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4324超長綜放面停采線防治煤層自然發火嘗試

    作者:兗礦集團興隆莊煤礦通防科 作者:郭杰 2006-05-11 00:00 來源:不詳
    一.工作面概況

    4324綜放面位于興隆莊煤礦四采區下部,上鄰4322綜放面采空區,下鄰4326綜放面采空區,為“孤島”綜放面。工作面傾斜長277m,走向長1610m,煤層平均厚度8.45m,于2003年8月份正式生產,于2005年3月5日停采。

    二.工作面難點分析

    4324面為我礦第三個超長綜放面,與另外兩個超長綜放面(4326和4328綜放面)相比,存在許多特點,給停采撤出設備期間的防火帶來了一些新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004年7月份開始過4318F1斷層,該斷層最大落差達到5m,影響推進長度400m,到12月中旬推過該斷層,影響推進時間達到5個月之久,在過斷層期間,9~11月連續3個月推進速度較為緩慢,月平均推進60~70m

    2.工作面上部與4322采空區相鄰,4322停采線在1999年底曾經發生過自燃事故,其位于4324停采線后部140m

    3.4324停采線上隅角位于4322老下順槽外段,該老巷道沿煤層頂板布置,處于封閉狀態,4324停采線上隅角與老巷道之間只有3m左右的煤柱,該處存在一個漏風通道。

    4.為確保快速撤出綜放面設備,4326、4328前兩個超長綜放面在停采撤出前,都施工了中間巷道,實現了上下兩頭同時撤出綜放支架的格局,減少了停采線的暴露時間,而4324停采面沒有施工中間巷道,只能實行單頭撤出支架。

    5.4324工作面停采前下順槽更換運輸機,造成7天的臨時停采,停采前連續3個月推進速度緩慢,2月份推進不足50m,給停采線后部采空區丟煤造成氧化過程持續發展的條件,停采前工作面回風流中的一氧化碳濃度經常達到20PPm以上,一氧化碳絕對涌出量遠大于4326和4328面停采時的量,防火形勢不容樂觀。

    三.4324面停采前的防火措施

    停采前的防火措施是保證4324綜放工作面安全停采撤面的基礎,我們重點采取了以下措施

    1.為防止4322停采線老火點復燃,提前對4322停采線防火鉆孔壓注膠體泥漿,2004年12月初,對4322停采線下部壓注膠體泥漿600m3

    2.離停采線最后的100m范圍,盡量減少采空區丟煤,特別是在工作面上鐵絲網和鋼絲繩前20m加大了放煤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回采率。

    3.停采前100m在工作面上隅角每間隔20m施工一道隔離垛墻,隔離垛用袋裝拌有防火劑的碎煤施工,垛墻厚度一般在2m左右,末采期間累計施工隔離垛墻5道,有效減少采空區供氧條件。

    4.停采前30m開始,在工作面上下順槽各埋設一路3吋注漿管,利用所埋注漿管路,對停采線后部采空區注粉煤灰泥漿3000m3。有效破壞了采空區浮煤的蓄熱環境。

    5.密切監測工作面指標氣體,除正常的瓦斯檢查外,測風員對工作面下隅角、架間、風流進行檢測和取樣化驗分析,每2天檢測一次。

    6.在工作面下順槽,停采線后部30 m留設一路用泵抽氣化驗分析的束管,停采線后部50 m20 m處分別留設一路人工測氣管。在工作面上順槽,停采線后部40m20m分別留設一路人工測氣管。上述束管均位于底板以上1.5m處,安設牢固整齊。束管監測系統每天至少測定2組數據。

    7.在停采前一天,把支架的側護板盡量收回,同時保證支架的初撐力,防止頂板破碎,為支架間防火鉆孔的施工創造條件。

    四.停采期間的防火措施

    1.壓縮風量

    停采后工作面供風量由原來的1000m3/min,減少到650m3/min。

    2.封堵漏風

    停采后在4324停采線上下隅角分別建一道隔離垛墻,用袋裝拌有防火劑的碎煤施工,垛墻厚度2~3m,垛外建板閉,墻面用水泥抹嚴,然后在板閉和垛墻之間壓注“羅克修”封堵材料,在閉墻上預留注漿管路,向隔離垛墻后壓注膠體泥漿500m3,有效減少了采空區漏風。

