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沖擊性地壓和復合層頂板防治的技術實踐.

    作者:中國礦業商務網 作者:馬勝 2006-05-10 00:00 來源:不詳
      同家梁礦地處山西大同盆地西南,是一座年核定生產能力達300萬噸的特大型煤礦。礦井主采侏羅紀煤層,主采盤區11#311、11#408、12#408及14#309盤區。近幾年來,隨著礦井開采不斷延伸,礦井頂板災害問題日趨突出,尤其是沖擊地壓和復合層頂板頻繁影響,嚴重制約了礦井生產的發展。針對這一實際,我礦積極采取科學的防治措施,加大對沖擊地壓和復合層頂板的綜合治理,見到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下面以我礦11#311盤區沖擊地壓和12#408盤區復合層頂板防治為例,談一談對頂板災害的預防和治理,以供參考。

       一、沖擊地壓的影響及防治

      (1)盤區概況:我礦11#311盤區面積251.9萬平方米,可采儲量982.4萬噸,共可布面12塊。盤區煤層結構簡單,區內發育一小型背斜構構造,軸向約NE15度左右,走向近NW~SE,盤區中部存在兩組東西向,間距600-700米,落差2.0~2.5米的正斷層,將盤區分成三塊。斷層落差由西向東依次為9.0米3.0米4.0米4.40米,斷層破碎帶較為發育,對煤層開采有較大影響。

      該盤區頂板為老頂粉細砂巖,大于10米。直接頂為粉細砂巖(2.0~4.0米),灰色,膠結堅硬,局部為中砂巖。

      (2)沖擊地壓顯現及影響。2000年,我礦在開采該盤區81116工作面過程中,突然發生強烈的沖擊地壓。來壓前工作面兩巷無明顯征兆,壓力在瞬間釋放并伴隨巨大聲響,來壓強度大,破壞嚴重,波及范圍120米。從尾端頭往外50米范圍內兩幫煤體突出,炸幫深度2.26米,古塘一側炸幫明顯嚴重于工作面側煤幫,炸幫為量140余噸。巷道底鼓嚴重,達0.5~1.1米。在此區域內,巷道基本封死僅留有0.3~0.5米的間隙。工作面尾端頭一名作業人員被突出煤體掩埋死亡,對礦井的安全生產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僅清理巷道片幫煤,維護巷道就歷時57小時,影響產量5400多噸。距第一次來壓后,工作面先后又出現三次高強度的沖擊地壓。此后,該盤區所采工作面,每推進40~100米,均會發生不同程度地沖擊地壓,類似于上述情況的達67次,每次來壓步距不同且變化較大,沒有任何規律可循。

      (3)采取的綜合防治措施。針對該盤區沖擊地壓頻發的實際,組織技術人員對沖擊地壓的發生原因進行了認真分析,認為主要是由于:(1)采動影響。本區沖擊地壓屬于受工作面采動影響而形成的重力型沖擊地壓。在相鄰工作面采后老頂沒有完全垮落或垮落不理想,在相鄰面預留煤柱上形成懸臂梁,產生應力集中區,隨工作面推進,受采動影響,應力在煤柱上間隔釋放。(2)頂壓疊加。由于鄰面及現采面在塘頂板垮落實不理想(和頂板巖性有直接關系),垮落呈倒臺階狀,垮落角較小,上位巖層未垮落,造成鄰面頂壓和采面頂壓疊加,導致應力急劇加大,同時由于工作面預留煤柱較寬、煤體硬,無法逐步釋放上覆應力,使應力高度集中,達一定程度后突然釋放沖擊地壓。(3)盤區頂板平整,局部為中砂巖,巖體堅硬,兩側煤體寬且煤體較硬,工作面支護強度相應較高,導致應力在相對薄弱區域突然性釋放。

      根據對沖擊地壓發生原因的分析,我們通過實踐采取了“支、放、卸”三結合并采取卸壓孔預爆破煤體的綜合防止措施,使沖擊地壓強度逐漸,破壞性逐步減小。

      “支:在工作面運料巷端頭往前200米范圍內古塘側每0.5米支叢柱一組,每組3根,直徑200mm以上,同時,在該側叢柱里掛金屬網防止片幫煤傷人,工作面一側采用6米雙梁邁步走向抬棚加強頂板支護。

      “放”針對現采面及相鄰面采空區老頂垮落不理想的問題,制定了工作面淺孔和順槽孔一齊上,本面和鄰面一齊放的放頂措施。進行深孔煤破時,根據老頂巖性及厚度,同時考慮放頂步距、放頂設備等綜合因素,確定合理參數。(1)為破壞相鄰采空區老頂,在現采面運料巷向相鄰面采空區打深孔放頂,方垂直古塘,深度28米,仰角21度,裝藥20公kg,封土15米,炮眼間距30米,距工作面30米以上放炮。(2)為破壞本工作面上覆老頂整體性,在運料巷向本面方向打深孔放頂,采用單、雙孔間隔布置,炮眼間距20米,超前工作面2米放炮。(3)為減少相鄰工作面運料巷頂板壓力,為下一個工作面開采打好基礎。在本面皮帶巷向本面方向打深孔,與煤壁偏角11度,眼深23.6米,炮眼間距15米,超前工作面2米放炮。

