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突水危險地帶的措施
作者:佚名
2010-01-22 20:28
來源:網絡轉載
(1) 探斷層。在井下各生產地區探清周圍存在的斷層位置、斷層落差的大小,對于防止出水是很重要的,探清斷層帶是否含水,斷層另外一側強含水層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經探鉆之后,如果證實斷層帶本身不含水,距離含水層又比較遠,那么采掘工作面是比較安全的。
(2) 穿越斷層。如果巷道需要穿過斷層到另一盤進行采掘,這就需要探清另一盤的含水層位置,水量大小,必要時要對另一盤的含水層進行放水降壓。為防止采掘后斷層帶撓動引發出水,對穿越斷層帶一段巷道的底板進行砌碹加固,防止含水層水沿斷層面涌出。
(3) 遠離斷層。如果斷層另一側強含水層位置很高,巷道水平穿越有困難,這就應該提早抬高巷道標高,從遠離含水層的高處穿越斷層。如果巷道掘進方向與斷層面走向平行,而另一側有強含水層,此時應確定安全距離,并每隔一定距離垂直巷道探測斷層位置,隨之調整巷道位置,避免巷道掘入或接近另一盤的強含水層。
(4) 避開陷落柱。對防水而言,陷落柱是個危險體,遇到含水陷落柱則十分危險。目前,我們的辦法只有遠離它。對于深部的采掘工作面我們采用物探儀器———無線電透視儀大面積進行煤層透視,發現陷落柱存在,則應避開另選安全地方生產。此外,還應十分注意或避開大面積底板巖層破壞地段,諸多小斷層交叉或交匯地段等可能出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