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設備管理制度

    作者:佚名 2009-10-05 12:22 來源:本站原創

    設備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為適應硫磺溝公司的體制改革和發展,加強設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根據具體情況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的全部生產設備的管理
    一、 根據現代化礦井的需要,設備管理應貫徹執行依靠技術進步,促進生產發展和預防為主的方針,密切結合生產實際,堅持設計、制造與使用相結合: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二、 設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對設備進行綜合管理,做到全面規劃,合理選購,及時安裝,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科學檢修,適時改造和更新,以不斷改善和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素質,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和投資效益。
    三、 搞好狀態監測維修和努力提高計算機輔助管理,不斷提高設備管理和維修技術現代化水平。
    四、 公司的設備統一由機運隊管理,機運隊要參與設備的調研、規劃、選型、購置、安裝、調試、維修保養、改造、更新、封存和報廢等過程的綜合管理。

    第二章 設備規劃、選購、安裝調試及驗收
    一、公司需要增加主要生產設備時,應有生產技術部或使用部門會同機運隊提出增加設備的技術性能、可靠性和維修性的要求,在機電副經理和總工主持下,有生產技術、機運、物資供應和使用單位參加進行技術和經濟論證,必要時派人到其他有關使用單位和制造廠家進行考察,做出可行性結論,以便做出租賃、購置或制造的決策。
    二、設備選型應采用通用化、標準化,選購的設備應是經過技術鑒定、有生產許可證的、非淘汰型產品,購置計劃應由機運隊會同生產技術部編制,交機電經理審閱后,由機電副經理提交公司會審,通過后并列入維簡購置計劃。凡因個人行為使設備購置不當的,造成積壓或浪費,應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自行研制設備時,應由機電副經理組織機運隊、使用部門的技術人員共同制定設計方案,并做出設計,經機電副經理審閱后,并嚴格按設計資料制造,完工后,經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技術鑒定和試運行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技術資料應齊全。對于外委制造設備時,還應報總公司生產技術部審批后方可實施,所委托的制造廠,必須是技術力量強,有同類產品生產許可證的。
    四、設備到貨后,應由機運隊、物資供應部、檔案資料室和使用單位共同驗收,做好記錄,并做出驗收報告存檔。原始技術資料由檔案資料室保存建檔,備份或復印件由機運隊保管,隨機配件由物資供應部管理。若有損壞、缺件、質量差或與定貨要求不符等情況,應由物資供應部立即向廠家或銷售部門索取、索賠或退貨。對于到制造廠家驗收設備時,應攜帶有關技術質量驗收標準。要求組裝進行試運,并且技術資料齊全,應按其技術質量標準進行驗收,把好質量關。
    五、設備到貨經過驗收后,應及時安裝調試,投入使用。新型設備安裝時,廠家應提供技術服務。若暫不用的設備和零部件等,必須由供應部入庫妥善保管,防止損壞和丟失,并作好防火、防盜工作。
    六、機運隊參與公司新建、擴建、開拓延伸、提出改造的設備規劃,選型、購置等工作,提出設備的可靠性、維修性要求,并參與設備的驗收和安裝調試工作。施工單位與使用單位要建立嚴格的交接手續,做到設備的附件、備件、工具和技術資料齊全。機運隊要把好設備投產前的 質量、備件和資料的驗收關。
    七、建立健全設備的交接驗收手續、檔案管理與設備管理考核制度,并將圖紙、使用維護說明書、質量檢查、設備驗收報告等技術資料移交機運隊入檔管理。
    八、對主要設備的安裝使用,技術人員 應參與編制操作規程和安裝質量標準。不完好的設備不準安裝。安裝完畢后,應由安裝、使用、安檢、機運等單位參加驗收,進行試運轉并辦理移交手續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三章 設備使用和維護
    一、 所有使用的設備都必須嚴格按照設備操作維護規程和完好標準進行使用與維護。凡未使用過的新型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由主管技術人員制定出操作維護規程,報有關部門審批后,組織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和使用單位負責人學習,并考試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二、 貫徹執行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的原則,誰使用誰維護,并實行憑證操作,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單人使用的設備由操作者負責,多人操作的設備、生產線實行包機制。共用設備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對多班制生產的設備,操作著必須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設備應有運行記錄,主要管路、纜線裝置和已實行集中遙控的設備,應設置專職機電維修工負責分片包干巡回檢查維護等工作。
