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泊在記憶深處的船
家鄉縣城有條環城河,湛藍的河水常年川流不息,幼時曾豪邁的試圖去探尋源頭,但終因年紀尚幼而放棄。
離開家鄉已近20年了,故鄉的山山水水仍會在夢里縈繞。翠綠的竹林,潺潺的流水,這些熟悉而又越顯陌生的畫面時常在腦際跌宕重現。那時,我們村里人每逢趕場,都要乘渡船才能到達縣城。
艄公的是個約有殘疾的人,家就在對面泊船的坎上,坎上是片竹林。說起家,只能是個簡簡單單的用木頭、竹條、席子搭建起來的一個窩棚,依坡而建。在翠綠的竹林里,隱隱恍如鑲嵌在綠毯上的一片飄搖的枯葉。艱苦的環境卻并沒有消磨掉艄公的質樸性格,每逢趕集,乘船過河的人很多,他們都會扔上幾分硬幣的,一分,兩分,五分隨便給,也有不給的,但艄公都不會計較。于是,在船上的一個敞開的木箱里,放滿了亮晃晃的硬幣,它們映襯著艄公那快樂的笑臉。他很快樂,沒有憂愁,我一直沒有見過他不開心的。他每次努力劃動船漿的時候,嘴里都會哼哼的唱著小曲,伴著船漿破水的嘩嘩聲,在每個渡河人的心里跳得著快樂。
在盛夏,幼時的我們總喜在渡船上嬉戲,游玩,膽大的同伴還會褪去所以的衣褲,一手扶著船舷,一手在水里如船漿般劃動,引得膽小的我,趴在船舷是既羨慕又佩服。這時,艄公就會慢慢的移動著渡船。有調皮的同伴,時不時還會向我和他的身上撒水珠,他那滿是褶皺的臉上這時就會露出孩童般開心的笑容。那時,船在我們的心里,就是快樂的港灣。
艄公那時都40好幾了,但還是孤獨一人,不是靠生產隊里的這條舊船,還不知道他能干什么。對于船,他愛惜如同自己的親人一樣,每每落霞鋪滿靜靜的河面時,他都會對船進行精心的護理下。滿是老繭的手輕輕的撫摸著船舷,仿佛是在愛撫那將要沉睡的嬰兒一般的溫柔和愛憐。
今天電話里聽兒時的朋友說,故鄉變化大得很,河上架起了一座雕了獅子的橋,很是漂亮。那撐船的艄公呢?我不禁問道。進鄉里的養老院了,朋友回答。進養老院了,村里的人還是沒有忘掉他。那將童年快樂記憶搖到今天的艄公,終于也有了更為安定的居所。那泊在記憶深處的船卻永遠不存在了,那湛藍的河水,那在夕陽下靜靜的渡船,那艄公孩童般的笑容……。是該為他祝福還是該對那飄搖的渡船進行祭奠……。我想我更應該為他祝福的,因為是他讓我更能回憶起那逐漸模糊的記憶,那漸漸淡去的鄉情的。好人一生平安,我在電話這端默默的祝福他。
作者:松藻煤電公司 金銀貴 編輯 曉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