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采礦工業有哪些職業危害?

    作者:佚名 2010-05-29 19:31 來源:不詳
    在礦山開采中主要的生產性有害因素有生產性粉塵。有害氣體、不良氣象條件、噪聲和振動等。由于井下的勞動強度大,作業姿勢不良,采光照明不佳等,外傷等意外事故最易發生。

    (1)生產性粉塵 生產性粉塵是采礦業中主要的有害因素,在鑿巖、爆破、裝巖、運輸、支護以及回采、填充等生產過程中,均有可能產生大量的含矽量較高的粉塵。目前不少礦井采用濕式鑿巖代替干式鑿巖法,大大降低了作業場所中粉塵的濃度。由于礦山種類不同,地質構造較為復雜,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也不同。

    掘進工接觸的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高,患矽肺的較多,采煤工則患煤肺的較多,平均發病工齡14年。礦工塵肺的發病率與企業的勞動保護狀況有很大關系。

    (2)有害氣體沼氣俗稱瓦斯,多積蓄在巷道頂部。沼氣可以排擠空氣中的氧,引起礦工缺氧,甚至窒息。當沼氣濃度一定時,遇明火即可發生爆炸。

    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主要來源于放炮產生的煙氣,過早進入放炮現場可引起煙炮中毒。

    二氧化碳源于巷道內的朽木、人群呼吸、放炮和煤層,當濃度達到5%時,引起缺氧,達到10%時可使人窒息死亡。

    硫化氫多積于礦井的低洼處,或封閉已久的巷道內。低濃度硫化氫可刺激人的眼、鼻及上呼吸道,高濃度時可使接觸者呼吸、心跳驟停、導致死亡。

    (3)不良氣象條件井下的氣象條件的特點是氣溫高、氣濕大、溫差大。巷道每深入地下100米,流入的空氣因壓縮而升高1℃;在煤礦中每下深30~35米,巖層溫度可增高1℃。由于地下水不斷滲出和蒸發,井下相對濕度一般在80%~90%。在井下1000米處,氣溫可與井口處差25~30℃左右。因此礦工易患感冒、上呼吸道炎癥及風濕性疾病。

    (4)其他危害因素 噪聲和振動主要是由風動工具、皮帶運輸機發出的,長期在強烈的噪聲和振動的作用下能引起職業性耳聾和振動病,還會妨礙工人及時辨認巖層塌落及各種信號。

    勞動強度大和不良工作體位易使工人患腰腿痛、關節炎等,尤易引起滑囊炎。疲勞還會使人反應遲鈍,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外傷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片幫、冒頂、運輸和機械造成的事故

    <

    最近發表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