    三、 各種主要設備司機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四、 設備司機都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五、 使用中的設備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動作可靠否則不準使用。
    六、 嚴格執行每日強制檢修制,日常保養制和定期維護保養制,確保設備整齊、清潔、安全經濟運行。并做好各項記錄.
    七、 主要設備應分別制定合理的運行標準和消耗,定期進行測試嚴禁設備超負荷或帶病運轉,防止和杜絕跑、冒、滴、漏。
    八、 隊、班、組實行維修負責制,對負責管轄范圍內的設備作好巡回檢查,計劃維修和故障檢修,對重點設備關鍵部位要進行日常點檢和定期點檢,并作好記錄。
    九、 鍋爐壓力容器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使用和管理,定期進行檢測和預防性試驗。
    十、 加強儀器儀表的管理。所有使用的儀表、儀器和控制裝置,必須按規定周期進行校驗,保證靈敏、準確、可靠。
    十一、 加強潤滑管理,建立并嚴格執行潤滑“五定”(定人、定質、定量、定點、定期)制度,作好換油記錄,主要設備要建立潤滑卡片。根據油脂狀態監測換油,實行設備潤滑的動態管理。建立油脂化驗,設專兼職管理。新到的潤滑油必須經檢驗合格后物資供應部方能入庫,并妥善保管和定量發放。
    十二、 設備發生事故時,及時向機運隊和安檢部匯報,并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追查,根據情節輕重和責任大小,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或經濟賠償,觸犯法律者要依法追究,對損壞設備的修復材料費等應由事故部門承擔。對隱瞞不報或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應加重處罰,并追究領導責任。使用單位要建立設備事故和未遂事故記錄,做好統計分析工作,對經常發生的事故類別、時間、場地、部位和原因等進行分析研究,制訂改進措施
    十三、 大型設備及壓力容器等應做好每臺設備有檔案、有記錄.
    十四、 每隊必須建立設備手冊,做到日常設備檢查、驗收、交接等有記錄。
    第四章 設備檢修
    一、 堅持執行設備的維護保養與預防檢修相結合的檢修制度。積極推行故障診斷的狀態監測技術,按設備運行狀態合理確定檢修時間和檢修制度,逐步向預知檢修方向發展,以提高檢修質量,降低檢修費用,縮短檢修停機時間。
    二、 設備檢修分為小修(日常檢修)、中修(一般檢修)和大修理,設備小修和中修所需材料費用直接攤入生產成本(小修列入各單位費用指標,中修列公司成本指標)。設備大修費用由設備大修理資金支出。
    三、 加強設備大修理資金的管理,設備大修理基金由機運隊按計劃控制使用,專款專用,不得挪用。
    四、 委托檢修的設備,由機運隊統一安排,承擔檢修的部門必須取得相應設備檢修許可證。
    五、 設備大修應由修理部門申請開工報告。由機運隊做大修理預決算。竣工后,應做空、輕、重負荷的運轉和效能測定,按照設備出廠質量驗收標準嚴格驗收,隱蔽工程應有中間驗收記錄。驗收記錄將檢修內容詳細記入在設備履歷表內。
    六、 大修理后的大修理設備要實行保修制,在保修期內,發生的修理質量問題,應由承修部門免費修理,保修期規定不得少于三個月。
    七、 加強設備驗收管理工作。設備檢修質量驗收,應由使用部門、檢修部門和機運隊共同參加,按照檢修質量驗收標準進行驗收,作好記錄,辦理交接驗收手續,不完好設備不準使用。
    八、 一般檢修計劃由使用單位提供,機運隊審核,列入月生產計劃。生產計劃。檢修單位制定檢修的項目、進度、工藝和安全措施,報有關部門審批后,方可執行。檢修計劃的完成情況,由機運隊進行考核,并列入經營考核中,做到保質、保量、保工期。
    九、 實行強制檢修和維護保養制,主要生產設備要保證有每天不少于2小時的檢查、維修、保養時間。若發現設備故障在2小時內無法排除的,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組織力量進行檢修。(主要設備:采煤機、前部運輸機、后部運輸機、轉載機、破碎機、順槽皮帶運輸機、主井強力膠帶運輸機、乳化泵站、移動變電站、井下變電所、地面變電所、掘進機、主通風機、主排水泵、主提升機)
    十、 各部門應實行設備包機制,包機人員在強制檢修時間內都應參加檢修和維護保養工作。每次檢修完畢后,當班包機人員負責驗收。
    十一、 停產檢修應集中力量解決日常不能檢修的主要設備缺陷和各種安全保護裝置的試驗和整定。停產檢修確定后應編制檢修工作計劃、檢修質量標準、安全措施、勞動組織。
    十二、 應組織參加檢修的人員學習討論停產檢修計劃、檢修質量標準和檢修安全措施,以保證落實措施。在停產前應有生產經理組織有關部門召開檢修平衡會。并協調人員、材料、車輛、停風、停電、停水、停氣和停機方面的工作。
    十三、 綜采設備應制定一般檢修和大修理計劃,進行“四檢”(班檢、日檢、月檢、季檢),不合格的設備禁止投入使用。
    十四、 機運隊要組織好維修用備品、配件的生產、供應工作,作好備品、配件的管理工作,編制配件貯備定額和消耗定額,保證經濟合理儲備,配件儲備資金一般是設備原值的2~4%,關鍵設備的配件可適當增加儲備,配件應由物資供應部統一集中管理。領用時實行交舊領新的原則,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進行修舊利廢工作。使用單位編制配件計劃,由機運隊審核交物資供應部采購。

