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煤礦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復習題

    作者:佚名 2009-10-04 13:06 來源:本站原創

    煤礦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復習題

    1、張文學董事長在集團公司第五次安全健康環境委員會上,全面客觀地分析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對當前安全工作提出了"五抓四嚴"的要求,其中“五抓”指的是什么?
    答:抓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真正做到安全第一;抓現場管理,確保集團公司有關要求在現場執行到位;抓規范操作,杜絕三違和不規范操作行為;抓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抓主要矛盾,突出安全工作重點。
    2、張文學董事長在集團公司第五次安全健康環境委員會上,全面客觀地分析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對當前安全工作提出了"五抓四嚴"的要求,其中“四嚴”指的是什么?:
    答:嚴格安全責任制落實、嚴格安全考核、嚴格監督檢查、嚴格事故查處落實。
    3、《唐山市政法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關于依法懲治安全生產領域違法犯罪的若干意見》中: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具有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發生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以及其他造成嚴重后果情形之一的,有如何規定?
    答:依法按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處以責任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4、《唐山市政法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關于依法懲治安全生產領域違法犯罪的若干意見》中: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具有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發生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以及其他嚴重后果情形之一的,有如何規定?
    答:依法按重大責任事故罪處以責任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5、開灤集團公司企業傷亡事故責任追究與考核辦法中規定:“當企業發生重傷1至2人、重大未遂、二級及以上重大非傷,屬本單位責任的路外、表外死亡事故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什么考核?
    答:一、對事故負有直接責任的,予以解聘;二、對事故負有間接責任的,解聘或誡勉談話;三、對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的,誡勉談話;四、事故區科主管領導免職(免職后,一年內不得安排擔任同級職務)。

    6、 什么叫串聯通風?
    答:井下用風地點的回風再次進入其他用風地點的通風方式。
    7、在有架線地點裝卸料時,應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答:必須采取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必要時要將該處的架線電源切斷。
    8、同一采煤工作面使用支柱的要求是什么?
    答: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類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在地質條件復雜的采煤作面中必須使用不同類型的支柱時,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
    9、放頂人員應該站在什么位置?
    答:應該站在支架完整,無崩繩、崩柱、甩鉤、斷繩抽人等危險的安全地點工作。
    10、液壓支架不接頂,會出現什么問題?
    答:會造成頂板離層、下沉,頂板出現臺階壯,支架前移困難等。
    11、規程中對一個采區內同一煤層中布置工作面的個數作何要求?
    答:一個采區內同一煤層不得布置3個(含3個)以上的回采工作面和5個(含5個)以上掘進工作面同時作業。
    12、掘進工作面的找掉順序?
    答:由外向里、先頂后幫。
    13、有中、腰線巷道噴射混凝土支護分項工程質量檢驗的基本項目有那幾項?
    答:凈高、凈寬、噴厚。
    14、煤礦井下供電的三大保護是什么?
    答:過流保護、漏電保護和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
    15、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多少米的距離?
    答:0. 3米
    16、使用液力偶合器的優點是什么?
    答:改善機器的起動性能、具有過載保護作用、可以減緩傳動系統的沖擊和振動、在多電機傳動系統中能使多臺電動機的負荷分配趣于均衡。
    17、“一炮三檢”指的是什么?
    答:裝藥前、放炮前、放炮后檢查瓦斯。
    18、瓦斯爆炸必須同時具備哪三個條件?
    答:1)瓦斯濃度為5%-16%;
    2)引火溫度為6500C-7500C;
    3)氧含量在12%以上。
    19、采掘工作面的突水征兆有哪些?
    答: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鼓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嗅味。
    20、關于礦井輔助運輸的“八不準”規定是什么?
    答:凡絞車牽引運輸巷道及交岔口無聲光信號及安全設施的,不準提升運輸;運輸系統無躲避位置,不準安置傳送信號;運輸巷道內有人,不準發送信號;運輸軌道不符合標準、車輛不完好,不準提升運輸;絞車不完好,不準提升運輸;交岔巷道無專人閘人,不準提升運輸;兩個單位共用一個提運系統,不準同時運輸;礦車發生落道,不準用絞車強制復軌。
    21、規程中對靠近掘進工作面10m內的支護有何規定?
