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工應知應會
作者:佚名
2009-05-18 19:18
來源:本站原創
通風工應知應會
1、礦井火災:發生在煤礦井下或是井口附近能威脅到井下安全生產的火災。按發生地點分:地面火災和井下火災;按發火原因分為:內因火災和外因火災。
2、通風阻力:空氣在井巷中流動時,井巷阻止風流流動的反作用力。
3、礦井瓦斯:礦井中主要由煤層氣構成的以甲烷為主的有害氣體。
4、局部瓦斯積聚:采掘工作面內,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瓦斯濃度達到2%時,叫局部瓦斯積聚。
5、盲巷:凡不通風或通風不良,長度大于6米的獨頭巷道,統稱為盲巷。
7、絕對瓦斯涌出量:絕對瓦斯涌出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涌入采掘空間的瓦斯數量。
8、相對瓦斯涌出量:相對瓦斯涌出量是指礦井正常生產條件下,月平均日產1噸煤所涌出的瓦斯數量。
9、煤塵堆積:井下巷道堆積有厚度超過2mm,連續長度超過5m的煤塵。
10、通風系統:礦井通風方式、通風方法和通風網絡的總稱。
11、一通三防是:通風、防瓦斯、防火、防粉塵。
12、礦井空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氫、甲烷、氨氣、氫氣(任意說出四種)。
13、氣候條件是由溫度、濕度和風速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用以表示人體的舒適程度。
14、礦井通風方法:抽出式、壓入式、混合式。
15、礦井通風網絡:串聯、并聯、角聯三種方式。
16、局部通風機(包括風機啟動開關)必須安裝在風門以外的進風巷道內,距掘進巷道回風口的距離要大于10米。
17、《掘進作業規程》中應明確規定風筒口到工作面的距離,煤及半煤巖巷不大于10m,巖巷不大于15m,對瓦斯涌出異常的掘進頭風筒出口距工作面的距離不大于5m。
18、井下各機電硐室、爆炸材料庫、配電站必須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消防沙箱儲沙量不少于0.2m3,并配備撒沙工具。
19、礦井井下主要通風構筑物有風門、風橋 、擋風墻和調節窗。
20、掘進巷道貫通前,綜掘巷道在相距貫通50 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 m前,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掘進。
21、《規程》規定:生產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施,并能在 10 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且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不應小于正常風量的40% 。
22、風筒漏風的主要原因有接頭漏風、針眼漏風、風筒破口漏風等三個方面。
23、礦井密閉按服務時間長短劃分為臨時密閉和永久密閉。
24、按強度劃分,風筒可分為柔性風筒和剛性風筒兩種。
25、掘進巷道貫通后,必須及時調整通風系統,防止瓦斯積聚,待通風系統風流穩定后,方可恢復生產。
26、風門的作用是隔斷巷道風流或限制巷道通過的風量,確保需風地點的風量要求。
27、局部通風機和掘進工作面中的電氣設備,必須裝有風電閉鎖裝置。
28、風筒拐彎處要設彎頭或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 ,折深不超過 100mm,異徑風筒接頭要用過渡節,先大后小,不準花接。
29、密閉墻體周邊要掏槽,見硬底、硬幫與煤巖接實,并抹有不少于 0.1m 的裙邊。
30、密閉內有水的要設反水槽或反水管;有自然發火煤層的采空區密閉要設觀測孔、措施孔、孔口封堵嚴密。
31、墻體平整(1m內凸凹不大于 10mm ,料石勾縫除外);無 裂縫 (雷管腳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
32、風門墻垛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小于 0.5m ,嚴密不漏風。.
