風機安裝在風窗的上風側。增壓調節又可分為風量不變和減少兩種。
圖10—7-3a、b分別表示風量不變和風量減少時壓力分布變化特點。
圖10—7-3 風窗-風機聯合增壓調節
2、風窗-風機聯合降壓調節
作降壓調節時,風窗安裝在上風側,風機安裝在下風側。調壓前后壓能變化規律讀者可作類似分析根據上圖分析。
二、生產工作面采空區自燃火源或高溫點的調壓處理
(一)采空區的漏風形式
采空區的漏風基本上可分為并聯漏風和角聯漏風兩種。
1、并聯漏風
圖10—7-4a是后退式回采U形通風系統工作面采空區漏風分布平面示意圖。為了便于分析問題,常常把這種漏風簡單化成一個始、末端分別為工作面下、上口,與工作面風路相并聯的等效風路,如圖10—7-4b(虛線)。
關鍵詞:滅火
一、調壓設施均壓防滅火的原理
(一)調節風窗調壓的原理
如圖10—7-1a所示,在并聯風路Ⅰ分支中安裝調節風窗后,由于風路中增加了風阻,使其風量減少。風量變化引起本分支和相鄰分支壓力分布改變。在圖10—7-1b中,aob和a'codb'分別為安裝風窗前、后的壓力坡度線,對比兩者可見:
1、風窗上風側風流壓能增加,下風側風流壓能降低;A點風流壓能增加,B點風流壓能降低,其增加和降低的幅度取決于風窗的阻力和該分支在網路中所處的地位;
2、因風量減小,風窗前后風路上的壓力坡度線變緩(因風量減小);
圖10—7-1 調節風窗調壓的原理
由上述分析可見,風窗調壓的實質是增阻減風,改變調壓風路上的壓力分布,達到調壓目的。。
(二)風機調壓的原理
在需要調壓的風路上安裝帶風門的風機(實質上是輔助通風機),利用風機產生的增風增壓作用,改變風路上的壓力分布,達到調壓目的。若在圖10—7-1a的Ⅱ分支上安裝帶風門的風機,且使其風量大于原來風量。調壓前后Ⅱ分支壓力坡度線如圖10—7-2所示。afb和a'cfdb'分別為調壓前后的壓力坡度線。對比兩者可見:
圖10—7-2 風機調壓的原理
1、風機的上風側(AF段)風流的壓能降低,下風側(FB段)風流的壓能增加;其降低和增加幅度隨距風機的距離增大而減小;
2、因風路上風量增加,故其壓力坡度線變陡;在Ⅱ分支上安裝風機后,對與其并聯的Ⅰ分支將產生下列影響:風量減小,但減小值小于Ⅰ分支的風量增加值,減小程度取決于所安裝風機的能力及其該分支在網路中的地位;壓力坡度線的坡度變緩。
(三)風窗-風機聯合調壓的原理
使用風窗和風機聯合調壓時,有增壓調節和降壓調節兩種。
1、風窗-風機增壓調節
所謂增壓調節是指使兩調壓裝置中間的風路上風流的壓能增加。為此,風機安裝在風窗的上風側。增壓調節又可分為風量不變和減少兩種。
圖10—7-3a、b分別表示風量不變和風量減少時壓力分布變化特點。
圖10—7-3 風窗-風機聯合增壓調節
2、風窗-風機聯合降壓調節
作降壓調節時,風窗安裝在上風側,風機安裝在下風側。調壓前后壓能變化規律讀者可作類似分析根據上圖分析。
二、生產工作面采空區自燃火源或高溫點的調壓處理
(一)采空區的漏風形式
采空區的漏風基本上可分為并聯漏風和角聯漏風兩種。
1、并聯漏風
圖10—7-4a是后退式回采U形通風系統工作面采空區漏風分布平面示意圖。為了便于分析問題,常常把這種漏風簡單化成一個始、末端分別為工作面下、上口,與工作面風路相并聯的等效風路,如圖10—7-4b(虛線)。
關鍵詞:滅火
下一篇:灌漿與阻化劑防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