    答:掘進工作面嚴禁空頂作業,靠近掘進工作面10m內的支護,在爆破前必須加固。爆破崩倒、崩壞的支架必須先行修復,之后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修復支架時必須先檢查頂、幫,并由外向里逐架進行。
    22、操作井下電氣設備應遵守哪些規定?
    答:1、非專職人員或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2、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并穿電工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3、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必須有良好絕緣。
    23、礦井通風的任務有哪些?
    答:1、供給井下適量的新鮮空氣;
    2、沖淡并排除各種有毒有害氣體和礦塵;
    3、創造良好的氣候條件。
    24、如何處理局部積聚的瓦斯?
    答:1、在積聚瓦斯的地點增大風量或提高風速,將瓦斯沖淡和排出;
    2、在局部積聚瓦斯地點封閉隔絕;
    3、抽放排出。
    25、斜巷運輸必須堅持什么制度
    答:斜巷運輸必須堅持“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制度
    26、為什么嚴禁在礦車兩側推車?
    答:因為井下運輸巷道的巷幫與車輛之間不是處處都能保持足夠大的間隙,如果在礦車的兩側推車前進,遇到巷道突然變窄處時,會把側旁的推車人擠在巷幫上,發生傷亡事故。
    27、為什么嚴禁在同一層罐籠內人員和物料混合提升?
    答:為了防止提升過程中因罐籠的擺動而引起礦車等物料在罐籠內移動,擠傷人或出現礦車竄出罐籠帶人一起掉入井筒的事故。
    28、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與巷道連接處20m范圍內有何規定?
    答: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與巷道連接處20m范圍內,必須加強支護;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面,此范圍內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其他采煤工作面,此范圍內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安全出口必須設專人維護,發生支架斷梁折柱、巷道底鼓變形時,必須及時更換、清挖。
    29、錨桿尾端外露長度是怎么規定的?
    答:不應大于50mm,也不應小于30mm。
    30、斜巷施工期間兼作行人巷時,必須每隔多少米設置躲避洞并設紅燈?
    答:40m
    31、打眼作業時打眼工可不可以騎在錘架上或正對眼門操作,應站在錘架的什么位置?
    答:不可以,人員應站在錘架的一側
    32、噴射混凝土支護的順序是什么?
    答:先墻后拱,先凹后凸
    33、光面爆破,周邊眼封泥長度不小于多少?
    答:300mm
    34、平巷采用金屬支架支護,支架的前傾后仰不應超過多少度?
    答:±10
    35、采煤工作面刮板輸送機必須安設停止和啟動信號的裝置,發出信號點的間距不得超過多少?
    答:15米。
    36、《煤礦安全規程》第448條規定:照明、信號、電話和手持式電氣設備的供電額定電壓,不得超過多少?
    答:127V
    37、為防止井下出現裸露的電火花或電弧,減少發生觸電、漏電、短路等故障的機率,井下電纜的連接要求的“三無”是什么?
    答:無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
    38、防爆結合面三要素是什么?
    答:結合面的長度、間隙、粗糙度。
    39、處理拒爆時,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答:(1)由于連線不良造成的拒爆,可以重新連線起爆;(2)在距拒爆炮眼0.3米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3)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拒爆炮眼;(4)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報爆的電雷管;(5)在拒爆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距爆無關的工作。
    40、簡答《煤礦安全規程》對局部通風機的安裝和使用有哪些規定?
    答:1)局部通風機必須安裝在進風流中,距回風機不小于10米;
    2)必須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3)必須采用三專供電;4)嚴禁使用3臺以上(含三臺)風機同時向一個掘進工作面供風,嚴禁使用1臺風機同時向2個作業的工作面供風;5)必須實行風電閉鎖。
    41、裝藥前和爆破前有哪些情況時嚴禁裝藥爆破?
    答:(1)采掘工作面的控頂距離不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或者支架有損壞,或者傘檐超過規定;(2)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3)在爆破地點20m以內,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堵塞巷道斷面1/3以上;(4)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透老空等情況;(5)采掘工作面風量不足。
    42、人員在架線電機車行駛的巷道內行走時有什么要求?