33、《規程》規定:如果硐室深度不超過6m,入口寬度不少于1.5m,而無瓦斯涌出,可采用擴散通風。
34、為避免產生循環風,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必須小于全風壓供給該處風量的70%。
35、新鮮風流:井巷中成分與地面空氣成分基本相同或相差不大的、沒有經過井下作業地點的風流叫新鮮風流。
36、乏風流:經過采掘工作面和一些硐室后、成分與地面空氣相比差別較大的風流叫乏風風流,又稱污濁風流。
37、《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掘進巷道不得采取擴散通風。
38、嚴禁使用三臺以上(含三臺)局部通風機同時向一個掘進工作面供風,不得使用局部通風機同時向兩個作業掘進工作面供風,風筒末端到工作面距離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39、風筒接頭嚴密(手距接頭處0.1m處感到不漏風),無破口(末端20m除外)、無反接頭,軟質風筒接頭要反壓邊,硬質風筒接頭要加墊,上緊螺絲釘
40、風筒吊掛平直,逢環必掛,硬質風筒每節至少吊掛兩點。
41、局部通風機的設備要齊全,吸風口有風罩和整流器,高壓部位(包括電纜線接盒)有襯墊(不漏風),通風機必須吊掛或墊高,離地高度大于0.3m,5.5KW以上的局部通風機要裝有消音器(低噪聲、對旋局部通風機和除塵風機除外)
42、串聯通風及其害處:
采掘工作面或機電硐室的回風再進入其他采掘工作面或機電硐室的通風方式,稱為串聯通風。
串聯通風的害處:
(1) 被串采掘工作面或機電硐室中的空氣質量無法保證,有毒有害氣體和礦塵濃度會增大,惡化作業環境和增加災害危險程度。
(2) 前面的采掘工作面或硐室一旦發生火災,將會影響或波及到串聯的采掘面或硐室,擴大災害范圍。
43、什么叫循環風?它有什么害處?怎么判斷是否發生了循環風?
循環風一般發生在局部通風過程中。即部分或全部回風流再進入同一進風風流中。
循環風的害處:掘進工作面的乏風反復返回掘進工作面,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會越來越大,不僅使作業環境越來越惡化,更為嚴重的是,由于風流中瓦斯濃度不斷增加,當其進入局部通風機時,極易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判斷局部通風機發生循環風的簡單方法是:站在局部通風機吸風口后3-5m處,用手將粉筆沫捻下,觀察粉筆沫的飄動方向,如果飄向局部通風機吸風側,則說明發生了循環風,否則,不發生循環風。
44、安裝局部通風機有哪些要求?
答:(1)必須安裝在進風流中,拒回風口不小于10m;
(2)安裝在支架上或進行吊掛,離地高度不小于0.3m;
(3)要掛牌管理。
45、排放瓦斯必須執行的三個原則?
答:(1)撤人:受瓦斯排放影響范圍內的所有人員必須全部撤出;
(2)斷電:受瓦斯排放影響范圍內的所有電器設備必須全部斷電;
(3)限量:瓦斯排放必須有限量措施,嚴禁“一風吹”。
46、礦井通風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1)向井下各工作場所連續不斷的供給新鮮空氣,供人員呼吸。
(2)將有毒有害氣體和礦塵稀釋到安全濃度以下,并將其排除礦井之外。
(3)提供適宜的氣候條件,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4)增強礦井的防災、抗災能力,實現礦井的安全生產。
47、壓入式局部通風機通風有什么優點?
答:(1)局部通風機及局部通風機配備的電氣設備均勻布置在新鮮風流中,通過局部通風機的為新鮮風流,故安全性較高。
(2)風流出口風流的有效射程大,工作面風速較高,掘進頭的炮煙排放速度快,排煙效果較好。
(3)加入式通風可使用柔性風筒,這種風筒體積小,重量輕,使用安裝及為方便,且費傭低。
(4)由于風筒內風壓比風筒外的大,風筒的漏風對巷道炮煙何瓦斯等有害氣體的排放起到有益的作用。
48、通風構筑物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哪三類?
