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回風巷處理不合格砌墻體安全技術措施
作者:佚名
2010-05-24 22:04
來源:本站原創
總回風巷處理不合格砌墻體安全技術措施
××××礦在總回風巷掘進過程中由于遇原有采空區,采用注漿加固圍巖的方法掘進,掘進后采用砌墻架設工字鋼的支護方式進行支護。因施工隊組所砌墻體有部分不符合規程規定,需要重新砌墻處理。為了保證再次施工的質量達標、操作安全,具體措施要求如下:
1、復查工程質量
首先,準確標記現場不合格地段,確定砌墻工程量。
2、拆、砌墻施工工藝
支護:首先平整底板把方木做頂梁使用,要選用優質坑木(坑木要求兩頭粗細一樣)做立柱,拆、砌墻時的支護位置要在作業點及前后,作業點范圍要有向巷道兩個方向進行超前加固,超前加固距離不小于3m。方木采用4500×200×200mm,由于巷道較高,在支護時要搭設腳手架,腳手架要架設穩固,架設好后要認真檢查,確認搭臺穩固后再進行支護工作。有至少三人在腳手架上抬方木,下面至少四人抬坑木進行支護,頂梁的支護位置在要拆墻一側離幫約1—1.2m處,支護的坑木位置每個工字鋼下方、兩根工字鋼之間均架設一根,方木與坑木之間要吃緊、吃勁架設牢靠、穩固,方木與坑木之間用耙釘相接,支護時支柱要整齊成排、成行。頂梁接續頂梁,頂梁與頂梁之間要有一定重合距離,不小于0.5m,具體方法參照拆、砌墻臨時支護示意圖。
拆墻:拆墻前跟班隊干要認真檢查工作地點的支護情況,確認支護可靠后方可作業。拆墻時先由瓦斯檢查工檢查作業地點的瓦斯情況,尤其要檢查墻縫隙內瓦斯情況,若發現瓦斯異常要立即停止作業,及時匯報調度室,只有瓦斯濃度符合規程規定時方可作業。隨著拆墻的進行瓦斯檢查工要分時段檢查作業地點的瓦斯,并及時向調度匯報。人員站在腳手架上先找最上部容易拆下的料石開口,若沒有松動的料石可采用風鎬、手鎬、釬子、大錘自上而下將幾塊料石敲碎,然后再逐塊拆(退)下料石,從上往下開始依次一層一層拆墻,拆下的料石要堆放整齊,料石上的水泥要刮干凈、堆放整齊,以備砌墻時使用。待不合格的砌墻拆完后,再進行砌墻,砌墻質量要嚴格以規程為標準進行作業。砌墻時,豎縫要錯開,橫縫要水平,排列要整齊;砂漿要飽滿,灰縫要均勻一致,墻厚要符合標準,兩墻之間要用砂漿充填。砌墻厚度0.5m,砌墻壁后砌一層充填一層,充填實在,巷道兩幫出現空洞無幫時,砌墻基礎深度0.8m,砌墻厚度0.6m,按規定的中腰線挖出煤矸,平整基礎底,澆灌砼基礎,搗固實在,鋪設軌道底梁,然后再鋪砂漿砌墻。
3、砌墻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
(1)、拆墻只能用大錘、手鎬、風鎬、釬子等工具施工,不準采用放炮方法。拆墻之前要塔腳手架,保證人員安全,腳手架要架設牢靠。
(2)、在作業過程中要注意工字鋼上方的水泥蓋板,防止其掉下傷人。對于個別危險的蓋板要將其固定,且不可取下蓋板防止頂板煤矸落下傷人。
(3)、人行道上作業人員不得用手或作業器具觸碰運轉皮帶,以免造成皮帶傷人事故。
(4)、人工運料前要將巷道行人側的雜物清理干凈,防止在搬運物料時人員絆倒,人工運料時將卸下的材料放于人行道側,必須堆放整齊,放平放穩,防止滾落砸傷人員。
(5)、人工運送材料嚴禁亂扔、亂放、亂堆,作業完畢后,作業人員要把施工現場清理干凈。在用料和傳料過程中,要輕拿輕放,施工人員要配合默契。防止人員砸傷。
(6)、皮帶運料期間,人員嚴禁攀爬皮帶。
(7)、拆墻時、作業過程中要有專人監視工字鋼、木支柱、拆墻側幫的情況,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及時進行處理并向調度室匯報。跟班隊干要將具體監視人員安排到人。
(8)、跟班隊干要在現場跟班,待拆墻段將墻拆掉一層時(工字鋼與墻脫離)向調度匯報工作地點支護(有無倒架、歪架、頂板冒落等)、瓦斯情況。
(9)、當拆開墻時,要注意觀察幫的情況,看其有無片幫危險,對于有片幫危險的要及時處理,只有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作業。
(10)、拆、砌墻施工期間,必須加強對頂、幫圍巖的檢查,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發現問題必須先進行支護,處理浮石、活石,無問題后方可進行拆、砌墻的施工工作。
(11)、砌墻時應先將幫內的雜物清理干凈,雜物要及時置于皮帶運出。拆墻必須拆到規定位置,砌墻時水泥、河沙、水的配比按1:2:2。
(12)、所有作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安全技術措施,確保安全作業。
(13)、未述部分嚴格按照原作業規程、《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等相關規定執行。