    答:(1)要走行人側,不要在道芯內行走;
    (2)不得打鬧,不要碰觸架線;
    (3)隨身攜帶工具物品要平拿平放,防止舉高碰觸架線;
    (4)隨時注意來往車輛,及時避讓。
    43、為什么斜井提升時嚴禁蹬鉤、行人?
    答:因為斜井提升時,由于車輛在運行中容易發生突發性事故,造成斷繩跑車、脫軌掉道和翻車等事故,如果扒車和蹬鉤摘掛鉤或在斜井內行走,非常容易被擠、碰或挫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44、“三不生產”指的是什么?
    答: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排除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
    45、采用滾筒驅動帶輸送機輸送時,必須裝設什么保護裝置?
    答:防滑、堆煤、防跑偏、煙霧、溫度、自動灑水等保護裝置。
    46、煤礦井下常見的過流故障有哪些?
    答:短路、過載和斷相。
    47、開關手把在切斷電源時必須閉鎖,并懸掛有什么字樣的警示牌?
    答:“有人工作不準送電”。
    48、刮板輸送機間搭接安裝有什么標準和規定?
    答:刮板輸送機安裝要求達到平、直、順、穩,運行時平穩不晃動,無卡阻,機頭搭接機尾時高度不小于0.3米,前后交錯不小于0.5米。
    49、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高、低壓電纜之間的間距最小是多少?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最小是多少?
    答:0.1m 和0.05m。
    50、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什么?
    答: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可入井。
    14、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業地點,電動機及其開關附近20米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應當怎么辦?
    答: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51、對焊接場地有何要求?
    答:工作場地必須通風良好,無易燃、易爆物品。各類氣瓶要距明火10m以上;氧氣瓶距乙炔瓶5m以上;在重點防火、防爆區焊接作業時.必須辦理用火審批單,并制定防火、防爆措施。
    52、掘進工作面必須使用的“四雙、三專、兩閉鎖、一切換”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四雙:雙風機、雙電源、雙開關、雙線路;
    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
    兩閉鎖: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
    一切換:主風機與備用風機能自動切換。
    53、引起礦井火災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引起礦井火災的三個基本要素是:火源、可燃物和空氣。以上三個要素必須同時存在,缺一不可。
    54、井下空氣按體積計算氧氣濃度不得低于多少?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多少?
    答:氧氣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過0.5%。
    55、發生水災、火災時的避災原則?
    答:當工作面發生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事故時,作業人員要逆風流撤出。若人員在事故點順風流側時,應就近進入新風流側。當工作面發生水災時,要由下向上撤出,下運人員就近向上撤出。
    56、事故隱患的分級是怎樣分的?
    答:按其危害程度、解決難易分為A、B、C、三級。其中:
    A級安全隱患是指:解決難度大,須由煤業公司或集團公司統一安排解決的安全隱患;
    B級安全隱患是指:解決難度較大,須經礦業公司統一安排解決的安全隱患;
    C級安全隱患是指:區(隊)在業務部門指導下,能夠解決的安全隱患。
    57、發生頂板事故的預兆有哪些?
    答:發生聲響、掉渣、片幫煤增多、頂板出現離層、漏粉、有淋水。
    58、煤塵爆炸的條件是什么?
    答:煤塵本身具有爆炸性;空氣中懸浮的煤塵濃度為45—2000克/立方米;有足夠的引爆熱源,一般為700—850攝氏度。
    59、礦井常見的電氣事故類型有哪些?
    答:短路、過載、斷相、漏電、接地、過電壓、失爆等。
    60、井下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應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則,即對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傷員,必須先復蘇,后搬運;對出血的傷員,必須先止血,后搬運;對骨折的傷員,必須先固定,后搬運。
    61、《煤礦安全規程》關于采掘作業地點瓦斯濃度規定:
    答:1、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米以內的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放炮,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電動機或其開頭安設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5%,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62、預防煤炭自燃發火的主要措施?