答:(1)用于隔斷風流的構筑物,如井口密閉門、風門、風墻等。
(2)用于通過風流的構筑物,如硐室、反風設施、風橋等。
(3)調節風窗,用于調節和控制通過的風量。
49、永久密閉質量標準
(1)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嚴密不漏風(手觸無感覺、耳聽無聲音),墻體厚度不小于0.5m
(2)密閉前無瓦斯積聚
(3)密閉前5m內無雜物、積水和淤泥
(4)密閉前5m內支架完好,無片邦、冒頂
(5)密閉周邊要掏槽(砌碹巷道要破碹后掏槽,掏槽深度符合公司規定),見硬底硬邦與煤巖接實,并抹有不少于0.1m的裙邊
(6)密閉內有水的要設反水池或反水管;有自然發火煤層的采空區密閉要設觀測孔、措施孔,孔口封堵嚴密
(7)密閉前要設柵欄、警標、說明牌板和檢查箱(入排風之間的擋風墻除外
(8)墻面平整(1m內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勾縫除外);無裂縫(雷管腳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
50、永久風門質量標準
(1)每組風門不少于兩道,通車風門間距不小于一列車長度,行人風門間距不小于5m。入排風巷道之間需設風門處同時設反向風門,其數量不少于兩道。通車斜巷不準設風門。
(2)風門能自動關閉;通車風門實現自動化;通車風門和入排風之間的主要風門必須聯鎖,且能完全閉鎖;風門不能同時敞開。
(3)門框要包邊沿口,有墊襯,四周接觸嚴密(不透光為準,通車門底坎除外),門扇平整不漏風,門扇與門框不歪扭。
(4)風門墻垛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小于0.5m,嚴密不漏風(手觸無感覺,耳聽無聲音)。
(5)墻垛周邊要掏槽(砌碹巷道要破碹后掏槽,掏槽要度符合公司規定),見硬頂、硬幫與煤巖接實。
(6)墻垛平整(1m內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勾縫除外),無裂縫 (雷管腳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
(7)風門水溝要設反水池或擋風簾,通車風門要設底坎,電纜、管路孔要堵嚴。
(8)風門前后各5m內巷道支護良好,無雜物、積水、淤泥。
(9)風門要掛管理牌,并寫明負責人。
(10)設風量調節窗的風門,風量窗設在門墻上方,并能調節。
(11)設風窗的巷道設置風量記錄牌板,內容包括:斷面、風速、風量、測風人員和測風日期
51、臨時密閉質量標準
(1)密閉設在頂、幫良好處,見硬底、硬幫與煤巖體接實。
(2)密閉前5m內支架完好,無片幫、冒頂,無雜物、積水、淤泥。
(3)密閉四周接觸嚴密。木板密閉要采用魚鱗式搭接,密閉面要用灰、泥滿抹或色縫,不漏風。
(4)密閉前要設柵欄、警標和檢查牌。
(5)密閉前無瓦斯積聚。
1、礦井火災:發生在煤礦井下或是井口附近能威脅到井下安全生產的火災。按發生地點分:地面火災和井下火災;按發火原因分為:內因火災和外因火災。
2、通風阻力:空氣在井巷中流動時,井巷阻止風流流動的反作用力。
3、礦井瓦斯:礦井中主要由煤層氣構成的以甲烷為主的有害氣體。
4、局部瓦斯積聚:采掘工作面內,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瓦斯濃度達到2%時,叫局部瓦斯積聚。
5、盲巷:凡不通風或通風不良,長度大于6米的獨頭巷道,統稱為盲巷。
7、絕對瓦斯涌出量:絕對瓦斯涌出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涌入采掘空間的瓦斯數量。
8、相對瓦斯涌出量:相對瓦斯涌出量是指礦井正常生產條件下,月平均日產1噸煤所涌出的瓦斯數量。
9、煤塵堆積:井下巷道堆積有厚度超過2mm,連續長度超過5m的煤塵。
10、通風系統:礦井通風方式、通風方法和通風網絡的總稱。
11、一通三防是:通風、防瓦斯、防火、防粉塵。
12、礦井空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氫、甲烷、氨氣、氫氣(任意說出四種)。
13、氣候條件是由溫度、濕度和風速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用以表示人體的舒適程度。
14、礦井通風方法:抽出式、壓入式、混合式。
15、礦井通風網絡:串聯、并聯、角聯三種方式。
16、局部通風機(包括風機啟動開關)必須安裝在風門以外的進風巷道內,距掘進巷道回風口的距離要大于10米。
17、《掘進作業規程》中應明確規定風筒口到工作面的距離,煤及半煤巖巷不大于10m,巖巷不大于15m,對瓦斯涌出異常的掘進頭風筒出口距工作面的距離不大于5m。
18、井下各機電硐室、爆炸材料庫、配電站必須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消防沙箱儲沙量不少于0.2m3,并配備撒沙工具。
