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評價工作取得經濟效益的實例
作者:佚名
2009-05-24 19:21
來源:不詳
(1)京深高速公路工程。 京深高速公路石家莊至安陽段的大橋地殼穩定性及全線的烈度復核研究成果,為該項工程節約投資近億元。 (2)汕頭國貿大廈工程。 汕頭國貿大廈高22層,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由于進行了地震安全性評價(主要是設計地震動參數預測)工作,為設計部門提供了合理的抗震設防標準,避免了盲目提高設防烈度而造成投資的浪費,僅此一項就節省建筑材料費的30%,約62.4萬元。 (3)珠海磨刀門大橋工程。 珠海磨刀門大橋(主橋長約3公里),經過新建橋址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發現橋區有兩條縱向斷裂,按原設計有的橋墩正好落在斷層上,根據評價結果提出橋址向下移動200米,并改變了橋跨度和墩數,把橋址從斷層上盤移到下盤,提高了大橋安全性,節省投資1240萬元,受到珠海政府和交通部門設計部門的好評。 (4)四川省竹巴籠大橋工程。 四川省竹巴籠大橋因受到1989年4月巴塘6.7級地震的破壞,當地有關部門擬定在該橋上游20公里處建新橋。經對新建橋址和原橋址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評價結果肯定了原橋位為最佳橋址,于是建議修復舊橋,大大地節省了投資。 (5)廣東省清遠市郵電大樓工程。 廣東省清遠市郵電大樓工程原來按設防烈度七度設防,經對工程場址開展了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認定該工程按六度設防即可,由于降低了設防烈度,節省原計劃投資的5%~10%。(6)深圳市火車站工程。 新建深圳市火車站高48米,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需設計震縫,其寬度為23.5厘米。經對工程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后裝飾接縫的處理。這不但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節省了工程投資,而且收到了建筑藝術效果。 (7)河南省小浪底水庫工程。 我國河南省小浪底水庫工程,原由美國伯克德公司提出按加速度0.31g進行抗震設計,后經我國地震部門對場區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依據評價結果對上述數據進行重新核定,降低了地震加速度值,使總投資節省近4億元。 綜上所述,對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開展地震烈度復核、地震危險性分析、地震地面運動參數預測、地震小區劃等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并根據評價結果提出抗震設防要求,是防御和減輕工程震害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
上一篇:建筑施工總體安全評價(辦理程序)
下一篇:加油站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