    答:1、加強發火煤層工作面及采空區密閉的預測預報,發現發火隱患及時采取措施,把發火消滅在萌芽階段;2、選擇合理的通風方式,正確設置控制風流的設施,采取均壓防火措施;3、對發火煤層采空區進行預防性注漿;4、向火區密閉注水,灌注阻化劑,減少向采空區漏風。
    63、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氣溫度超過30℃、機電設備硐室的空氣溫度超過34℃時,必須停止作業。
    64、 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于20%。
    65、井下各級配電電壓和各種電氣設備的額定電壓等應符合什么要求?
    答:1、高壓不超過10000V。2、低壓不超過1140V。3、照明、信號、電話和手持式電氣設備的供電額定電壓不超過127V。4、遠距離控制線路的額定電壓,不超過36V。采區電氣設備使用3300V供電時,必須制定專門的安全措施
    66、煤的自燃傾向性分為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三類。
    67、煤礦企業每年必須至少組織1次礦井(救災演習)
    68、設在采區安全出口路線上的避難硐室,距人員集中工作地點應不超過(500 )m。
    69壓人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回風口不得小于( 10米)
    70、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其工作地點在工作完畢后應由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0 )h。
    71、采用綜采機械化采煤,當采高超過(3.0m )或片幫嚴重時,液壓支架必須有護幫板,防止片幫傷人。
    72、 煤層傾角在(35°)以上的火區下部區段,嚴禁進行采掘工作。
    73、采煤工作面回采結束后,必須在(45 )天內進行永久性封閉
    74、掘進巷道的風量若按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鐘供風量不少于(4立方米 )。
    75、采煤工作面、掘進中的煤巷和半煤巖巷最低允許風速為(0.30 )米/秒
    76、使用掘進機作業時,如果內噴霧裝置的使用水壓小于( 4MpA)或無內噴霧裝置,則必須使用外噴霧裝置和除塵器。
    77、兩機車或兩列車在同一軌道同一方向行駛時,必須保持的距離應不少于( 100米)。
    78、當傷員出現眼紅腫、流淚、畏光、喉痛、咳嗽、胸悶等現象時,說明是受(二氧化硫SO2 )中毒。
    79、礦井水害類型有幾種?
    答:(1)頂板水害;(2)底板水害;(3)老空水害;(4)斷層及陷落柱水害;(5)封閉不良鉆孔水害。
    80、 開灤集團公司塑造本質型安全人的八個導入要素是?
    答;理念引領、行為養成、應激調適、危險預知、手指口述、走動管理、系統追問、安全標識。
    81、 國家局要求所有煤礦必須安裝井下三條線,其中對防塵供水系統是怎么要求的?
    答:礦井主要大巷、上下山、采區運輸巷與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及巷道、煤倉放煤口、卸載點等都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敷設防塵供水管路。
    82、 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者,每2年進行一次復審。
    83、 礦井中控制風量的設施主要有哪些?
    答:包括風門、風橋、密閉、擋風墻、調節風門和風窗等。
    84、 采掘工作面的防塵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采煤工作面有:煤層注水、水打眼(濕式電煤鉆)、水炮泥、放炮前后灑水、轉載點噴霧、風流凈化、巷道沖刷、采煤機內外噴霧等。掘進工作面有:濕式打眼、水炮泥、放炮噴霧、沖刷巷幫、凈化風流、轉載點噴霧、掘進機內外噴霧、除塵風機、潮料噴漿、個人防護等。
    85、 掘進工作面風筒距迎頭的距離是怎么規定的?
    答:高瓦斯礦井、低瓦斯礦井高瓦斯區及異常區的煤和半煤巖掘進頭風筒距迎頭不大于5米,巖巷不大于8米;低瓦斯礦井煤和半煤巖風筒距迎頭不大于8米,巖巷不大于10米。
    86、 探放水原則是什么?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
    87、 斜井提升物料用的絞車鋼絲繩一個捻距內斷絲達到多少時必須立即更換?
    答:斷絲斷面積達到鋼絲繩全部鋼絲斷面積之和的10%時必須更換。
    88、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針是什么?
