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進工作面通風安全保障及事故處理
掘進工作面通風安全保障及事故處理 發生在掘進工作面的煤塵、瓦斯爆炸事故占有很大比例,其原因,主要是忽視掘進通風、違反作業規程造成的。據統計,在掘進工作面發生的瓦斯爆炸事故中,由于局部通風停止運轉,風筒口離工作面太遠或風筒破損使工作面通風不良造成的事故占60%左右。這充分說明了加強掘進通風管理的重要性。 掘進巷道應采用礦井全風壓通風或局部通風機通風。局部通風機必須由專人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無論工作或交接班時都不準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前必須檢修瓦斯,局部通風機和開關地點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開動局部通風機。 為了有效地排除工作面炮煙,風筒口至工作面的距離,煤巷不大于5m,巖巷不大于8m。局部通風機及其啟動設備安裝位置要合乎要求,防止局部通風機產生循環風。局部通風機產生循環風,由于部分回風流重新被通風機吸入或入工作面,不僅使風質變壞,由于部分回風流循環會導致風流中瓦斯濃度增加。 瓦斯積聚是指局部瓦斯濃度超過2%,其體積大于0.5m3的現象。 掘進工作面供風是煤礦井下最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的地點,特別是在更換、檢修局部機或風機停運時,必須加強管理,協調通風部門和機電部門的工作,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恢復風時的安全。對高瓦斯礦井為防止局部通風機停風造成的危險,必須使用“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電纜和專用開關)、“兩閉鎖”(風、電與瓦斯),嚴格禁止隨便開停風機。 對于掘進工作面停風,苦時間較短,可在檢測瓦斯后逐步增加供風進行稀釋;苦停風時間較長,則應制定專門的排放瓦斯措施來處理;對冒落空洞和盲巷中的瓦斯,一般采用封閉隔絕的方法處理;對于風速較低造成的瓦斯積聚于巷道頂板附近的情況,可以采用安設導風板或加大風速的辦法處理。 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應停止電鉆打眼進行處理;當瓦斯濃度達到1.5%時應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使用機械掘進工作面局部瓦斯濃度達2%時,附近20m以內必須停止機器運轉,并切斷電源,進行處理,只有在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才允許開動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