    3.對4324停采線上隅角與4322老巷之間的小煤柱密集布置鉆孔,進行了注膠封堵處理。

    4.停采線的防火措施

    ①工作面停采后在工作面煤壁前敷設一路2吋水管,每30m出一個三通閥門。

    ②每間隔5組支架選一個鉆孔進行人工監測和取樣化驗分析,兩天一個循環,對CO、CO2、CH4、C2H6、C3H8、C2H4、O2氣體進行取樣化驗分析與人工監測,異常地點每天進行一次檢測,為可靠預測預報采空區自然發火提供技術參數。

    ③利用紅外線測溫儀測量工作面架間及鉆孔中的最高溫度,工作面每組支架設一個點,每天測一次。

    ④在4324面上下頭均安裝了一氧化碳傳感器,連續監測進回風流中一氧化碳氣體變化。

    ⑤用電煤鉆在每個支架的間隙,按前、中、后方式施工3個防火孔,后部孔在掩護梁位置,打到老空區,傾角40~45°,深度2.5~3m;中間孔打到柱頂梁上部及支架后浮煤,傾角30°左右,深度6~8m;前部打到支架后浮煤,傾角20~25°,深度10m左右,均下一寸套管。在上下頭端頭支架以外向后部各打5個防火鉆孔,鉆孔采用扇形布置,鉆孔傾角30~35°,鉆孔長度10~12m,鉆孔布置見圖2。累計施工鉆孔430個。

    ⑥利用西風井注漿系統對所有鉆孔全面壓注MEA防火劑,濃度控制在0.8~1%左右,每孔壓注量在1.8m3左右,由于注漿系統壓力較大,為緩解系統壓力,提高注膠效率,采用多孔同時壓注的方式壓注防火劑,同時接孔數量最多達到15個。在全面進行了一遍注膠之后,結合每日的氣體溫度檢測情況,對氣體、溫度異常地點重點進行壓注。累計注膠900m3。有效控制了停采線的煤體氧化。

    五.組織措施

    1.針對4324面的現場條件,多次召開專業會議,研究制定了《4324綜放面停采撤出期間防滅火方案》。

    2.為進一步強化責任,對與防火工作有關的基層區隊制定了防火風險抵押政策。

    3.為保障工作面按期快速撤出,繪制了《4324工作面撤出和防火工作網絡圖》,將撤面和防火的所有工作合理組織穿插,落實施工單位和計劃工期,調度室嚴格按網絡圖考核撤面和防火工作進度。

    4.撤出工作面設備期間,在通防科設防火辦公室,每天召開防火會議,分析指標氣體變化趨勢,協調防火工作,考核各項防火措施的兌現情況,礦分管領導靠前指揮,生產科室和區隊干部分班盯崗。

    5.通防科每天出一期《4324撤面防火情況簡報》,簡報內容包括撤面進度、指標氣體最高濃度、最高溫度、下一步采取措施等,每天早會前分發到礦主要領導手中,使礦領導及時掌握撤面情況。

    由于組織得力,措施到位,在把有害氣體濃度控制在正常范圍的前提下,用42天時間完成了工作面撤出工作,5天時間完成了工作面封閉工作(從停采到封閉共47天),時間均比4326和4328兩個工作面縮短,創出超長綜放面撤出的最短周期。

    六.封閉處理

    撤出完成后先在4324停采線上下頭各施工一道5m長的沙袋垛,然后緊貼沙袋垛再施工永久閉,最后施工盲巷閉。停采線封閉結束后,及時進行調風,去掉上下頭之間的風門,對停采線進行均壓處理。

    圖1 4324面撤出期間局部通風機安設位置示意圖

    圖2 4324工作面鉆孔布置圖

    圖3 4324面封閉密閉墻位置及均壓調風示意圖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