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塵肺病
作者:佚名
2010-06-01 15:30
來源:不詳
一、塵肺病及其發病機理
塵肺病是工人在生產中長期吸入大量微細粉塵而引起的以纖維組織增生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它是一種嚴重的礦工職業病,一旦患病,目前還很難治愈.
1.塵肺類的分類
(1)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離SiO2含量較高的巖塵而引的塵肺病稱為硅肺病。患者多為長期從事巖巷掘進的礦工。
(2)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時吸入煤塵和含游離SiO2的巖塵所引起的塵肺病稱為煤硅病肺。患者多為巖巷掘進和采煤的混合工種礦工。
(3)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塵而引起的塵肺病多屬煤肺病。患者多為長期單一的在煤層中從事采掘工作的礦工。
上述三種塵肺病中最危險的是硅肺病。其發病工令最短(一般在10年左右),病情發展快,危害嚴重。煤肺病的發病工令一般為20~30年,煤硅肺病介于兩者之間但接近后者。
2.塵肺病的發病機理
塵肺病的發病機理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關于塵肺病的形成的論點和學說有多種。
進入人體呼吸系統的粉塵大體上經歷以下四個過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氣管內,含塵氣流由于沿程的慣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μm的塵粒首先沉降在其內。經過鼻腔和氣管粘膜分泌物粘結后形成痰排出體外。
(2)在上呼吸道的較大支氣管內,通過慣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使5~10μm的塵粒沉積下來,經氣管、支氣管上皮的纖毛運動,咳嗽隨痰排出體外。
因此,真空進入下呼吸道的粉塵,其粒度均小于5μm,目前比較統一的看法是:空氣中5μm以下的礦塵是引起塵肺病的有害部分。
(3)在下呼吸道的細小支氣管內,由于支氣管分支增多,氣流速度減慢,使部分2~5μm的塵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積下來,通過纖毛運動逐級排出體外。 (4) 粒度為2μm左右的粉塵進入呼吸性支氣管和肺內后,一部分可隨呼氣排出體外;另一部分沉積在肺泡壁上或進入肺內,殘留在肺內的粉塵僅占總吸入量的1%~2%以下。殘留在肺內的塵粒可殺死肺泡,使肺泡組織形成纖維病變出現網眼,逐步失去彈性而硬化,無法擔負呼吸作用,使肺功能受到損害,降低了人體抵抗能力,并容易誘發其它疾病,如肺結核、肺心病等。在發病過程中,由于游離的SiO2表面活性很強,加速了肺泡組織的死亡。
二、塵肺病的發病癥狀及影響因素
1.塵肺病的發病癥狀
塵肺病分為三期:
第一期:重體力勞動時呼吸困難、胸痛、輕度干咳。
第二期:中等體力勞動或正常工作時,感覺呼吸困難,胸痛、干咳或帶痰咳嗽。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時,也感到呼吸困難、胸痛、連續帶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動困難。
2.影響塵肺病的發病因素
(1)礦塵的成分能夠引起肺部纖維病變的礦塵,多半含有游離SiO2,其含量越高,發病工令越短,病變的發展程度越快。
(2)礦塵粒度及分散度塵肺病變主要是發生在肺臟的最基本單元即肺泡內。礦塵粒度不同,對人體的危害性也不同。5μm以上的礦塵對塵肺病的發生影響不大;5μm以下的礦塵可以進入下呼吸道并沉積在肺泡中,最危險的粒度是2μm左右的礦塵。由此可見,礦塵的粒度越小,分散度越高,對人體的危害就越大。
(3)礦塵濃度塵肺病的發生和進入肺部的礦塵量有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塵肺的發病工令和作業場所的礦塵濃度成正比。
(4)個體方面的因素礦塵引起塵肺病是通過人體而進行的,所以人的機體條件,如年齡、營養、健康狀況、生活習性、衛生條件等,對塵肺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肺病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