19、礦井井下主要通風構筑物有風門、風橋 、擋風墻和調節窗。
20、掘進巷道貫通前,綜掘巷道在相距貫通50 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 m前,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掘進。
21、《規程》規定:生產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施,并能在 10 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且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不應小于正常風量的40% 。
22、風筒漏風的主要原因有接頭漏風、針眼漏風、風筒破口漏風等三個方面。
23、礦井密閉按服務時間長短劃分為臨時密閉和永久密閉。
24、按強度劃分,風筒可分為柔性風筒和剛性風筒兩種。
25、掘進巷道貫通后,必須及時調整通風系統,防止瓦斯積聚,待通風系統風流穩定后,方可恢復生產。
26、風門的作用是隔斷巷道風流或限制巷道通過的風量,確保需風地點的風量要求。
27、局部通風機和掘進工作面中的電氣設備,必須裝有風電閉鎖裝置。
28、風筒拐彎處要設彎頭或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 ,折深不超過 100mm,異徑風筒接頭要用過渡節,先大后小,不準花接。
29、密閉墻體周邊要掏槽,見硬底、硬幫與煤巖接實,并抹有不少于 0.1m 的裙邊。
30、密閉內有水的要設反水槽或反水管;有自然發火煤層的采空區密閉要設觀測孔、措施孔、孔口封堵嚴密。
31、墻體平整(1m內凸凹不大于 10mm ,料石勾縫除外);無 裂縫 (雷管腳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
32、風門墻垛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小于 0.5m ,嚴密不漏風。.
33、《規程》規定:如果硐室深度不超過6m,入口寬度不少于1.5m,而無瓦斯涌出,可采用擴散通風。
34、為避免產生循環風,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必須小于全風壓供給該處風量的70%。
35、新鮮風流:井巷中成分與地面空氣成分基本相同或相差不大的、沒有經過井下作業地點的風流叫新鮮風流。
36、乏風流:經過采掘工作面和一些硐室后、成分與地面空氣相比差別較大的風流叫乏風風流,又稱污濁風流。
37、《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掘進巷道不得采取擴散通風。
38、嚴禁使用三臺以上(含三臺)局部通風機同時向一個掘進工作面供風,不得使用局部通風機同時向兩個作業掘進工作面供風,風筒末端到工作面距離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39、風筒接頭嚴密(手距接頭處0.1m處感到不漏風),無破口(末端20m除外)、無反接頭,軟質風筒接頭要反壓邊,硬質風筒接頭要加墊,上緊螺絲釘
40、風筒吊掛平直,逢環必掛,硬質風筒每節至少吊掛兩點。
41、局部通風機的設備要齊全,吸風口有風罩和整流器,高壓部位(包括電纜線接盒)有襯墊(不漏風),通風機必須吊掛或墊高,離地高度大于0.3m,5.5KW以上的局部通風機要裝有消音器(低噪聲、對旋局部通風機和除塵風機除外)
42、串聯通風及其害處:
采掘工作面或機電硐室的回風再進入其他采掘工作面或機電硐室的通風方式,稱為串聯通風。
串聯通風的害處:
(1) 被串采掘工作面或機電硐室中的空氣質量無法保證,有毒有害氣體和礦塵濃度會增大,惡化作業環境和增加災害危險程度。
(2) 前面的采掘工作面或硐室一旦發生火災,將會影響或波及到串聯的采掘面或硐室,擴大災害范圍。
43、什么叫循環風?它有什么害處?怎么判斷是否發生了循環風?
循環風一般發生在局部通風過程中。即部分或全部回風流再進入同一進風風流中。
循環風的害處:掘進工作面的乏風反復返回掘進工作面,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會越來越大,不僅使作業環境越來越惡化,更為嚴重的是,由于風流中瓦斯濃度不斷增加,當其進入局部通風機時,極易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判斷局部通風機發生循環風的簡單方法是:站在局部通風機吸風口后3-5m處,用手將粉筆沫捻下,觀察粉筆沫的飄動方向,如果飄向局部通風機吸風側,則說明發生了循環風,否則,不發生循環風。
44、安裝局部通風機有哪些要求?
答:(1)必須安裝在進風流中,拒回風口不小于10m;
(2)安裝在支架上或進行吊掛,離地高度不小于0.3m;
(3)要掛牌管理。
45、排放瓦斯必須執行的三個原則?