    第五章 設備租賃、調劑利用與調撥
    一、 閑置設備應及時進行回收,暫不需要或連續六個月以上停用的設備應進行封存,封存的設備必須檢修好,妥善保管、定期保養,嚴禁拆卸,防止丟失損壞。
    二、 待報廢的設備嚴禁作為閑置設備轉讓或出租。
    三、 設備的調劑、調撥應由公司經理批準,辦理相關手續。

    第六章 設備改造、更新與報廢
    一、 根據長遠發展規劃和現有設備技術狀態制定設備的改造更新規劃,由機運隊制定年度計劃,經機電副經理、總工審批后報集團公司生產技術部、規劃發展部審批,由機運隊組織實施。
    二、 一般設備的改造更新計劃,由機運隊提出方案經機電副經理、總工審批。對于主要設備的改造更新,應由機電經理、總工組織技術經濟論證,經公司批準后執行。
    三、 設備技術改造應結合大修理進行。改造所需費用不超所改造設備大修理費用的70%時,可列入大修理費用開支;若超過時應列入技術改造計劃,所需費用從維簡資金安排解決。
    四、 新設備更新的原則,是用技術性能先進的設備更新技術性能落后又無法修復改造的舊設備;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設備,可以報廢更新。
    1、 設備老化,技術狀態落后,耗能高,效率低或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的老、舊、雜設備;
    2、 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進行改造又不經濟的
    3、 遭受意外災害、損壞嚴重、無法修復的;
    4、 國家或有關部門規定應淘汰的設備。
    五、 設備報廢可結合設備清查,作為日常工作進行,由機電副經理、總工組織機運隊組成鑒定小組,提出報廢意見,按照《煤炭工業企業設備管理規程》第55條規定,經公司領導批準后執行。
    六、 待報廢設備在批準前,應妥善保管好。已批準報廢的設備,應將其中可利用的部分拆卸,入庫保管。辦理報廢的財務手續。報廢設備的殘值收益,必須用于設備的改造與更新費用。


    第七章 設備的基礎管理
    一、 建立健全設備的技術檔案、技術資料齊全,存放整齊。由機運隊設專人統一管理。主要生產設備要建立設備履歷表和技術特征卡片,一臺一檔。作好設備檢修,測試、檢驗、技術整定、技術改造,安裝試運轉和驗收等記錄,繪制提升、運輸、通風、壓風、排水、通訊、供電、供熱、供水等系統圖
    二、 設備基礎管理要求數量清,狀態明,屬性準,帳、卡、物一致,各種設備逐臺編號、登帳、建卡,機運隊要建立設備總臺帳,使用單位要建立設備分臺帳,設備的分布狀況及屬性變化,可用圖、牌板管理,有條件的應用計算機管理。
    三、 逐步制定、整定、完善以下定額:
    1、 設備檢修工時、費用定額;
    2、 維修配件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
    3、 采、掘、運設備的裝備定額;
    4、 大型設備的能耗定額;
    5、 設備運行費用定額。
    四、加強設備的經濟技術指標的管理與考核。要求大型在用固定設備臺臺完好,設備綜合完好率90%以上,設備待修率不高于5%,設備事故率1%以下,設備使用率80%以上,設備新度系數年年遞增。
    第八章 附則
    本制度若與上級規定有抵觸之處的按上級文件規定執行。

    昌吉硫磺溝分公司
    2003年10月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