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回故鄉!
作者:佚名
2006-08-07 12:45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夜很深了,思緒又回到了九六年夏。我懷著無限的思念回到了生我、養我的東北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幾經夢里飛回的故鄉—砬子屯。
一踏上那片土地,有種說不出的親切。血液里涌動著北方的豪情,眼光里閃現著一幕幕的往昔。金色的歲月里,金色的陽光、金色的河流、金色的山林;玲瓏的紅蜻蜓在蘆葦上時起時落,墨綠色的大蝴蝶在山花中翩翩起舞;夕陽西下,放牧歸來的牧童,趁牛兒俯首飲水的空當,挽起褲腳摸起魚來。
故鄉!我回來了!你聽到了嗎?你看到了嗎?一個想你的人兒回來了!
還是那輛老客車,早出晚歸,就是它十多年來把大山里的載出去,把山外的載進來。如今他已是疲憊不堪,再加上山路常年失修,更經不起顛簸,我在村口下車的時候,他已是氣喘噓噓了,可是他還有一半的路要走。坐慣了平穩舒適客車的我,在他身上又找回了兒時的趣事。那時總是夢想有一天能坐上客車去看看山外到底是什么樣?小伙伴望著風塵仆仆遠去的客車,常爭的面紅耳赤,只為那客車到地走向何方?有沒有終點站?
現在固然沒有了那時的疑問,知道每輛車都有它的方向,有它的終點,到站了再換另一班車,路很長,一班車一班車的換,只要夢想在就有走不完的路。
這又讓我想起了我的小學,那是我搭乘的第一班通往社會的車。這不就是我的母校嗎?那校門,那操場,那環繞操場的垂柳、白楊,那紅磚紅瓦的教室,依然是昨日的模樣。十年了,看上去比以前多了幾分滄桑,門窗玻璃破碎不全,教室里桌椅板凳少腿爛面兒。山里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習的嗎?十年里,為什么成了這般模樣?
我在這里沒上完小學,父親就帶著我們全家回到了素有“石榴”之鄉的魯南小鎮。在這里我得以上完小學,初中,高中,然后步入大學。與我同齡的伙伴,他們是沒處去的,在我走后的十年里沒有一個上到高中,最多上完初中,有的連小學都沒上完,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夢想就只能埋葬在大山里了。
可親的老客車啊!你不辭辛苦的為大山載人,載物,載進了財富,使人們住瓦房,看彩電,可為什么不能載進一座美麗的學校呢?讓大山里的孩子們茁壯成長呢?
老客車依然走的是他的路,回答我的只有那回蕩在大山里的車鳴聲。這幾年常常令我失眠的是故鄉的舊校舍,我真想再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