    答: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
    89、掘進工作面掘進巖巷時和和煤巷(含巖巷過煤層)時風筒口距離迎頭分別不大于多少米?
    答:全巖時10m,煤巷5m。
    90、礦井探放水原則是什么?
    答: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
    案例
    案例:2001年2月4日夜班,某礦掘三區班長周江帶領陳春學等6人在輔采五中軌斜絞件車。開工往上絞了兩車網后,開始往下松3個裝清理煤矸的礦車。陳春學先掛好兩個礦車,準備往下松,班長周江在7槽、9槽口都安排了截人。當第一個礦車松到7槽口處鐵板平臺以下時落道,第二個礦車到鐵板平臺上。在處理落道過程中,周江讓一名員工往上發拉車信號,想讓落道的礦車復軌。周江怕第二個礦車再落道,礦車往上提時,自己站在礦車右側用手扶著,讓陳春學站在礦車左上角用手扶著。當絞車啟動往上拉時礦車再次落道向左幫拍車,將陳春學拍壓致死。
    91、請分析造成此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分別違反哪些規定?
    參考答案:(一)處理礦車落轍時,班長周江違章指揮工人違章冒險作業。
    1.在斜井處理落轍時,采取絞車牽引強行復軌的方法處理礦車上道,違反《操作規程》第五篇第48條關于“車輛掉道復軌或處理其它事故時,禁止用絞車硬拉復位。”的規定。
    2.指揮斜巷拉車處理落轍時,不但沒有組織現場人員撤到安全地點進行躲避,保護工人的生命安全。反而指揮工人用身體背車強制上道,讓工人用生命的代價去換取復軌工作的順利實施。違反《操作規程》第五篇第53條關于“斜巷使用絞車牽引的車或船落轍時……禁止用人背、絞車牽引的方式復軌。”的規定。


    (二)工人陳春學違章作業,缺乏應有的自主保安意識和危害辨識能力。在斜井采用絞車生拉硬拽復軌作業時,不但沒有撤到安全地點的躲避意識,反而用身體背車去防止車輛落道,而不知自己的生命處于危險之中。
    (三)現場人員缺乏相互保安意識。看到工友違章作業,生命處于危險之中時,沒有能夠及時提醒、警示、制止盡到相互保安之責任。
    92、針對上述案例,請回答在斜巷發生礦車等落轍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參考答案:1.在復轍的整個作業過程中,必須有班長以上管理人員現場指揮,同時,組織人員做好絞車眼各出口截人警戒工作。2.復轍前,首先指揮絞車司機將絞車繩崩上勁、打好制動閘,絞車司機不得離崗,嚴格執行現場的信號指揮。落轍車下方必須用戧柱戧好,防止跑車。視現場情況,落轍車輛兩側打好保險柱,保護人員及纜線等設備。3.處理落轍時,應堅持就地復軌的原則,利用千不拉、千斤頂或復軌器等專用復軌工具處理上道。4.復轍時,人員應站在車的兩側斜上方操作,車的兩側不得有人,現場班長必須嚴密監視車輛的受力平衡和移動傾向等情況,指揮人員在安全位置進行復軌操作。5.車輛復軌后,清理好現場,待人員全部撤至安全地點后,方可給信號開車。
    案例:2008年5月7日六點班,在某礦安一隊在1195切眼擴面,產生的煤矸經下運系統進行運輸,14時30分左右,當一塊約450厘米的大塊經刮板輸送機運至過橋時,將鋪在過橋上4.0m×0.15m×0.07m的5塊木板頂起并發生橫移,其中第5塊木板將站在過橋下方的班長杜某絆倒,造成杜成江右腿腓骨骨折。
    93、結合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參考答案:1、溜子過橋低,按照規程規定,溜子上沿同過橋下沿的間距不得小于500MM。2、溜子司機責任心不強,沒能發現煤矸中混有大塊的安全隱患造成。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刮板輸送機司機的要求第34條規定:刮板輸送機內發現大木料、金屬支柱、竹笆、頂網、大塊煤矸等異物時, 要立即發出停機信號停機,進行妥善處理。
     案例:1997年10月21日兩點班,某礦綜采一隊員工孫哲民、李長榮在1223工作面第42組支架處處理冒頂,孫站在冒頂的網兜側下方打板時,二次冒頂,被上頂掉下的大塊矸石擠在溜子插幫處,造成腰椎骨第4、5節錯位,右側第4~9根肋骨骨折的重傷事故。
    94、結合案例,回答案例中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分析一下不規范操作行為的危害,范措施都有哪些?
