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煤礦安全規程》知識競賽試題2
作者:mkaq
2008-10-13 13:13
來源:本站原創
81、采用放頂煤采煤法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厚及特煤層時,必須編制防止采空區自燃發火的設計,并遵守哪些規定?答:(1)根據防火要求和現場條件,應選用注入惰性氣體,灌注泥漿(包括粉煤灰泥漿),壓注阻化劑,噴漿堵漏及均壓等綜合防火措施。(2)有可靠的防止漏風和有害氣體泄漏的措施。(3)建立完善的火災監測系統。 82、封閉火區滅火時規程如何規定?答:應盡量縮小封閉范圍,并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氮氣、一氧化碳、煤塵以及其他有害氣體和風向風量的變化,還必須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 83、永久性防火墻的管理應遵守哪些規定?答:(1)每個防火墻附近必須設置柵欄,禁止人員入內,并懸掛說明牌,(2)應定期測定和分析防火墻內的氣體成分和空氣溫度。(3)必須定期檢查防火墻的空氣溫度、瓦斯濃度、防火墻內外空氣壓差以及防火墻墻體。發現封閉不嚴或有其他缺陷或火區的異常變化時,必須采取措施及時處理。(4)所有測定和檢查結果,必須記入防火記錄薄。(5)礦井做大的風量調整時,應測定防火墻內的氣體成分和空氣溫度。(6)井下所有永久性防火墻都應編號,并在火區位置關系圖中注明。 84、規程中對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有何規定?答:必須針對主要含水層(段)建立地下動態觀測系統,進行地下水動態觀測、水害預測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探、防、堵、截、排”綜合防治措施。 85、煤礦企業每年雨季前必須對防治水工作進行哪些防止措施?答:必須對防治水 工作進行全面檢查。雨季受水威脅的礦井應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并應組織搶險隊伍,儲備 足夠的防洪搶險物資。 86、突水前的預兆有哪些?應采取哪些措施?答: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點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87、水泵、水管、閘閥、排水用的配電設備和輸電供路必須經常做到什么?答:必須經常檢查和維護,在每年雨季以前,必須全面檢修1次,并對全部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進行1次聯合排水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8、“三人連鎖”放炮制度指的是什么?答:班組長、放炮員、瓦檢員同時在現場認為安全無問題方可放炮。 89、放炮前要設的“三警戒”指的是什么?答:警戒人、警戒網(牌)、警戒哨,放炮員接到班組長的放炮命令后必須大喊三聲“放炮了”或鳴笛三響,至少再等5秒鐘方可放炮。 90、炸藥、雷管向工作面地點運輸時有哪些注意事項?答:(1)分開搬運;(2)在運輸中不得停留;(3)輸送炸藥人員不得與他人同行;(4)在運輸炸藥時不得兼做其它工作。 91、井下爆炸材料庫的支護規程中有何要求?答:必須砌碹或用非金屬不燃性材料支護,不得滲漏水,并應采取防潮措施。爆炸材料庫出口兩旁的巷道必須砌碹或用不燃性材料支護,支護高度不得小于5m。庫房必須備有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 92、在高瓦斯礦井、低瓦斯礦井的高瓦斯區域采用何種爆破方式?答:毫秒爆破。 93、炮眼深度為0、6—1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多少?答:1/2。 94、炮眼深度超過1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多少米?答:0.5m。 95、炮眼深度超過2.5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多少米?答:1m。 96、裝藥前和爆破前有下列哪些情況之一的,嚴禁裝藥、爆破?答:(1)采掘工作面的控頂距離不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或者支架有損壞,或者傘檐超過規定。(2)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3)在爆破地點20m以內,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堵塞巷道斷面1/3以上。(4)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透老空等情況。(5)采掘工作面風量不足。 97、在有煤塵爆炸危險的煤層中,掘進工作面爆破前后,附近20m的巷道內必須怎樣?答:必須灑水降塵。 98、“一炮三檢”制度指的是什么?答:裝藥前、放炮前、放炮后檢查工作面的瓦斯煤塵濃度及其他安全情況。 99、規程中對裝藥前和裝藥后有何規定?答:裝藥前首先必須清除炮眼內的煤粉或巖粉,再用木質或竹質炮棍將藥卷輕推入,不得沖撞或搗實,炮眼內的各藥卷必須彼此密接。有水的炮眼,應使用抗水型炸藥。裝藥后,必須把電雷管腳線懸掛,嚴禁電雷管腳線、爆破母線與運輸設備、電氣設備以及采掘機械等導電體相接觸。 100、發爆器的把手、鑰匙或電力起爆接線盒的鑰匙應如何管理?答:必須有爆破工隨身攜帶,嚴禁轉交他人,不到爆破通電時,不得將把手或鑰匙插入發爆器或電力起爆接線盒內。爆破后,必須立即將把手或鑰匙拔出,摘掉母線并扭結成短路。 101、用人車運送人員時,應遵守下列哪些規定?