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村莊下采煤設計示例——條帶采煤法參數的確定及地表移動變形預計

    作者:佚名 2007-04-03 17:06 來源:不詳

    一、概 況
    本采區走向長度為500m,傾斜寬度為200-340m,采區面積為135000m²。煤層厚度為1.50m,煤層傾角為3.5-6.3º,平均為5.0 º。最小開采深度H1=104m;最大開采深度H2=124m;平均開采深度H0=114m。采區地表為一村莊。

    圖1 條帶采煤法巷道布置
    1、采區皮帶機下山;2、采區軌道下山;3、集中運輸巷;4、集中材料巷;
    5、條帶工作面運輸巷6、條帶工作面材料巷;7、開切眼;
    →運煤;•→進風; ◦→回風

    二、采煤方法選擇及有關參數的確定
    (一)采煤方法選擇
    本采區村莊下采煤,選用沿走向布置、沿傾斜推進的條帶冒落采煤法。沿煤層走向布置10個開采條帶,條帶工作面為后退式開采順序,即工作面從北部邊界向集中平巷沿煤層俯斜推進(見圖1)。條帶之間的開采順序亦為后退式,即先開采遠離采區下山的最東部條帶,逐步向西部轉移,最后開采靠近采區下山的最西部條帶。運煤系統及通風系統見圖1箭頭所示。
    (二)條帶采煤法有關參數的確定
    1、采寬(b)的確定
    采用條帶采煤法,開采后地表不出現波浪起伏形狀并呈現單一平緩的下沉盆地時,采寬b應按公式(1)確定:

    ≤b≤ (1)
    2、留寬(a)的確定
    按長煤柱公式計算,見公式(2)

    現取a=30m
    驗算
    1)按煤柱穩定性驗算

    2)按煤柱是否存在核區驗算
    存在核區得條件是:a>0.01MH+8.4
    0.01MH+8.4=0.01×1.5×114+8.4=10.11
    a=30; 30>10.11(滿足要求)
    3)按采出率驗算
    采出率P≤70%

    三、地表移動變形預計
    采用概率積分法,并利用電算程序進行預計。
    (一)概率積分法地表移動變形預計有關參數的確定
    1、下沉系數

    2)根據相似材料模型試驗,采用條帶冒落采煤法時,條采下沉系數與全采下沉系數之比(q條/q全)與采出率(P= )之間關系見表1。
    表1

    采出率P

    0.2

    0.3

    0.4

    0.5

    0.6

    0.7

    q/q

    0

    0.01

    0.04

    0.12

    0.21

    0.33


    當P=0.4時,q條/ q全=0.04,q全 =1.0
    q條 =0.04×1.0=0.04
    3)根據國內外條帶開采經驗,條帶冒落采煤法,其下沉系數與采出率之間關系見表2。
    表2

    采出率%

    下沉系數(最大-最小/平均)

    40

    0.02-0.05/0.03

    50

    0.07-0.12/0.10

    60

    0.13-0.16/0.15

    70

    0.18-0.23/0.21

    當P=40%時,q條=0.02-0.05
    考慮到該煤礦為軟巖地層,因此取q條 =0.05
    2、拐點偏距(S條)

    3、主要影響角的正切(tgβ)
    條采時的tgβ條 與全采時的tgβ全 之間關系見公式(5)
    tgβ條 =(1.076-0.0014×H)tgβ全 (5)
    式中,H-開采深度(上山H1 =104,走向H0 =114;下山H2 =124)
    tgβ全 =2.6
    tgβ條(上) =(1.076-0.0014×104)×2.6=2.42
    tgβ條(走) =(1.076-0.0014×114)×2.6=2.385
    tgβ條(下) =(1.076-0.0014×124)×2.6=2.35
    4、水平移動系數b條
    條采水平移動系數b條 與全采水平移動系數b全 之間關系見公式(6)
    b條 =(1.29-0.0026×H)b全 (6)
    b條 =(1.29-0.0026×114)×0.39=0.39
    5、開采影響傳播角θ條
    條采開采影響傳播角見公式(7)
    θ條 =90-0.68α (7)
    α=5°
    θ條 =90-0.68×5=86.6°
    各參數列于表3

    (二)概率積分法預計結果
    很據《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對于長度或變形縫區段小于20m的磚石結構房屋,其I級破壞(保護)時的地表允許變形值為:傾斜T≤ 3.0 mm/m;曲率K≤0.2×10-3/m;水平變形≤2.0 mm/m
    利用電算程序,計算出《地表移動變形計算成果表》(略)及《地表移動變形最大值》(見表4),與此同時,還給出地表下沉、傾斜、曲率、水平移動和水平變形的等值線圖(見圖2,3,4,5,6)。
    表4

    移動變形名稱

    符號

    單位

    數量

    最大下沉值

    Wm

    mm

    74.7

    最大傾斜值

    Tm

    mm/m

    +1.53 -1.74

    最大曲率值

    Km

    10-3 /m

    0

    最大水平移動值

    Um

    mm

    +31.09 -27.03

    最大水平變形值

    εm

    mm/m

    +0.85 -1.07


    四、結 論
    由以上可知,地表最大傾斜、最大曲率、最大水平變形值均小于І級破壞(保護)時地表允許的傾斜、曲率及水平變形值。地面房屋僅受極輕微損壞或輕微損壞,可不修或簡單維修。
    很據我國建筑物下采煤經驗,當地表水平變形小于1mm/m時,地表變形不會傳遞到建筑物,對建筑物不會有任何影響。該村莊下采煤,采用條帶冒落采煤法時水平變形值絕大部分均小于1mm/m。因此,本設計所選定的條帶參數是合理的。


    圖2地表下沉(W)等值線圖(單位mm)


    圖3-1 沿X軸方向地表傾斜(T1)等值線圖(單位mm/m)

    圖3-2 沿y軸方向地表傾斜(T2)等值線圖(單位mm/m)

    圖4地表曲率等值線圖(K)

    圖5-1 沿X軸方向地表水平移動(U1)等值線圖(單位mm)

    圖5-2 沿y軸方向地表水平移動(U2)等值線圖(單位mm)

    圖6-1 沿x軸方向地表水平變形(E1)等值線圖(單位mm/m)

    圖6-2 沿y軸方向地表水平變形(E2)等值線圖(單位mm/m)

    編寫于 2006.9.15

    最近發表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