    參考答案:1、打板方式不正確。案例中,孫李二人在冒頂區中間地段開始打托板的方法,極易造成托板的兩端冒頂。這種不正確的打板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對頂板的控制,另一方面給施工人員的安全也帶來了威脅。而正確的操作方法是,通常情況下,在處理這種梁端長度小于3米的冒頂時,可采用4米托板一梁三柱進行打板支護,而在處理這種梁端長度超過3米以上的冒頂時,應從頂板好的地方開始打板,由上向下依次進行,以確保人員在打托板操作時能始終站在支護完好處進行操作,并且這種打板方式對于有效控制頂板,避免二次冒頂也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2、打板的站位不正確,案例中,孫哲民之所以被二次冒頂掉落的矸石砸傷,直接原因就是違章站在了頂板破碎的無支護區域。而正確的升柱操作方法和站位要求是,在單體柱支穩托板后,人員及時離開容易冒頂掉矸的危險區域,再利用液壓支架的閥片控制單體柱將托板打牢。以防止打板操作過程中掉矸傷人事故的發生。
     1996年6月17日夜班,某礦綜采四隊組長陳瑞林帶領閆山平等3名員工在1353工作面掏下毛窩。5:00,當回撤的第4排第二棵柱放液后往外拉時,閆山平并沒有及時躲避,而是到老塘撿小板,老塘冒落將違章進入危險區域撿小板的閆山平砸傷致死。
    95、結合案例,回答案例中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簡述利用絞車回柱放頂的正確操作方法。
    參考答案:此案例中,造成閆山平被砸傷致死的直接原因就是閆在回柱放頂時嚴重違反規定,違章進入無支護區域所導致。而回柱放頂的有關要求和正確做法是:在利用絞車回撤老塘側支柱時,回柱工必須對放頂的安全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并確,并及時撤離并躲避至指定地點,然后大聲手指口述,向絞車司機發送開車回柱信號,(回柱準備完畢,人員已躲開危險區域,可以開車回柱),絞車司機接到開車信號后,再次確認絞車狀況及繩道無人后,大聲手指口述,然后點動開車,實施回柱放頂。(絞車完好,繩道無人,可以開車)。在回柱放頂的過程中,任何人員嚴禁進入無支護區域作業。
     2007年10月9日六點班,在-850西大巷,高圍開車,田作民跟車,頂7輛空車、1輛裝油桶的車到迎頭往后第一個車場時,將油桶車甩過警沖標摘鏈用矸子塊打上車眼,然后拉著7輛空車過道岔后往前頂車準備裝矸子。9點40分,當第一輛礦車過道岔3米左右時,田作民發現裝油桶車的三環鏈沒摘,吹笛停車后就去摘鏈,這時車場停的油桶車自滑過來碰到田作民的臀部后,其左肩磕在礦車幫上,造成鎖骨骨折的傷工事故。
    96、結合案例,分析案例中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以及相對應的正確操作方法有哪些?