答:(1)撤人:受瓦斯排放影響范圍內的所有人員必須全部撤出;
(2)斷電:受瓦斯排放影響范圍內的所有電器設備必須全部斷電;
(3)限量:瓦斯排放必須有限量措施,嚴禁“一風吹”。
46、礦井通風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1)向井下各工作場所連續不斷的供給新鮮空氣,供人員呼吸。
(2)將有毒有害氣體和礦塵稀釋到安全濃度以下,并將其排除礦井之外。
(3)提供適宜的氣候條件,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4)增強礦井的防災、抗災能力,實現礦井的安全生產。
47、壓入式局部通風機通風有什么優點?
答:(1)局部通風機及局部通風機配備的電氣設備均勻布置在新鮮風流中,通過局部通風機的為新鮮風流,故安全性較高。
(2)風流出口風流的有效射程大,工作面風速較高,掘進頭的炮煙排放速度快,排煙效果較好。
(3)加入式通風可使用柔性風筒,這種風筒體積小,重量輕,使用安裝及為方便,且費傭低。
(4)由于風筒內風壓比風筒外的大,風筒的漏風對巷道炮煙何瓦斯等有害氣體的排放起到有益的作用。
48、通風構筑物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哪三類?
答:(1)用于隔斷風流的構筑物,如井口密閉門、風門、風墻等。
(2)用于通過風流的構筑物,如硐室、反風設施、風橋等。
(3)調節風窗,用于調節和控制通過的風量。
49、永久密閉質量標準
(1)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嚴密不漏風(手觸無感覺、耳聽無聲音),墻體厚度不小于0.5m
(2)密閉前無瓦斯積聚
(3)密閉前5m內無雜物、積水和淤泥
(4)密閉前5m內支架完好,無片邦、冒頂
(5)密閉周邊要掏槽(砌碹巷道要破碹后掏槽,掏槽深度符合公司規定),見硬底硬邦與煤巖接實,并抹有不少于0.1m的裙邊
(6)密閉內有水的要設反水池或反水管;有自然發火煤層的采空區密閉要設觀測孔、措施孔,孔口封堵嚴密
(7)密閉前要設柵欄、警標、說明牌板和檢查箱(入排風之間的擋風墻除外
(8)墻面平整(1m內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勾縫除外);無裂縫(雷管腳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
50、永久風門質量標準
(1)每組風門不少于兩道,通車風門間距不小于一列車長度,行人風門間距不小于5m。入排風巷道之間需設風門處同時設反向風門,其數量不少于兩道。通車斜巷不準設風門。
(2)風門能自動關閉;通車風門實現自動化;通車風門和入排風之間的主要風門必須聯鎖,且能完全閉鎖;風門不能同時敞開。
(3)門框要包邊沿口,有墊襯,四周接觸嚴密(不透光為準,通車門底坎除外),門扇平整不漏風,門扇與門框不歪扭。
(4)風門墻垛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小于0.5m,嚴密不漏風(手觸無感覺,耳聽無聲音)。
(5)墻垛周邊要掏槽(砌碹巷道要破碹后掏槽,掏槽要度符合公司規定),見硬頂、硬幫與煤巖接實。
(6)墻垛平整(1m內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勾縫除外),無裂縫 (雷管腳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
(7)風門水溝要設反水池或擋風簾,通車風門要設底坎,電纜、管路孔要堵嚴。
(8)風門前后各5m內巷道支護良好,無雜物、積水、淤泥。
(9)風門要掛管理牌,并寫明負責人。
(10)設風量調節窗的風門,風量窗設在門墻上方,并能調節。
(11)設風窗的巷道設置風量記錄牌板,內容包括:斷面、風速、風量、測風人員和測風日期
51、臨時密閉質量標準
(1)密閉設在頂、幫良好處,見硬底、硬幫與煤巖體接實。
(2)密閉前5m內支架完好,無片幫、冒頂,無雜物、積水、淤泥。
(3)密閉四周接觸嚴密。木板密閉要采用魚鱗式搭接,密閉面要用灰、泥滿抹或色縫,不漏風。
(4)密閉前要設柵欄、警標和檢查牌。
(5)密閉前無瓦斯積聚。
上一篇:何為本煤層瓦斯抽放?
下一篇:瓦斯檢查工應知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