      “卸”:為緩解煤體壓力,破壞煤柱整體性,增加自由面,使煤柱本身可以消化吸收一部分能量,使頂板彈性能在煤柱上得以緩慢釋放,避免能量集中而突然釋放。布置在運料巷兩幫打卸壓孔卸壓,采用了預爆破破壞煤體整體性和鉆孔卸壓措施,效果相當明顯,來壓時片幫顯著減輕。

      通過采取上述綜合防治措施后,該盤區沖擊地壓強度和頻率明顯降低,安全采出5個工作面84萬平方米,310萬噸煤量,且再未發生過一起人身傷亡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復合層頂板的影響及其防治

      (1)盤區概況:我礦12#408盤區有多個分岔合并區,煤層賦存情況復雜。合并區內多伴有夾石。盤區煤層老頂為細砂巖,厚度大于6.35米,灰色含炭屑云母及暗色礦物;直接巖為粉細砂巖互層,厚度3.82米,灰色、層理較為發育,性脆;偽頂粉砂巖,厚度0.2米,淺灰色,含炭屑、易剝離,層理發育。

      (2)復合層頂板影響:由于我礦采用長壁式開采,在掘進巷道時需穿層,開采時留有煤頂容易造成漏頂事故,夾石和煤頂板易垮落和上覆頂板造成離層,威脅安全生產。

      (3)復合層頂板綜合防治。復合層頂板從本質上講是離層型頂板,其特征是下“軟”上“硬”的不同巖層。我礦12#408盤區采取留頂煤開采,頂煤厚度0.5米3.0米之間,易與上部巖層離層,回采工作面處于復合層頂板之下。我們根據復合層頂板推垮型冒頂機理,采取了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一是采用工作面淺孔和順槽深孔放頂相結合處理采空區頂板,以破壞上覆老頂整體性,減輕煤柱壓力,深孔爆破技術參數確定為:與煤壁偏角16度,眼深23.6米40米),仰角25度,裝藥25(40)kg,炮眼間距15米,兩種眼間隔布置。二是加強工作面超前支護、端頭支護的質量和數量,防止受采動壓力影響,端頭和巷道煤頂離層,超前支護為30米,雙排帶帽單體柱,間距1.2米,排距1.8米。三是根據工作面的巖性和采場壓力等選擇適宜的支架型號。四是避免上下順槽與工作面斜交。五是控制采高,使軟巖層冒落后能超過采高。六是加強地質、礦壓預報的技術管理及現場管理。七是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以減少頂煤下沉量。八是采取帶壓移架,以防松動頂板,盡量減少端面距。九是工作面停采時鋪網、打錨栓,錨索等。通過采取上述措施,使頂板漏頂事故得到有效控制,頂板事故率下降了50%,工作面月產連續保持9.5萬噸的高水平。

      三、經驗和啟示

      從我礦成功控制沖擊地壓和復合層頂板的實踐中,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

      1、全面掌握頂板的活動規律,是搞好沖擊地壓和復合層頂板防治的關鍵。在實踐中,要對存在沖擊地壓和復合層頂板的區域,提前進行頂板礦壓觀測,摸清規律,及時采取支護措施。特別是對沖擊地壓,在頂板的初次來壓后,要仔細觀測頂板初次來壓的特點,分析來壓的強度和誘發來壓的因素,并摸清來壓周期和步距,針對性采取“支、放、卸”并舉的綜合技術措施,達到對頂板的有效控制。

      2、及時加強支護,是防治沖擊地壓和復合層頂板的有力措施。在復合層頂板下開采,一定要保證超前支護和端頭支護的數量和質量,防止受采動壓力影響,端頭和巷道煤頂離層;同時,在停產時,必須要采取鋪網、打錨栓、錨索等加強支護措施,防止發生漏頂。在沖擊地壓發生的工作面,要重點抓好兩幫維護,防止來壓時,炸幫煤對人造成傷害。

      3、合理技術設計,是搞好沖擊地壓和復合層頂板的重要保障。在技術設計上要綜合考慮地質構造,現場狀況及設備等因素,制定科學的技術方案措施。比如,在復合層頂板下開采,要根據工作面煤層覆存情況,盡可能地避開斷層,控制合理的采高,尤其是避免上下順槽與工作面斜交,設計合理的支護形式等。在沖擊地壓發生的工作面,要結合考慮鄰面的頂板狀況,設計出合理的深孔爆破技術參數,保證泄壓效果。

    作者簡介:馬勝,大同煤礦集團公司同家梁礦礦長,工程師。 所在單位大同煤業集團 同家梁礦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