    參考答案:1、跟車工田作民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流于形式,沒有認真確認,違反規定用矸子塊打車眼。正確的操作方法有:(1)用楔形木料打眼,分別在前后轱轆的兩側放置;(2)利用地擋或阻車器等設施打眼;(3)利用十字叉道木打眼。2、田作民危害辨識能力差,在警沖標范圍內摘鏈,且站在道尖內側操作,站位不合理。正確的操作方法是:一般情況下警沖標范圍內不允許摘鏈等操作,發生落輒事故等特殊情況下,須在警沖標范圍內操作時,人員必須躲開三角區域內操作,并采取相應的車輛警戒措施。
     案例:2008年元月22日夜班,某礦開一區班長袁貴倉帶領工人姚煥峰、時玉洪等人在十一采回風巷進尺,到現場發現頂板破碎有小斷層,決定一板一掘。開工先割完一板后由姚煥峰找掉,找完掉掛網打錨桿,打完第三根錨桿,由張芝進行二次找掉,但未出力傘沿,在補打末二排左幫腮上一根錨桿時,由張芝領釬,時玉洪背對煤壁,把錨桿機剛開進眼時,右幫頂側煤壁掉下矸石,順時玉洪右側身邊砸下,將時玉洪右側臉耳墜部出一個口子。
    97、結合案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正確的操作措施。
    參考答案:1、掘進機司機操作不規范,迎頭斷面切割質量不合格,煤壁留有傘沿。按照機掘作業管理規定,掘進機切割操作嚴禁留有傘沿,機掘作業之后,現場班長必須對機掘作業的斷面進行檢驗,如發現掘進斷面不合格,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流程的作業,(機掘作業驗收合格,可以進行找掉操作)以防止劈幫冒頂等事故的發生。2、控頂控幫措施在現場沒有很好的落實。按照規程規定,現場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必須及時采取控頂控幫措施,案例中,現場班長在發現有小斷層的情況下,只采取了將兩板一掘的施工方案改為一板一掘,但對于煤壁留有傘沿且較為松散的隱患重視不夠,沒能進一步采取相應措施,造成了煤壁劈落結果的發生,而正確的措施是:首先指揮機掘司機將傘沿找下,在煤壁極不穩定的情況下,應使用管縫錨桿,及時穩固煤壁,防止迎頭煤壁的劈落。(煤壁頂板驗收完好,掉已找好,可以進行打錨桿掛網作業)3、員工打錨桿站位不合理,案例中傷工時某操作錨桿機時對于煤壁可能劈落的安全隱患辨識不清,違章站在了靠近煤壁的一側操作,直接導致本人傷工事故的發生。而正確的措施是,在采取控頂控幫措施并確認沒有劈幫冒頂的隱患后,錨桿機操作人員站在領釬人的遠離煤壁側操作,并安排專人進行觀山,看好后路,確保遇有緊急情況能夠迅速撤離危險區域,確保現場人員的安全。
     案例:2007年12月6日兩點班,某礦安裝隊班長湯某帶領曹瑞、李昌海在1229風道里口進行運輸工作。到班后,班長湯某和絞車司機李昌海等進行安全確認后,開始裝運支架。在裝好第三車件打摽之前,班長湯建華安排泵工曹瑞去泵站檢查泵站情況。大約在22:20分左右,在泵工沒有撤離風道的情況下,班長指揮司機向外口轎車司機發出開車信號,當件車運行到泵站處時,將泵站處加水的曹瑞右胯擦傷,造成運輸事故。
    98、結合案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正確的操作措施。
    參考答案:1、運輸前,班長湯建華對繩道內的情況沒有確認,沒有親自或安排專人把泵站處工作的曹瑞躲開繩道就組織運輸,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2、絞車司機李昌海對繩道內的情況沒確認不細,在知道泵站處有人的情況下,沒有進行確認就松車。3、作業規程中“行人不行車”的規定在現場落實不到位。現場管理存在漏洞,對運輸的各個環節排查不到位。
     案例:2006年11月28日夜班,某礦井運區分車工陳某、把鉤工趙某、跟車工王某共同負責在-600北碼絞料,11點30分左右,王某在掛去往-600方向的小板車與礦車時,分車工陳某將阻車器放好,又將道咀搬到去-850方向,進行放車,礦車放下之后,在道咀處碰撞住去-600存放的沒過警沖標的空礦車,空礦車下滑,撞在阻車器以下露出阻車器車碰的礦車上,車撞車將正在掛車的王某下額撞傷骨折。