(14)、拆墻的高度,視質量(灰縫、干縫)而定,只有質量合格,方可停拆。
××××礦在總回風巷掘進過程中由于遇原有采空區,采用注漿加固圍巖的方法掘進,掘進后采用砌墻架設工字鋼的支護方式進行支護。因施工隊組所砌墻體有部分不符合規程規定,需要重新砌墻處理。為了保證再次施工的質量達標、操作安全,具體措施要求如下:
1、復查工程質量
首先,準確標記現場不合格地段,確定砌墻工程量。
2、拆、砌墻施工工藝
支護:首先平整底板把方木做頂梁使用,要選用優質坑木(坑木要求兩頭粗細一樣)做立柱,拆、砌墻時的支護位置要在作業點及前后,作業點范圍要有向巷道兩個方向進行超前加固,超前加固距離不小于3m。方木采用4500×200×200mm,由于巷道較高,在支護時要搭設腳手架,腳手架要架設穩固,架設好后要認真檢查,確認搭臺穩固后再進行支護工作。有至少三人在腳手架上抬方木,下面至少四人抬坑木進行支護,頂梁的支護位置在要拆墻一側離幫約1—1.2m處,支護的坑木位置每個工字鋼下方、兩根工字鋼之間均架設一根,方木與坑木之間要吃緊、吃勁架設牢靠、穩固,方木與坑木之間用耙釘相接,支護時支柱要整齊成排、成行。頂梁接續頂梁,頂梁與頂梁之間要有一定重合距離,不小于0.5m,具體方法參照拆、砌墻臨時支護示意圖。
拆墻:拆墻前跟班隊干要認真檢查工作地點的支護情況,確認支護可靠后方可作業。拆墻時先由瓦斯檢查工檢查作業地點的瓦斯情況,尤其要檢查墻縫隙內瓦斯情況,若發現瓦斯異常要立即停止作業,及時匯報調度室,只有瓦斯濃度符合規程規定時方可作業。隨著拆墻的進行瓦斯檢查工要分時段檢查作業地點的瓦斯,并及時向調度匯報。人員站在腳手架上先找最上部容易拆下的料石開口,若沒有松動的料石可采用風鎬、手鎬、釬子、大錘自上而下將幾塊料石敲碎,然后再逐塊拆(退)下料石,從上往下開始依次一層一層拆墻,拆下的料石要堆放整齊,料石上的水泥要刮干凈、堆放整齊,以備砌墻時使用。待不合格的砌墻拆完后,再進行砌墻,砌墻質量要嚴格以規程為標準進行作業。砌墻時,豎縫要錯開,橫縫要水平,排列要整齊;砂漿要飽滿,灰縫要均勻一致,墻厚要符合標準,兩墻之間要用砂漿充填。砌墻厚度0.5m,砌墻壁后砌一層充填一層,充填實在,巷道兩幫出現空洞無幫時,砌墻基礎深度0.8m,砌墻厚度0.6m,按規定的中腰線挖出煤矸,平整基礎底,澆灌砼基礎,搗固實在,鋪設軌道底梁,然后再鋪砂漿砌墻。
3、砌墻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
(1)、拆墻只能用大錘、手鎬、風鎬、釬子等工具施工,不準采用放炮方法。拆墻之前要塔腳手架,保證人員安全,腳手架要架設牢靠。
(2)、在作業過程中要注意工字鋼上方的水泥蓋板,防止其掉下傷人。對于個別危險的蓋板要將其固定,且不可取下蓋板防止頂板煤矸落下傷人。
(3)、人行道上作業人員不得用手或作業器具觸碰運轉皮帶,以免造成皮帶傷人事故。
(4)、人工運料前要將巷道行人側的雜物清理干凈,防止在搬運物料時人員絆倒,人工運料時將卸下的材料放于人行道側,必須堆放整齊,放平放穩,防止滾落砸傷人員。
(5)、人工運送材料嚴禁亂扔、亂放、亂堆,作業完畢后,作業人員要把施工現場清理干凈。在用料和傳料過程中,要輕拿輕放,施工人員要配合默契。防止人員砸傷。
(6)、皮帶運料期間,人員嚴禁攀爬皮帶。
(7)、拆墻時、作業過程中要有專人監視工字鋼、木支柱、拆墻側幫的情況,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及時進行處理并向調度室匯報。跟班隊干要將具體監視人員安排到人。
(8)、跟班隊干要在現場跟班,待拆墻段將墻拆掉一層時(工字鋼與墻脫離)向調度匯報工作地點支護(有無倒架、歪架、頂板冒落等)、瓦斯情況。
(9)、當拆開墻時,要注意觀察幫的情況,看其有無片幫危險,對于有片幫危險的要及時處理,只有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作業。
(10)、拆、砌墻施工期間,必須加強對頂、幫圍巖的檢查,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發現問題必須先進行支護,處理浮石、活石,無問題后方可進行拆、砌墻的施工工作。
(11)、砌墻時應先將幫內的雜物清理干凈,雜物要及時置于皮帶運出。拆墻必須拆到規定位置,砌墻時水泥、河沙、水的配比按1:2:2。
(12)、所有作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安全技術措施,確保安全作業。
(13)、未述部分嚴格按照原作業規程、《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等相關規定執行。
(14)、拆墻的高度,視質量(灰縫、干縫)而定,只有質量合格,方可停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