答:(1)每班發車前,應檢查各車的連接裝置、輪軸和車閘等。(2)嚴禁同時運送有爆炸性的、易燃性的或腐蝕性的物品或附掛物料車。(3)列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m/s。(4)人員上下車地點應有照明,架空線必須安設分段開關或自動停送電開關,人員上下車時必須切斷該區域架空線電源。(5)雙軌巷道乘車場必須設信號區間閉鎖,人員上下車時嚴禁其他車輛進入乘車場。 102、乘車人員必須遵守下列哪些規定? 答:(1)聽從司機及乘務人員的指揮,開車前必須關上車門或掛上的護鏈。(2)人體及 所攜帶的工具和零件嚴禁露出車外。(3)列車行駛中和尚未停穩時,嚴禁上、下車和在車 內站立。(4)嚴禁在機車上或任何車箱之間搭乘。(5)嚴禁超員乘坐。(6)車輛掉道時,必須立即向司機發出停車信號。嚴禁扒車、跳車和坐礦車。 103、傾斜井巷運送人員,規程有何規定?答:人車必須有頂蓋,車輛上必須裝有可靠防墜器。當斷繩時,防墜器能自動發生作用,也能人工操縱。 104、傾斜井巷使用絞車提升時必須遵守下列哪些規定?答:(1)軌道的鋪設質量符合規程第353條的規定,并采取軌道防滑措施。(2)拖繩(輥)按設計要求設置,并保持轉動靈活。(3)傾斜井巷上端有足夠的過巷距離。過巷距離根據巷道斜角、設計載荷、最大提升速度和實際制動力等參量計算確定,并有1.5倍的備用系數。(4)串車提升的各車場設有信號硐室及躲避洞;運人斜井各車場設有信號和候車硐室,候車硐室具有足夠的空間。 105、人員上下的主要傾斜井巷,垂深超過多少米時,應采取機械運送人員?答:50米。 106、人力推車時,必須遵守哪些規定?答:(1)一次只準推一輛車,嚴禁在礦車兩側推車,同向推車的間距,在軌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時,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時,不得小于30米。(2)推車時必須時刻注意前方。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發現前方有人或有障礙物,從坡度較大的地方向下推車以及接近道岔、彎道、巷道口、水門、硐室出口時,推車人員必須及時發出警號。(3)嚴禁放飛車。巷道坡度大于7‰時,嚴禁人力推車。 107、專為升降人員和升降人員與物料的罐籠(包括有乘人間的箕斗應符合哪些要求?答:(1)乘人層頂部應設置可以打開的鐵蓋或鐵門,兩側裝設扶手。(2)罐底必須滿鋪鋼板,如果需要設孔時,必須設置牢固可靠的門;兩側用鋼板擋嚴,并不得有孔。(3)進出口必須裝設罐門和罐簾,高度不得小于1、2米,罐門或罐簾下部邊緣至罐底的距離不得超過250mm,罐簾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200mm,罐門不得向外開,門軸必須防脫。(4)提升礦車的罐籠內必須裝有阻車器。(5)單層罐籠和多層罐籠的最上層凈高(帶彈簧的主拉桿除外)不得小于1.9m,其他各層凈高不得小于1.8m。帶彈簧的主拉桿必須設保護套筒。(6)罐籠內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積應不小于0.18㎡。罐籠每層內1次能容納的人數應明確規定,超過規定人數時,把鉤工必須制止。 108、檢修人員站在罐籠或箕斗頂上工作時,必須遵守哪些規定?答:(1)在罐籠或箕斗頂上,必須裝設保險傘和欄桿。(2)必須佩帶保險帶。(3)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為0.3—0.5m/s,最大不得超過2m/s。(4)檢修用信號必須安全可靠。 109、以鋼絲繩標稱直徑為準計算的直徑減少量達到下列多少數值時,必須更換?答:(1)提升鋼絲繩或制動鋼絲繩為10%。(2)罐道鋼絲繩為15%。使用密封鋼絲繩外層鋼絲厚度磨損量達到50%,必須更換。 110、各種股捻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斷絲面積與鋼絲總段面積之比達到下列多 少數值時,必須更換?答:(1)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鋼絲繩為5%。(2)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平衡鋼絲繩、防墜器的制動鋼絲繩(包括緩沖繩)和兼作運人的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的鋼絲繩為10%。(3)罐道鋼絲繩為15%。(4)架空乘人裝置,專為無極繩運輸用的和專為運物料的鋼絲繩牽引輸送機用的鋼絲繩為25%。 111、空氣壓縮機的排氣溫度單缸不得超過多少度,雙缸不得超過多少度?答:單(190°C),雙(160°C)。 112、空氣壓縮機吸氣口必須設置什么裝置?答:過濾裝置。 113、空氣壓縮機必須使用閃點不低于多少度的壓縮機油?答:215度。 114、空氣壓縮機的安全閥動作壓力不得超過額定壓力的多少倍?答:1.1倍 115、操作井下電氣設備應遵守哪些規定?答:(一)非專職人員或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二)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并穿電工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三)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必須有良好絕緣。 116、井下開關把手在斷源時必須閉鎖并懸掛有什么字樣的警示牌?答:有人工作、 不準送電。 117、井下各級配電電壓和各種電氣設備的額定電壓等級應符合哪些要求?
上一篇:新《煤礦安全規程》知識競賽試題1
下一篇:《煤礦安全規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