    99、結合案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正確的操作措施。
    事故原因
    參考答案:1、上井口裝車工違反規定將不同水平車輛混裝,為事故發展埋下了隱患。
    此事故中,上井口裝車工將-600水平的車與-850水平的車混裝下井,按照有關規定,不同水平的車輛,不得在同一罐籠中混裝,以免造成在下井口的分車操作不便,而此案例中裝車工對這一規定未能有效落實,造成分車工在道咀處分車時的不安全隱患。2、下井口分車工對車場運輸系統安全確認不到位,現場存在三項安全隱患未能有效排查。隱患一:安全確認不細,道咀處停放的車輛壓警沖標沒有及時處理。隱患二:安全確認不細,車場停放的車輛離阻車器太近沒有及時處理。隱患三:安全確認不細,放車時車場有人操作。以上三項隱患共同作用,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而正確的做法是:分車工在放車前必須認真檢查并處理道咀處存放的車輛,保證警沖標下有足夠的距離,確保彎道處行車的安全暢通,阻車器下面的車,要離開阻車器至少一個車的距離,防止在放車時撞車傷人。運輸系統確認完畢后,放車前分車工還必須大聲手指口述,向有關人員發出警號,方可進行放車操作。3、跟車工掛車操作時精神不集中,警惕性差,放車時未能按規定撤離躲避,最終導致了傷工事故的發生,而正確的做法是:跟車工當聽到分車工的警號口令后,立即撤離并躲避至安全地點,撤離完畢后,大聲進行手指口述,通知分車工可以進行放車操作。
     案例:2003年9月5日兩點班,某礦開三區點班區長周寶艷帶領組長李玉印、電瓶車司機王亞輝和新工榮志紅、于海亮等7人去-850水倉噴漿。周寶艷在水倉迎頭找完掉后,就去了東大巷一隊施工處。臨走前安排組長李玉印噴完漿后把電瓶車的電瓶換上。21:20左右,水倉噴完漿,組長李玉印問司機王亞輝:“叫咱們換電瓶,車上的電瓶還有電嗎?”王亞輝說:“還有150個電壓夠用了。”于是,李玉印決定不換電瓶就下了班。大家到斜山下坡頭處,點班區長周寶艷得知他們沒換電瓶就下了班,讓他們回去換電瓶,換好電瓶后再下班。李玉印等人回去后開始操持換電瓶。他帶領3個新工推裝電瓶的平車,將車推到水倉外口道嘴處時,電瓶車司機王亞輝在沒有跟車工的情況下,將車頭逆向行駛開過來,在距外口10米處打了兩下鐘,開到彎道處時,由于瞭望視線遮擋,車頭撞在正推平車的新工于海亮腹部,經搶救無效死亡。
    100、結合案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正確的操作措施。
    參考答案:1、機車司機及跟車工違反運輸規定。組長分配任務后,電瓶車司機為了趕時間,在沒有跟車工的情況下駕駛機車逆向行駛,且行駛速度較快,加之沒有跟車工指揮,頂車作業瞭望視線不好,導致了當司機發現前方有車后未能及時停車;另外,司機在行駛至彎道處時并沒有按要求減速,也沒有鳴笛示警,導致推車人員躲閃不及,將于海亮撞傷致死。在井運運輸關于平巷調車的管理規定第一條規定:調車時,司機必須在跟車工的指揮下操作機車,跟車工必須站在車輛頂車方向的前端指揮,發現軌道、車輛行人等有不正常現象及時發出停車信號。第二條規定:車場調車速度不得超過1.5m/s。并且要鳴笛警示,提醒相關人員注意。2、推車人員在推車前后未落實推車管理規定。此次事故中,現場人員在推車時一沒有安排人員瞭望警戒,二沒有在道岔等處發出警號,造成道岔另一側來車時沒有及時發現,因此說,推車人員未落實推車管理規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直接原因。大巷推車的管理規定第二條規定:作業期間設瞭望人員在作業地點前后各40米處時刻注意有無車輛駛入,若有,及時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及工具。推車時在道岔、彎道、巷道口、風門、硐室出口時,推車人必須及時發出警號。3、組長李某在運輸調度環節違章指揮。接到二次任務后,組長李某為了趕時間,對人員的工作調度非常混亂,違章安排推車和開電瓶機車兩部分人員在同一運輸系統中同時交叉作業,而這種交叉作業是安全管理規定明令禁止的行為,極易導兩車相撞等運輸事故的發生。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